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施工企業主要稅務風險管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經營風險無處不在,而稅收風險更是建筑企業不可回避的客觀問題,探究企業稅務風險的管理手段,有效的降低稅務風險成為了企業運作中的重要內容,它是保證提高企業經營活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關鍵詞:建筑企業;稅收風險;營業稅;增值稅
建筑業的經營特點是工程量大,工程周期長,投入成本高等,這就造成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提高,許多建筑企業由于不深入研究稅收法的優惠政策,不按照當地稅收要求進行繳稅,造成自身稅款繳費提高,增加工程的整體造價,嚴重的影響了自身的經濟效益。可見,建筑企業建立完善的稅收管理體系,有效的降低稅收風險非常重要,它是提高企業經營活力的重要內容,施工企業一定要加以重視。本文首先介紹了和建筑施工企業相關的稅種種類及計稅中的常見問題,然后提出了降低工程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的有效辦法。
一、建筑施工企業相關的稅種種類及計稅中的常見問題
建筑工程企業涉及的稅種種類較多,主要包括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本文就是根據建筑企業所涉及的主要稅種加以介紹,分析一下各稅種的稅務風險問題。
(一)營業稅的計稅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營業稅就是他們的建安稅,它是建筑企業必須上繳的主要稅種之一,由于建筑企業承包的工程地域跨度大,各地方稅務部門對營業稅繳費的管理又不一,再加上國家對營業稅繳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往往給建筑企業上稅帶來了難度,一些納稅人如果只是按照以前的納稅方法進行繳費,往往會違反本地區的納稅要求,違背國家的稅法政策,這不僅影響了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更會由于錯過納稅時間而造成納稅滯納,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滯納金。還有些建筑企業由于納稅不及時而上了黑名單,不僅享受不到相應的地方優惠政策,更會給自己帶來巨額罰款。可見,建筑企業一定要重視各地區的繳費政策和要求,否則就會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1、營業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40號)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和第二十五條規定,我認為建筑業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可以歸納如下:第一,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的,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第二,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過程中,如果合同規定了付款日期的,則不論屆時是否收到款項,均以該日期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第三,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未簽訂書面合同或者書面合同未確定付款日期的,為應稅行為完成的當天。這里需要區分,工程完工前實際收到的款項應按照實際收到的款項當天確定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工程完工后按照取得竣工結算單的當天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照結算總價減除實際已收到款項確定計稅營業額。可見,新的營業稅條例及實施細則突破了“結算工程價款的當天”和“根據工程形象進度按月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從實踐操作上征管雙方都便于理解和執行。在實際繳稅中,建筑企業首先要深刻分析新稅法的政策要求,然后多和當地稅務主管部門交流,保證納稅申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從而避免發生稅務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合同規定工程款沒有按約定日期到賬的,也要及時進行納稅繳費,否則就會按照納稅滯納處理,這是許多建筑企業極易忽略的問題。
2、營業稅計稅的注意事項
第一,甲供材的稅款計稅
“甲供料”指的是由建筑企業出資購買并轉交給工程安裝方使用的材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約成本和提高工程質量。在實際工程作業中,“甲供材”的現象比較普遍,但是國家稅法對甲供料問題的規定也不夠明確,我認為,施工企業在預算時施工造價未包含開發企業的甲供材料金額,甲供材料金額也沒有作為施工企業的計稅基數。那么,甲供材料金額的建安稅金應由甲方承擔。如果在包工包料的情況下,材料及稅金都是在施工的預算造價中,那么甲方取得的建安發票也是包含了材料及稅金的。因此說,存在甲供材料的情況下,甲方承擔的甲供稅金(不管是甲方繳納還是乙方繳納)應該隨甲供材料計入成本,即甲供稅金可稅前扣除。
第二,材料價差的計稅
目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建筑材料的價格都是在不斷地調整和變化,因此,建設單位的材料預算與實際采購價格相差很大,當采購價格多出部分不在稅收規定范圍內時,就要進行納稅申報,這是建筑企業必須遵守的。例如:工程預算清單報價鋼材為4500元/噸,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果鋼材價格上漲為5000元/噸,顯然已超過了原投標價,這時就要根據差價500元/噸補差價計稅。第三,混合銷售的計稅預制構件是以混凝土為基本材料預先在工廠制成的建筑構件,以供施工現場裝配。它是建筑工業化的物質基礎。一般常見的有預制混凝土樓蓋板、橋梁用混凝土箱梁、工業廠房用預制混凝土屋架梁、涵洞框構、地基處理用預制混凝土樁等。如果建筑企業在合同中簽訂預制和安裝的地點不同,就需要交納營業稅和增值稅兩種稅款。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繳納營業稅。”因此,我們要判斷混合銷售行為。第一、應判斷提供混合銷售行為的一方是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還是除此之外其他單位和個人,由此判斷是應當繳納增值稅還是繳納營業稅;第二、應判斷是否是銷售自產貨物并提供建筑業勞務的行為,如果是,此情況要分別核算其銷售額和營業額,分別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
(二)增值稅計稅的注意事項
混合銷售是建筑企業稅務風險中的重要內容,有效的界定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有效減少稅款的關鍵。因此,在簽訂合同時,施工企業要注意承包工程是屬于勞務費還是銷售費,這樣才能做好稅款類別的辨別工作,從而了解到工程稅款的造價,認清工程的實際經濟效益,從而做出是否承包工程的判定。進項稅額抵扣是貨物供應商最常用的避稅手段,如果施工企業在購買材料時不加以注意,造成材料費發票數額過低,運輸費發票數額過高,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稅務風險,當稅務機關對其進行核實時,如果發現確實不合理問題,就會進行稅款追繳,如果數額巨大,更會加重處罰。增值稅發票作假是最常見的客觀現象,如果納稅人缺乏發票真假的識別能力,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稅務風險,因此,從事采購工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提高辨別發票真偽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免受經濟損失。
二、企業所得稅計稅的注意事項
審核票據的真實性。施工企業外購材料和外包工程很多,許多發票都要進行鑒別,否則就會帶來極大的稅務風險。第一,建筑外購材料較多,識別發票真假非常重要。尤其是數額較大的,更要加強鑒別,如果條件允許,建筑企業要把該項工作交給專人負責,大額票據必須跟相應的稅務機關進行溝通進行識別。第二,分包企業的票據類型較多,更要加以鑒別。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效率,建筑施工企業的許多工程都分包給一些小的工程企業,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總承包企業支付分包企業工程款,然后分包企業以開收據的方式來進行結算,等工程結束后總承包企業再用收據換取發票,這樣的結算方式對總承包企業和分包企業來說都很方便,都很利于稅款繳納。但是由于一些分包企業得到工程款后不積極開具發票,總承包企業可以采取比例支付工程款的方式進行約束,這樣可以保證分包工程款票據的收取。賬齡較長的應付款要及時調整。施工企業的工程較大,分包工程更多,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賬齡較長的應付款沒有進行支付,稅務法對這樣的稅款繳費比例是有新的規定的,因此,賬齡較長的應付款要盡量減少,如果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就要根據稅務法要求進行稅率調整,否則就會帶來稅務風險。合理利用技術開發費的抵扣政策。國家頒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后,許多企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技術開發費抵扣政策的優惠力度,造成稅款費用多繳。其實,該政策對繳稅企業來說優惠力度是很大的,它允許繳費企業抵扣實際發生額的50%,而且抵扣金額不足的部分可以結轉抵扣,這對長期投資技術開發項目的企業來說優惠明顯,只要企業做好技術開發費用的記錄工作,根據稅法優惠政策要求進行稅費抵扣,就能夠得到很大的納稅實惠,減免很多稅款。
三、個人所得稅計稅的注意事項
異地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繳費問題。隨著經濟發展,建筑安裝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跨地區作業日益頻繁。各省稅務機關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建筑安裝業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6〕127號)有關規定,分別對跨省作業的建筑安裝企業扣繳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進行了明確。其內容包括:“跨省異地施工單位代扣的施工人員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應向工程作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同時,《公告》明確規定,對實行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單位,工程作業所在地稅務機關不得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不得對異地建筑員工個人所得稅繳費情況進行查賬。建筑企業的異地建筑人員在當地已經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并繳費的,其管轄建筑企業的所在地稅務機構不得對其重復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繳費以實際工資發放的次月為期限。在實際工作中,個人所得稅繳費都是每月按時繳費。但是,建筑企業由于資金和異地施工的影響,往往不能及時的進行工資發放,如果出現數月并發的情況,繳費時間就按實際工資做基數進行個人所得稅繳費,這樣才能保證正常繳費。
四、降低工程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的有效辦法
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無處不在,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根據本人多年來的經驗,我認為只有深入了解國家稅收政策,理解各地區的稅收要求,就能夠有效的降低稅務風險,保證施工企業納稅的合法化。下面,我介紹一下規避稅務風險的有效辦法。
(一)了解地方的稅務政策和環境
施工企業一定要認真解讀稅務法的新政策和規定,了解當地稅收的環境特點,這樣才能在材料采購中合理的進行稅前抵扣,減少企業稅款的支出,為企業減少工程造價。例如:沙石料很難獲得發票,必須要到當地稅務主管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建筑公司可以抵扣3%的進項稅金,否則不可以抵扣進項稅金不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扣除。當然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到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的沙石廠采購沙石料,這樣則可以獲得17%的增值稅抵扣。
(二)轉包收入實行代扣代繳營業稅
如果施工企業在轉包時,采用代扣代繳的方式來降低營業稅,可以達到為自己節稅的目的。例如:A施工企業承建一棟廠房,總價款2000萬元,那么A施工企業應納營業稅為60萬元,而當A施工企業又將部分工程轉包給B施工企業,支付轉包費1000萬元,而如果A施工企業實現代扣代繳營業稅,那么則A施工企業應納營業稅為30萬元,從而有效的為企業節稅30萬元。
(三)企業內部成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
建筑施工企業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并由專人負責管理,這樣有利于明確稅務管理的責任,有利于企業稅款的計算和申報,從而提高了企業稅務管理的效率,有效的減少了稅務風險。還有,由于施工企業有了負責稅務管理的部門,該部門可以更好的分析稅收的優惠政策,這對企業合理節稅幫助很大。
(四)加強與稅務管理人員的交流
稅務管理人員是稅收權力使用的工作人員,他們對稅務法的理解很有深度,而且稅收經驗也最豐富,許多稅款的優惠政策也最清楚,如果納稅人和稅務管理人員關系密切,那么稅務管理人員就會多為納稅人想辦法進行節稅,這對納稅人來說非常有益。還有,稅務法賦予了稅務管理員一定的裁量權,對一些稅款來說上下幅度很大,在不違背法律規定上是有一定的裁量空間,如果納稅人能夠和稅務機關搞好關系,那么就會得到一定的照顧,這是非常重要的。
五、結束語
稅務風險是建筑施工企業不可回避的問題,納稅企業只有掌握稅收政策的最新動向,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來降低涉稅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穩步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建華“.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
[2]韓乃晶.工程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J].齊魯珠壇.2014(04)
[3]陳愛姣.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和應對[J].經濟研究參考.2012(42)
[4]歐陽恒茜.我國建筑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問題探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4
作者:劉毅紅 單位:洛陽市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