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稅改革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為了減輕企業稅負,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進行了“營改增”、兩次下調增值稅稅率等一系列財稅改革。在財稅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的稅務法規、征管方法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尤其在財稅改革過渡期,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難度增大,稅務風險升高,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在財稅改革背景下需要加大對稅務風險管理的研究力度,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財稅改革帶來的變化。本文從財稅改革下形成稅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出發,分析了財稅改革背景下給企業帶來的稅務管理風險,并提出了幾點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對策,目的在于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促進企業得到健康穩定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財稅改革;稅務風險;管理;對策
一、財稅改革背景下形成稅務風險的原因
首先,隨著我國稅法體系、稅收制度、征管體制進入都改進和完善的階段,關于稅收的征管方式和稅收法規法律需要根據時展的需要,進行推陳出新。如果企業不能及時的掌握和學習最新的稅收政策,還沿用傳統的稅務處理方法開展稅務工作,就很容易做出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加大企業的稅務風險。其次,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參與主體是企業,隨著經濟交易模式和經濟行為的日益復雜化,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涉稅事項也變得日益龐雜和繁瑣,不斷涌現出了新的事項、新的情況,這些必然會引發出一些潛在的稅務風險。再次,從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我國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企業會計制度等稅收法律在確認、計量、報告等三方面上存在著一些差異,這就擴大了“稅會差異”,提高了企業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后,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各項數據通過信息手段匯總比對,稅務監管日益有效,發現企業那時差錯的概率大幅提升。
二、財稅改革背景下企業的稅務管理風
(一)新舊財稅政策之間的沖突
由于剛剛進行財稅改革,在過渡期存在事業的財稅政策較為復雜,比如“營改增”前存續的舊項目可選擇適用“簡易增收”或按照新項目適用新政策。企業因此在生產經營過程匯總,會存在新舊財稅政策之間交織的問題,項目稅務處理中混亂,最后造成應繳納稅不正確的情況。
(二)多繳納稅款的風險
在進行財稅改革的過程中,“營改增”稅制改革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舉措,全面實施“營改增”中涉及到了很多稅務優惠政策,包括了退稅和免征增值稅等方面,還有一些特定的稅務項目,因此可以看出財稅改革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新的稅收政策,如果企業的管理不能正確的理解這些稅收政策,就會導致企業多繳納稅款的問題發生,加大了企業稅務管理的風險。
(三)抵扣進項稅額導致的風險
財稅改革后,對進項稅抵扣也變得相對復雜。比如用于簡易征收項目部分的投入不能抵扣。往往企業存在一部分公共投入,即服務與簡易征收項目,又服務于一般納稅項目,這部分進項稅需要進行分拆。企業一般都會采用進項稅抵扣的方法來進行合理的避稅,這部分進項稅抵扣行為會提升企業的稅務風險,后期企業補繳稅款,需繳納一定的滯納金,情節嚴重的時候會嚴重損害企業在社會群眾中的聲譽。
(四)稅收政策掌握不準確導致的風險
由于我國很多稅收減免政策由以前的批準制改為備案制,大幅提升了企業的稅務風險。如果辦稅人員不能準確掌握相關政策,錯誤的適用減免稅政策,由于是備案制,容易造成不能及時發現,發現時需要補交罰金及滯納金等,給企業帶來惡劣影響。
三、防范稅務風險的對策
從上述情況來看,在財稅改革的背景下會給企業稅務管理帶來較大的風險,因此企業要積極的采用以下對策來防范稅務風險:
(一)及時更新稅收規章制度
在財稅改革的背景下,企業需要對更新的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及時的匯編和更新,保證設置的財務會計系統與新稅收政策相適應,這樣財務部門的信息就可以對稅收法規的新變化做出客觀的反映。同時企業的管理者要對財稅改革后的稅收法規進行準確的理解,又要對行政機關制定的細則和立法機構做出的司法解釋進行及時的關注,劃清所依據法律法規的界線和期限。
(二)建立防控風險的體系
為了加強稅務風險管理,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稅務風險預警機制,通過人工排查或者采集數據,建立起發現和預防稅務風險的有效機制。從稅務風險的嚴重程度來劃分風險的等級,具體可以按照以下來進行劃分:對于嚴重性較高,有可能涉及到一些違反法律規定犯罪的較高等級稅務風險,就要建立起全面覆蓋到企業各個生產部門的防控稅務風險機制;對于比較普遍的稅務風險涉及到的業務和行為,可以建立起一般性和警示標志的反應機制,采用一些簡易控制稅務風險的措施。
(三)設置科學合理的稅收管理體系
科學合理的稅收管理體系可以幫我們理清稅收管理思路,使稅收管理更加直觀便捷,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建立與稅收政策相匹配的會計科目體系。從會計科目著手,相當于從賬務源頭對應交稅費科目進行了細化規整,可以使稅務工作更加順暢地開展。比如企業可以在增值稅明細項下設置一般納稅和簡易納稅,稅率、項目等輔助信息;在進項稅項下設置未抵扣進項稅、已抵扣進項稅;在已交增值稅項下設置已開票、未開票等。總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在會計科目設置上將企業的各項納稅業務初步理清納稅關系。2.建立稅收管理臺賬。如果企業涉及的稅種、項目、稅率、及適用項目相對復雜,可以建立相關的管理臺賬。比如涉及項目多且適用稅收政策不同,可以通過臺賬來明確,避免同一項目前后適用政策不一致造成稅收風險。3.做好發票的管理工作。預防一些稅務風險,或者是減少被稅務稽查的風險,需要注意的就是發票問題,要制定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單位一些管理費用,管理費用的報銷要有依據,不要只是發票拿來就能報銷。對一些不合格的費用發票不給報銷,對一些稅收分類編碼選擇不正確,發票備注欄按規定需要填寫而未填寫,發票稅率選擇錯誤的,發票說有清單而未附清單的發票,購方信息填寫不完整的專業發票等,這些發票都是不合格的發票,會計收到這些發票的時候,預防稅務風險,要及時退給對方重新開具。同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提高獲取、管理和保管增值稅發票的常識,對采購支出等發票要加強管理,要嚴格按照進項稅額的抵扣期限進項抵扣,要配備專業的財務人員來處理增值稅發票的相關事宜。
(四)綜合成本效益原則
進行節稅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最終目的,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獲取一定的收益,然而企業無論是在內部設立專門的稅務部門,還是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進行稅務籌劃工作,都會花費一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因此為了降低稅務成本風險,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注意遵循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則。在進行稅務籌劃工作中既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直接成本,又要對不同籌劃方案可能帶來的收益進行比較,只有籌劃方案帶來的收益大于支出時,該稅務籌劃方案才有執行的可行性,才能降低稅務籌劃的成本,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
(五)提升防范稅務風險的思想意識
防范稅務風險的思想意識對于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企業的管理者需要提升自身防范稅務風險的思想意識,從管理層到財務人員,再到普通員工,都要認識到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認識到稅務風險會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應對稅務風險的思想觀念,通過宣傳和培訓的方式讓全體員工認識到防范稅務風險的重要性,在防范稅務風險工作中,企業的管理者要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加大防范稅務風險管理的執行力度。
(六)提升稅務人員的素質水平
高素質的稅務人員能夠及時的識別好控制稅務風險,因此企業的管理者要提升稅務人員的素質水平,需要通過會議和內網等手斷來向稅務管理人員講解和宣傳稅務知識和財稅制度,不斷更新稅務人員的稅務知識。稅務人員也要主動參與稅務機關組織的稅法培訓,接受財稅體制改革的學習,這樣就能夠對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靈活的應用稅收優惠政策,合理合法的進行稅務籌劃工作,避免由于認識稅務政策不到位帶來的稅務風險。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財稅改革背景下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給企業的生產經營會帶來較大的稅務風險,因此為了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企業需要客觀的看待這些稅務風險,認識到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結合財稅改革的具體要求,積極主動的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降低稅務風險,提高自身的稅務籌劃的能力,促進企業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進年.防范稅務風險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財經界(學術版),2018(23).
[2]葉梅芳.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范措施探析[J].中國市場,2019(08).
[3]潘俊.淺議企業在財稅改革背景下的稅務風險管理[J].納稅,2019(18).
作者:鐘有兒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青海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