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型生物醫學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南京郵電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發展需求,本文著眼于培養綜合型專業人才的實驗教學改革,探討了創新型生物醫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從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實驗室教學信息化管理、實驗項目信息化管理以及實驗室教師隊伍信息化管理這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生物醫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該方案對于切實提高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實驗教學、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希望為研究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生物醫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創新型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結合工程學、物理學、生物學和醫學的交叉學科,它旨在培養具備生命科學、計算機電子技術及信息科學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具有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醫學儀器以及計算機電子技術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能力[1-3]。如何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是本專業重要的教學改革研究內容。實驗室作為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它在學校的科研教學工作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高水平的實驗室管理水平是全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專業辦學水平的有力支撐。目前我院生物醫學實驗室建設已經步入了快速建設階段,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加大,科研教學儀器設備不斷增加,如何使儀器設備充分發揮使用效率,并且運用現代化、數字化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實驗室人員的工作效率,承擔起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任務,促進多學科交流合作,這些都需要做好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方案和模式的研究[4-5]。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核心內容是儀器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實驗室教學的信息化管理、實驗項目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實驗室教師隊伍的信息化管理,下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對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做具體研究分析。
一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
要想不斷推動實驗室的基礎建設,進一步提高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就要完善實驗室儀器設備信息管理系統,這是必要的舉措之一。實驗室儀器和設備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有四個模塊:包括實驗室設備的基本信息、儀器設備的使用信息、日常維護信息和設備資產信息。首先,學校需要收集設備的基本信息(如設備名稱、型號、生產廠家、采購年份等),加強設備管理的基礎信息管理。其次,對儀器設備的使用開通網絡預約,對設備使用者實行實名登記,確保儀器設備能面向所有用戶開放,同時將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各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使用范圍、使用步驟、注意事項等信息直接公布到網上,對預約使用者進行網絡測試,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時、定點監控確保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再次,使用者和儀器管理者要及時將儀器設備的維修信息上報至實驗室管理者,做好儀器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最后,管理人員要將儀器設備分類管理,及時上傳新購入儀器設備信息,以便用戶能夠及時得到最新的儀器設備信息并進行妥善安排,做好設備出租、外調等工作,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從而減少儀器設備的庫存積壓[6]。
二實驗室教學的信息化管理
實驗室教學信息化管理主要有兩部分: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化和實驗課程安排信息化。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化,是指借用儀器設備的資源信息化和數字課程資源相結合,實現網絡共享,除了實驗儀器、設備用于數據信息化,還包括實驗課程教學資源信息化,如教學目標、教學程序和教學信息資源信息化,還有設備的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等收集的數據信息化。通過網絡觀摩培訓,并對儀器設備使用注意要點和實驗課程關鍵細節進行考查,使其正確使用實驗室儀器設備,具備較強的實驗室操作技能。實驗課程安排信息化可以使得實驗室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學生及時掌握實驗室實驗教學和設備使用情況,方便預約儀器設備,設備的使用率得到較大提高,實驗室管理效率得到明顯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實驗項目信息化管理
學生實驗不再受限于課程拘謹安排,借助于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化和實驗課程安排信息化可以在非教學階段充分利用實驗儀器設備資源,完成常規教學外的開放性實驗、大學生創新、大學生競賽和實驗室課題等項目。此類開放實驗可以啟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設計驗證性實驗,在此基礎上開發更多綜合設計性的實驗[7-8]。啟發學生全面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設計新的實驗內容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9-10]。基于此,我院實驗室積極承擔了多項開放性實驗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競賽等項目,目前已經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創新項目十多項。對實驗項目信息化管理使得實驗室利用率明顯提高,進行開發式教學、開放式管理,學生可以自由安排時間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符合企業需要應用型高級人才的要求,為學生以后就業和進一步深造提供了更多機會。
四實驗室教師隊伍信息化管理
高水平的設備管理人員是儀器設備良性運轉的保障,高素質實驗教學隊伍作為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中堅力量,其在實驗室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實驗教學隊伍的素質[11]。近些年來,我校生物醫學專業為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和實驗教學隊伍的建設,已引進多位生物醫學相關專業人才,構建了一個高學歷的儀器管理人員和實驗教學隊伍。同時,學院還組織對中青年教師進行系統培訓,讓其接受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理念,使其掌握實驗教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而熟悉實驗室的整體運行。目前本院教師的專業背景和知識體系完全滿足了儀器管理和生物課程實驗教學的需要。除此,我院還定期委派管理人員到較為先進的同類院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從全方位提升學院教師的對于日常儀器設備管理和教學科研水平。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中,實行實驗室教師的信息化管理,也可以進一步優化隊伍建設結構,同時對于教師培訓、溝通機制、人才激勵機制的評估可以確保準確,以便真正反映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和科學性等。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一門對學生實踐性要求較高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實驗室的建設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作風、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針對我院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改革和實踐,已對實驗教學資源(實驗教學大綱、實驗錄像、教學動畫、演示程序等)、開放式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競賽和實驗室課題等)、實驗室儀器(實驗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性能技術指標、使用狀況等)等信息資料已做了收集、分類及存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實驗管理人員通過信息化管理做好科學統一調配使用,做到合理流動,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學生可以根據實驗室的信息自主安排實驗時間與實驗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資源效益;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對于全面培養我院生物醫學專業學生的科學作風、創造和創新意識以及日后的實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而言之,高校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效率,整合了實驗儀器設備資源,是高校教學模式改革一部分,符合新時代高校發展的趨勢。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有助于學生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和提升,能夠在將來培養更多的符合實際需求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馬春排,李天鋼,李自毅,等.生物醫學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4):103-105.
[2]李小慧,武靈芝,吳建盛,湯麗華.工科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生物學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07):75-76.
[3]晏善成,王俊,陳勁松.科研創新型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實驗教學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6):158-160.
[4]劉源.跨學科交叉平臺的建設及取得的科研成果[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2):214-218.
[5]杜清,陳建偉.開放共享,做好科研院校的實驗室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4):233-236.
[6]陳勁松,謝勁草,楊立君,王俊.提高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3,(11):49.
[7]成瓊,魯嘉華,張燕.構建創新性實驗項目開放式運行模式的實踐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138-140.
[8]龍春光.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開放性實驗”化的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上),2012,(3):81-82.
[9]李從舉.以高水平實驗室為平臺,培養創新型人才[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0(11):134-137.
[10]白云,柴鈺.加強開放式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8):109-112.
[11]朱海燕,張今朝,謝林明.新建本科院校跨學科實驗室績效管理實踐與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75-177.
作者:安榮榮 胡曉 王俊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