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對稅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6年5月1日,“營改增”政策在全國開展,新的政策帶來了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不僅調節了我國的產業結構,還順應了國際主流稅收政策的潮流。本文一方面對國家新型納稅政策“營業增”進行簡單了解,另一方面通過舉例來表明“營改增”對企業稅務和國稅地稅的影響,針對這些影響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稅務管理工作;影響分析;對策研究
1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化和我國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身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緊跟世界的經濟潮流。而“營改增”的提出不僅是順應了潮流,還推動了中國企業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營業稅改增值稅簡稱“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通過對納稅人身份的改變和納稅地點的改變,以及納稅方式的調整。可以避免企業重復交稅,以及減少成本,降低稅負,改善社會經濟的良性循環。
2012年,某國的有控股化股集團公司開始進行首批試點。身為一個傳統的國有企業大公司,一方面必須堅持國有企業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固有的生產模式,一方面作為試點,必須將公司的經濟發展體制進行改革。再未進行“營改增”之前,該公司的內部經營存在一鍋粥的亂象,沒有很好的分離各部室的工作,沒有主要的發展工作,沒有實現專業化的經營。對該公司主業經營的不夠重視,導致該公司的營業額率較低。“營改增”雖然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對于公司企業運營來說,模式上也是有漏洞存在的,企業稅務也應該重新重視這種問題。就像本文中提到的公司,該公司在運營期間也出現過較大的資金漏洞和管理問題。一方面企業應該健全自己的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營運資金的管理,將工作多元化。加強企業之間合同的管理,避免出現選擇不當合作者,影響效益。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加強對稅務人員的培養和管理,稅務人員的工作能力的高低,也決定了該企業發展的成敗。對于稅務局來說,首先是對工作人員的影響。由于“營改增”施行后,由于需要所有的行業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都需要到國稅部門繳納增值稅。初期來說,需要完成信息的過渡、建立、政策的普及等,后期又加上需要負責納稅人完成增值稅的申報、進項稅額的抵扣等。同時,納稅人的人數在逐漸增多,對于國稅局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壓力。面對這種高額的工作量,國稅局只能繼續招聘稅務人員,培養稅收人才。由于我國實現全員培養的效率太低,實施的困難系數大大增大。則需要國家從國稅局的各個階層選擇骨干力量,有較強的工作能力,來進行對新一批力量的培養。對工作上的影響,一方面由于政策的改革,稅務信息的錄入量增大,由原先國稅地稅是分別是使用兩個征管系統的,兩者之間沒有聯系,信息完全不同步,但是現如今,則需要地稅和國稅合為一體,需要兩者之間信息的共享,所以國稅局各個部門需要進行信息交流,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保證兩部門的工作同步性和準確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國地稅兩部門的政策不能一成不變,也需要針對“營改增”政策進行納稅政策的改革和創新。
3“營改增”稅務管理的應對對策
實行“營改增”之后,該企業的稅收制度發生變化,原本由地稅部門征收的營業稅全部改為了國稅部門征收增值稅。因為原先企業的營業稅是按照公司的總營業額征稅,忽略考慮企業成本的問題,而且還存在于多次重復征稅的現象,對企業的營業額造成影響。所以在實行“營改增”后,該公司在運營結構上做出了巨大的調整。第一,重新對公司進行分管整合。他們將一個大公司分成好幾個小的分屬公司,把旗下的幾個不同的公司進行重新分配,根據不同公司特點進行合并,擴大產業,例如重新組成建了同旗下的工程公司、信息公司、物流公司等。第二,重新調整并優化公司產業,特別是該公司的服務產業的調整。因為“營改增”在服務型產業和交通運輸產業的效果最顯著。于是,該公司首先優先調整服務業,改變了以前公司的輔業依靠于總公司的弊端,減少了對總公司的依賴,避免出現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尷尬情況。于是,他們分離出來后,以更加專業化的角度對分屬公司進行經營。第三,勇于提升公司優勢產業的競爭力。他們大膽擴展市場,進行專業化的經營,大大提高了服務能力的水平。而且,該公司的物流公司除了為本公司服務,和與阿里巴巴公司簽約以外,還勇敢走出國門,進行跨國交易,由于專業化的高端服務,迅速躋身于全國物流公司50強和國際發政委物流示范企業。且已成為了全球信息技術行業巨頭SAP。該公司還根據“營改增”的特點,重視該公司主業的發展,提高了公司的核心聚集力。分離員工和輔助資產,使得經營成本大大降低,該公司在上海化工區加快發展。還成了跨國公司重要的伙伴。由此看來,實施“營改增”,對于企業稅務工作來說有有幫助的,因為公司不需要再次計算提營業稅,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因為不需再計算提營業稅,所以,企業的營業稅金和各種附加項的開支減少,公司的成本減少,從而公司利潤增加,一方面加快了公司在市面上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還帶動了一部分社會經濟的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和經濟發展所必經的道路。但是,并不是說,該政策適合每一個企業,企業也應該針對這一政策做出順應發展的調整,政府也應該對企業伸出援手。
作者:王婷 韋娜 鄒雪 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肥東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