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理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理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理論

    摘要:高校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主陣地,歷來重視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對大學生文明素質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以及美麗中國建設具有現實必要性,但也面臨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淡薄、生態文明教育重視程度不足、相關課程、實踐基地及專業教師匱乏等問題。基于此,高校應從課程建設、教育實踐、制度規范建設、校園文化氛圍以及互聯網作用發揮等方面推進生態文明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高校德育工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曾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深入闡釋,并逐漸形成了系統的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思想理論指導,也為高校進行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有據可依的理論遵循。高校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主陣地,需要依據國家發展的現實需求不斷豐富德育工作內容。當前,建設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要求高校應當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并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其德育工作之中,著力于提升大學生群體的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學生能夠將生態文明理念付諸實踐。

    一、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面對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高等院校需要不斷推進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態文明理念,這不僅有助于豐富大學生自身的文明素質,也會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從深層來看,其作為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基礎條件,會對整個生態文明社會的建構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1.豐富大學生文明素質的現實需要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是對其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引導大學生養成符合社會發展的良好文明素質。大學生的文明素質關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的提高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主力軍和中堅力量,作為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事關我國生態文明戰略大計[1]。生態文明教育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為生動具體的內容;它所提出的規范和標準,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體現了人類的高尚情操,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公德,標志著新時代人類的道德進步[2]。在這種意義上,尤其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為進一步豐富大學生的文明素質,生態文明教育應當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要根據現實需要,把生態文明教育有機融入德育工作,不斷豐富大學生的文明素質。

    2.促進高校思政工作發展的內在要求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中,為其德育工作注入了適應時展的新內容,使其德育工作的內涵也得到豐富。它將道德調整的范圍延伸到代際人際關系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使大學生對于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主要是進行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法治、生態觀念的教育。這些從本質上看,都從屬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遞給大學生群體,使其逐步形成符合特定時代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品質。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教育與高校德育工作結合起來恰是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不斷豐富的生動表現,反映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內在要求。

    3.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通過價值觀的轉變,帶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 變[3]。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首先需要國民生態價值觀的普遍形成。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以提高大學生群體的生態文明意識,并形成生態文明觀,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保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正步入關鍵期和攻堅期,各種矛盾和困難不斷出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繼續向深入發展,需要不斷破除各種體制機制上的弊端,同時也要將對公民生態價值觀的培養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之中,就是要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生態環境知識、生態保護意識、生態倫理理念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將為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巨大的人才保障,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二、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現實困境

    生態文明教育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和美麗中國建設的興衰成敗。高校將生態文明教育與德育工作相融合,培養具有高度生態文明意識的人才,符合生態文明社會的建設發展要求。目前來看,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諸多現實困境。主要表現在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有待提高,生態文明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地位難以突出,缺乏具備系統豐富生態文明知識的教師,相關課程和實踐教育基地不足以滿足需求等方面。

    1.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淡薄且不重視隨著近些年生態文明建設的蓬勃開展,許多高校也相繼開設了與生態保護相關的專業,或者開設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并已經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從整體上來說,大學生群體的生態文明意識仍有待提高,其對于自身生態文明意識淡薄的狀況也缺乏足夠的重視,致使其參與生態保護相關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低。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王丹丹、張曉琴所做的社會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知識知曉程度一般,生態環境態度消極,生態文明踐行能力也不強[4]。反映出大學生群體不僅缺乏足夠的生態文明知識,而且對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有認識上的偏差,生態文明意識淡薄,這是當前高校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必須正視的現實困境。

    2.高校德育工作任務多,重視程度難以提升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大學生能夠便利、迅捷地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同時,大學生也容易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面前失去辨識能力,受到不良思想或思潮的影響。再加上近年一些高校學生抑郁自殺或報復他人等事件的發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壓力激增。因此,高校往往把德育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大學生群體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識等方面,而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關注度也就低得多,這尤其反映在非農林類高校之中。有的學校甚至完全忽視對在讀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高校德育工作任務繁重,使其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視程度難有較大提升。這是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須明晰的又一現實困境。

    3.相關課程和實踐基地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在高校教學課程的設置上,與生態文明相關的課程還比較少,存在整體性缺失。與生態文明相關的知識主要是公共政治課才有所涉及;生態文明內容的選修課也很少,尤其是在非農林類院校中,生態文明課程更是少之又少。教學內容上也側重于與國計民生有關的環保熱點問題和現象的介紹,忽視對大學生生態價值觀和生態文明理念等問題的教育。另外,目前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也還很少,遠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教育實踐基地的缺乏,使大學生無法切身體會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少及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缺乏,使得當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效果還不甚理想。

    4.高校缺乏生態文明知識豐富的教師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其自身生態文明素質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高校缺乏生態文明知識豐富的教師,因而制約著其生態文明教育的質量。高校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師多為人文社科專業的教師,致使高校生態文明教育非專業化現象嚴重。這些從事生態文明課程教學的教師對生態環境保護基礎知識和生態文明理念缺乏足夠的認知,教學中往往只能照本宣科,講授的內容停留在書本層面,無法對生態文明理念進行深入闡釋。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淺顯空洞,使廣大學生不能真正理解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從而無法形成生態價值觀。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需要認真考慮的工作。

    三、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現實出路

    面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諸多困境,推進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工作取得突破,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對制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進行分析,著力構建立體化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體系,推進 生態文明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機融合。

    1.增設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對高校來講,首先應當在課程上有計劃地增設生態文明相關課程。在必修課上,公共思想政治理論相關課程要增加生態文明思想的最新內容,注重各課程理論知識傳授和生態倫理、生態法制教育的結合。在選修課上,可結合實際鼓勵支持生態環境等學科專業的教師開設與生態文明有關的選修課??梢酝ㄟ^組織生態文明課程教師集體培訓加強生態文明教師隊伍的建設,或外聘農林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專題授課,以使學生能夠深入學習生態文明的相關知識。

    2.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要使生態文明教育真正融入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給予更多的關注。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設,學校也可聯系周邊的生態資源,建立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另一方面,學校要鼓勵支持學生參加一系列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包括參觀生態文明實踐基地,進行生態文明相關內容的實習、調研,參加生態文明相關競賽活動等提升自己對生態文明的認知。生態文明課程教學和生態文明實踐活動的結合,將使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3.推進生態制度規范建設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不僅需要價值理念塑造,而且需要制度構建[5]。生態文明教育要有機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須依靠制度規范建設。國家教育部門和生態建設部門要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法制建設,將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的具體內容規范制度化。高校也要積極推動生態文明教育工作制度化建設,把生態文明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實踐教育實施準則和保障措施、師生協同參與生態文明教育的權責關系、生態文明教育效果評估方案等以文件形式加以規定,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制度規范化建設。

    4.營造校園生態文化氛圍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還有賴于良好校園生態文化的影響。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培育校園生態硬文化的建設,根據校園自然地理條件合理規劃校園布局,建設綠色校園,使學生切身認識到美好生態環境帶來的良好生活體驗;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重視校園生態軟文化的建設,鼓勵支持學校各類生態環保志愿服務社團組織,組織生態文明的課外實踐活動,增設有關生態文明的宣傳欄。文化角,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校園內外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價值觀。

    5.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中,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通過建立師生互動的微信群、QQ群,在群內分享有關生態文明的信息。可建設生態文明網上學習輔助平臺,展示學生優秀生態文明調研實踐案例,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并且,也可利用網絡互聯網平臺,組織學生遠程觀看生態文明專家學者的精品視頻課。此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實踐活動,如組織大學生生態文明微視頻大賽、環保主題攝影大賽等活動,培育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四、結語

    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德育工作,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使其樹立生態價值觀,是歷史賦予高校的責任和使命。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度生態責任感的公民持續奮斗。當前,高校走出生態文明教育的現實困境,需要政府、高校、社會等多方主體的共同努力。高校要承擔起培養高生態文明素質大學生的職責,積極探索生態文明教育的途徑策略,推進生態文明教育與德育工作的有機融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鄔曉燕.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實難題與路徑探索[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9(7):79.

    [2]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6):56.

    [3]陸林召.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研究,2015(2):21.

    [4]王丹丹.張曉琴.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調查分析:基于南京市部分高校調研數據[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103.

    [5]劉志堅.新時代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制度體系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19(3):186.

    作者:王尚宇 單位: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激情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a级成人免费毛片完整版|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欧美成人xxx|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成人免费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欧美成人18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