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規劃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保證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的良性發展,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滲透生態規劃理念,打造高質量生態化園林,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推動城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實踐中,不僅要遵循持續性、多樣性、經濟性及區域性等原則,還要執行科學合理的應用策略。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生態規劃理念,不僅要融合生態規劃理念,優化園林景觀設計,還要在種植鄉土樹種的基礎上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不僅要分散性建設園林景觀,惠及更多城市民眾,還要打造自然景觀服務功能,注重使用生態物料。
關鍵詞:規劃;景觀設計;園林景觀;應用
0引言
所謂生態規劃理念,是指在確保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前提下,借助可持續發展理念來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效果。在以往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往往為了經濟效益而在選材、構思、工藝等方面忽視生態效益,以粉刷、涂抹等方式掩飾園林景觀中的缺陷。生態規劃理念則要摒棄這種傳統的非生態規劃理念,看重人類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關系。所以,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必須重視生態規劃理念的應用,將園林景觀設計與生態理念有機結合,推動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唯有充分滲透生態理念,才能確保在達到園林景觀效應基礎上,實現資源消耗最小化目標,從而推動城市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1]。
1生態規劃理念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將生態規劃理念應用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中,必須遵循持續性、多樣性、經濟性及區域性等原則,才能充分凸顯其生態價值。結合信陽市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對生態規劃理念的應用,總結其應用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1.1持續性原則
持續性原則,是指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建設中,不但要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而且要關注未來后代的發展需求,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要以推動人類生態文明發展作為著手點。推動城市園林景觀的持續性建設[2]。
1.2多樣性原則
為了滿足人們對自然的向往需求,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需在應用生態規劃理念的基礎上遵循多樣性原則,既要保證動植物資源的多樣性,也要確保形成和諧的生存競爭,還原真實生態場景。
1.3經濟性原則
遵循經濟性原則,需要面對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設計出最佳的園林景觀效果。即必須將成本控制在合理區間,且保證美觀且實用。
1.4區域性原則
遵循區域性原則,即要結合不同地域實情,選擇相應的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方法。一方面,遵循區域性原則要求必須有顯著的區域特色,保證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地方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相契合;另一方面,遵循區域性原則意味著要做好區域性保護工作,對不同建設水平的園林景觀采取相對應的生態保護手段,保證城市生態資源得到合理利用[3]。
2生態規劃理念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生態規劃理念,除了要把握上述原則以外,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下面對具體實施的策略進行總結。
2.1融合生態規劃理念,優化園林景觀設計
在對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設計與自然生態的有機融合,如此才能推動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開展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時對城市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深入分析,盡量要依據當地自然生態的實際條件來作出規劃設計,保障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質量。(1)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盡可能減少在生產運輸中出現的資源消耗問題,保證資源利用效率。對施工建設場地的相關材料循環利用,確保材料使用效率達到最高。提倡用環保型建筑材料,最大程度上減少工程廢棄物的產生。(2)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盡量保存好地方傳統文化特征,特別是要重視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恢復。另外,在融合生態規劃理念的過程中,還要充分借助原有S2022年第7期的建筑設施,通過廢物利用、廢物改造的方式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如,通過收集雨水的方式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具體來講,可通過回收雨水對城市公廁進行清潔或是對園林景觀植物進行灌溉;利用自然植物的水凈化作用,對城市生活廢水予以回收,然后導入凈化草皮、灌木、水面萍草植物,能夠降低生活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與總氮(TN)等指標,達到凈化生活污水的作用[4];在城市園林景觀中還可設計出調節環境水分的人工濕地,將園林景觀打造為具有較強抗旱性的生態系統,延長城市園林景觀的壽命,更有助于其生態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2.2豐富園林生物多樣性,首選種植鄉土樹種
將生態規劃理念應用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關鍵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去實現最大程度的城市綠化,進而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因生態種植法是生態規劃理念的直接體現,主要是通過合理增加城市園林景觀內部的植物種植密度、設置眾多可再生循環資源等手段,實現園林景觀內部太陽能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等資源的充分利用。具體來講,生態種植法的應用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重視可再生植物資源的利用?;诒镜刈匀画h境條件,在城市園林景觀內部適當種植一些觀賞價值與實用價值共存的植物,比如金銀花、油菜花等等,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2)確保城市園林景觀的生物多樣性。應搭配不同種類且能相互適應的植物,調整好植物之間的適應度,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進而發揮出多樣性生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生態價值。從實踐來講,在搭配植物種類時,一定要關注植物之間的差異性,確保植物相互搭配能對自然環境中的光照、雨水等資源充分吸收,實現生態資源最大化利用的效果。比如,中小喬木對光照的要求不高,能夠夾雜于大型喬木中生長,此類植物層高有差異,光照度需求自然不同,所以能夠和諧共存。又如,喬木的根系與草的根系有著不同的深淺度,將這些植物種植在一起,能夠對不同土層的水資源充分利用;(3)首選種植鄉土樹種。在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還應有機結合地方自然環境特征,分析氣候、水分、土壤等自然條件,對原有的鄉土樹種予以優化配置,種植于城市園林景觀當中,以求達到原有生態與人造生態景觀的契合。同時,鄉土樹種的大量種植,能夠保證園林景觀中的植物成活率,也能節省后期的養護成本。
2.3分散性建設園林景觀,惠及更多城市民眾
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為城市打造了大量綠化環境,極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但現實情況中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太過集中,所以打造的綠化未能廣泛惠及,覆蓋面過于狹窄,導致許多城市民眾無法享受到園林景觀的好處,未能充分發揮出城市園林景觀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盡量實施分散性建設,確保城市綠化成果能夠惠及更多城市民眾。要將城市交通綠化帶、濕地公園、文化主題公園等公共屬性的綠化資源進行地域分散性布局,在充分發揮這些資源對城市環境的裝飾作用的同時,也能凸顯出生態防護功能。對城市民眾的休息、鍛煉場所予以合理規劃,其中穿插設計綠化類園林景觀,確保建設空間密集度合理。同時,還要在原有景觀基礎上合理地添加人造景觀,比如在園林景觀內部環境的水體資源,建設噴泉景觀,不僅能為民眾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也能提升空氣濕度,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更是對生態規劃理念的有力踐行。
2.4打造自然景觀服務功能,注重使用生態物料
在應用生態規劃理念設計城市園林景觀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景觀服務功能的體現,根據人們的真實需求去打造相應的景觀功能。以城市公園內部休閑跑道的景觀設計為例,不應只關注景觀元素的堆砌,而要結合休閑跑道的服務需求實施景觀設計。人們在公園游玩時,對許多休閑場所會有一定的私密空間需求,但公園有著天然的公共屬性,不可能完全做到全私密,所以可通過密植綠色喬木、半矮小灌木的方式打造半私密空間,讓人們在幽靜的林蔭深處享受到休閑美好[5]。此外,許多休閑區域也可種植高大樹木,形成林蔭;有的區域可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簡單鋪設草坪,供人員曬太陽、放風箏或進行其他休閑活動。
3生態規劃理念在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效果
信陽市經過近幾年的建設發展,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在生態規劃理念的指導下得到了良好推行。一方面,城區的道路規劃建設與園林景觀設計相得益彰,實現了“一路一景、一路一樹”的目標;另一方面,城區新建了更多公園與廣場,且分散性建設實現了均勻布局,有羊山森林植物園、羊山公園等等。這些設計較好地貫徹了生態規劃理念,現就其應用效果簡析如下。
3.1應用持續性原則和多樣性原則,為城市帶來自然景觀之美
生活在城市的民眾有著較強的親近自然需求,許多城市大多數的綠化植物只能起到點綴環境的作用,稱不上是自然景觀。而信陽市遵循生態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致力于讓城市的綠色植物能夠自然存活,能夠跟隨四季變化而自然生長,同時植物相互之間有依存關系,形成一種良好生態,為城市民眾帶來鳥語花香,營造自然生態的空間,帶給城市民眾視覺享受與愉悅心情。
3.2應用經濟性原則,全面降低綠化管理成本
在綠化管理工作中,必須重視管理成本的節省,為了實現這一點,則需要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保證植物相互之間能和諧共處,彼此互利且不能互害。信陽市的園林景觀建設中,考慮到在夏季時梨樹容易滋生銹病病菌,一直到秋季依舊會寄生在梨樹上,對柏樹形成危害。而寄生在柏樹的病菌,來年夏季會對梨樹形成二度危害,這種有悖于自然規律的植物搭配方式自然要重新設計。而油松與橡樹種植在一起,能夠打造良好生態,因為兩者能夠相互促進彼此生長。所以,信陽市在生態規劃理念的指導下,充分遵循自然生長規律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全面降低了綠化管理需投入的成本。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城市園林建設發展進程中,園林景觀建設作為改善城市環境的關鍵舉措,一定要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規劃理念為設計依據,如此才能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同時也能發揮保護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基于生態規劃理念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應做好在當地自然資源中就地取材工作,做好園林景觀生態建設的相關宣傳工作,以人的生存環境為主體,減少對園林景觀中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提高園林景觀觀賞價值的同時,推動城市園林生態建設的持續性發展,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
作者:黃子庭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