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案例教學下環境生態學教學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環境生態學》是環境科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對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科學應用系列方向課的教學起到知識儲備和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為進一步推進教學工作創新發展、提高和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和基于項目驅動的現代教學方法,探索《環境生態學》案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為環境科學專業課教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科學專業;教學模式;示范作用
1引言
案例教學法最初于1870年由美國波士頓法學院開創應用,隨后在全世界范圍內課堂教學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引入我國并得到了廣泛認可[1]。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由教師根據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受到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篩選并設計出典型案例,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就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展開討論,提出解決該問題的方案和路徑。然后由教師對這些方案進行點評和總結,進一步導入本節課的教學知識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環境生態學作為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學科,將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引入到生態環境問題的全面思考和解決過程中,為新形勢下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全新的學科視野和方法論。
2環境生態學教學與環境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關系
環境生態學是運用生態學基本理論,研究人為干擾下生態系統內在的變化機制,闡明人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及解決環境問題的生態途徑,尋求受損生態系統恢復、重建和保護對策的科學[2]。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戰略目標。以來“生態文明”寫入憲法,進一步增強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學科自信和專業自信具有重要意義[3]。環境生態學是高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學科的專業基礎課,具有基礎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的學科特點。目前,我校環境生態學共計54學時,通過十章內容的講授,讓學生掌握如何應用生態學的方法論解決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設計案例并引入課堂教學活動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尤為重要。
3環境生態學教學案例
本課程依托Blackborad信息化教學平臺開展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避免了線下教學“滿堂灌”學生容易產生倦怠的弊端[4],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以國家基金項目為依托,基于渭河流域生態調查、西部干旱區河谷型城市生態調查以及陜北采煤塌陷區生態調查本課程中積累的圖片、典型生態環境問題、相關報道及研究論文等資料穿插于全部課程教學環節,并在課后設計思考題、擴展閱讀材料,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閱讀相關文獻,撰寫研究報告,并在課堂進行匯報和進行小組討論[5]。目前,本課程已積累渭河流域野外考察圖片400余張;環境土壤采樣圖片200余張、地貌、人工生態修復區先鋒植被100余張,均以JPG格式全部歸類保存,便于豐富教學內容。課程案例資源包括典型生態單元關鍵生態環境問題圖片、推薦閱讀核心文獻、視頻及課件資源、思考題以及歷屆學生優秀報告五個部分。第一章緒論至第十章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的教學過程中,課件制作和課堂教學導入插入形式多樣的案例,深入淺出、聚焦關鍵問題、凝聚課堂教學關鍵知識點,信息量大,既能關注熱點問題、把握學科發展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展望
案例教學作為高效的教學形式,依托MOOC、Blackboard等教學平臺,將在高等學校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新工科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探索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和案例教學的環境生態學課程建設必將推動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工作建設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園.案例教學在環境生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51:163-164.
[2]盛連喜,馮江,王娓,等.環境生態學導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于克鋒,張建恒,霍元子.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中的生態文明教育方法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8):227-228,331.
[4]張婭.在線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J].廣東化工,2021,48(1):252.
[5]楊濤,李小平,李春越.基于BB網絡平臺的環境生態學信息化課程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7,17:193-194.
作者:楊濤 王越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 寶雞市寶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