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文化生態學下偏遠鄉村的規劃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化生態學下偏遠鄉村的規劃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文化生態學下偏遠鄉村的規劃路徑

    摘要:文章采用文化生態學的分析方法,以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李家鄉山莊村為例,分析其文化生態系統,解讀文化生態要素,剖析了偏遠地區鄉村規劃的所面臨的困境,從而提出以區域發展為總體目標,提倡避免盲目擴張、漸進有序向鄉村社區轉型的價值觀,結合村莊周圍自然環境保留村落的自然景觀格局,留存和發揚村莊物質空間的歷史文化價值,探尋偏遠鄉村規劃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文化生態學;鄉村規劃;偏遠地區;山莊村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鄉村正不斷受到外來文化沖擊,導致文化生態失衡,偏遠地區的鄉村情況尤甚,一些文化生態“物種”正逐步趨于消亡。據此,文章以山莊村為例,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去認識偏遠地區村落文化生態和空間的結構體系,以便對其發展提供有益策略。在如上提到的背景下,地處偏遠地區的村落的發展與規劃目前面臨著幾個現實而嚴峻的問題,如地處偏遠地區的村落如何通過規劃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規劃實踐在這些地方能否得以實現?這些問題涉及到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解讀什么是村莊,從更深層次的問題剖析到村莊規劃的目的、本質與特征,以及村莊發展的策略,這些基本的問題從一個新的學術角度值得深入地探索。“文化生態”是由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朱利安•斯圖爾德于1955年在《文化變遷理論》中提出文化生態主要指“從人類生存的整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產生、發展、變異規律的一種學說”。文化生態使用“生態”的概念來體現文化的產生背景、秩序、關聯性及各類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總的來說文化生態學是借用生態學的方法來研究文化現象而產生的一個概念。

    1文化生態學角度下山莊村的空間特征解讀

    1.1山莊村的概況

    山莊村地處李家鄉東南部,距李家鄉6km,距樂都區35km,距海東市66km,村莊東南臨雙坪村,西南至和尓茨村,北接交界灣村(見圖1)。截止2016年底,村總人口152戶,557人,其中,村民1288人,其中常駐人口420人;全村生產總值345萬元,其中主要收入來源為勞務收入以及馬鈴薯等農產品銷售,農民人均純收入6200元/人。在村莊土地方面,全村土地總面積2349畝,現有耕地面積957畝,全為旱耕地,人均耕地面積1.72畝,面積適中。山莊村現狀建設用地主要以村民居住用地為主,現狀總建設用地8.26公頃,人均148.30m2,其中居住用地共計5.50hm2,人均98.75m2。現狀村民宅基地大小不一,絕大多數都在350m2以上,高者可達450m2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較差,主要道路已基本實現硬化,但斷頭路較多且路面較窄、缺少路燈;村內沒有污水處理設施,隨意排放,雨水沿路面排放.其他區域自然排放,一定程度上影響村莊安全,總體來說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投入也不足。村公共設施不齊全,沒有形成公共活動中心,目前只包括小學、村委會,其他公共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1.2文化生態學視角下山莊村的鄉村特性

    文化生態學重點關注文化與環境的互動,主要表現為多樣性、不可再生性、歷史傳承性、關聯性這四個突出的特征,這四點基本特征對村落的規劃原則由所借鑒作用在社會經濟層面,山莊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基本為非農業經濟收入,由村莊內大量青壯年人口外出打工所得;留在村內的村民大部分家庭依然進行家禽養殖,并利用各類空置地進行種植,以馬鈴薯等農產品銷售為主。在居住與生活方式層面,村民依然保留鄉村生活習俗,傳統的鄉村社會關系依然完整,保有完整的祭祀、敬老、宗族活動和婚喪嫁娶等濃郁鄉土氣息的活動。

    2文化生態學視角下的山莊村規劃路徑探索

    2.1歷史文化信息的傳承與延續

    鄉村城市化必將逐漸改變原有鄉村特征,即使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村莊,也不能避開這種趨勢。盲目的擴張會對鄉村自然生態元素、歷史文化元素產生不可逆轉地破壞,并且不尊重地域特征的的不尊重自然規律的改造規劃會讓村民缺乏精神認同感。但一般的村落在文物保護方面與歷史村落又有所不同,歷史村落以保護為主,非歷史村落尤其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村落更有著發展經濟的訴求,發展經濟即需要在保護生態、文化的基本原則下,接地氣、有活力的規劃發展。文化生態學認為鄉村是一個系統,系統中應保持各種因素的平衡和有序漸進地發展,此過程強調的是漸進式改造的思想,核心文化生態元素為村落的山水格局、民俗風貌、聚落特征等。在規劃手法上采用小尺度逐步改造的方式,保留山莊村現有村莊聚落形態。對村莊現有建筑在建筑質量、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方面進行專業評估,原則上盡量以保留改造為主,以期達到延續和保留村落形態脈絡的目標。村莊住宅以莊廓為基本單元進行組合劃分,形成保留(改造)、新建兩種形式,其中新建包括拆除新建、遷址新建、發展新建三種;統一規整私家圍墻的材料和顏色,墻體以白色為主,入口兩側墻體為青磚墻,其余部分采用竹面化。新建老年活動中心、醫療室、商鋪、文化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在村口利用門樓、小品配置、植物造景、建筑空間營造等手段突出景觀效果,在進出村的道路兩旁設置行道樹、地被植物、花卉等,形成視覺走廊和優美的沿路風景,用于展示山莊村文化。鄉村城市化并不是鄉村元素的消失殆盡,而是提升鄉村的社區文化,能夠在保留鄉村自然特色以及文化精神的基礎上給予鄉村現代化的便利生活,優良的聚落形態得以延續.

    2.2物質自然空間信息的整合

    山莊村依山而建,村莊與山的關系比較緊密,所以在規劃中將自然山體保留下來作為鄉村自然特征,并依托其獨特的生態資源營造山林生態景觀,周圍山體綠化形式以環形為主,形成大的綠化環境,層層綠化將居住區圍合,提供良好的防護綠化景觀。保留鄉村自然特征的手法,是使山莊村有效控制建設用地,在對現有村莊綠地盡可能地給予保護和加強的基礎上,創造村莊的綠地大背景,加強周圍山體的綠化工作,建立村外綠環,將山景引入村中。通過加強村莊街道、廣場的綠化建設,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村莊大綠化的基調,營造富有活力的村莊綠地系統。

    2.3文化空間信息的疊加與整合

    因為缺乏對文化保護的認識,鄉村文化的流失成為山莊村很突出的問題,因海東市大部分的鄉村村內打工外出的人口眾多,他們長時間生活在城市中,生活方式和習慣已趨于城市化,在節慶的時候都沒有延續傳統的村民活動的習慣,城鎮化對山莊村文化方面的影響較大。其實,山莊村內有很好的青海村落的文化元素,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符號,但目前并未在鄉村空間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成為了村民們所忽視的因素。在規劃設計中將舊元素和新的城市功能需求結合起來,并為其注入新的活力,重塑村落公共交往空間,提取山莊村的典型文化元素注入其中,令繼續留在村落生活的村民有情感寄托,增強村民的精神凝聚力,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同時也令常年在外打工的村名在返鄉之際感受家鄉的新面貌,增強當今社會日益缺失的鄉土之情,拾起內里對家鄉、對故土的眷戀。將文化元素與空間元素疊加與整合,使山莊村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偏遠地區發展之擎。

    3結束語

    文章采用文化生態學的方法,通過系統的方法剖析山莊村規劃發展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鄉村規劃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希望可以為區位處于偏遠地區的鄉村提供一種有效的規劃模式,傳達新的鄉村規劃的價值取向,引導偏遠地區的鄉村規劃實踐有序漸進高效實施。

    參考文獻:

    [1]王勇,李廣斌.蘇南鄉村聚落功能三次轉型及其空間形態重構—以蘇州為例[J].城市規劃,2011,(7):54-60.

    [2]朱志萍.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變遷與城鄉一體化[J].軟科學,2008,(6):104-108.

    [3]閆琳.社區發展理論對中國鄉村規劃的啟示[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1,(2):195-204.

    [4]李迎成.后鄉土中國:審視城市時代農村發展的困境與轉型[J].城市規劃學刊,2014,(4):46-51.

    [5]趙之楓,張建.城鄉統籌視野下農村宅基地與住房制度的思考[J].城市規劃,2011,(3):72-76.

    作者:金妍 單位:長安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黄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成人免费视频69|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小视频|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