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職體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賞識教育,以發展學生特長,確保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但對教師的業務素質、專業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應當放下師道威嚴,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關鍵詞】賞識教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
賞識教育更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與結果,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除此之外,還需加強適時提醒,確保體育教學的系統性與理論化。教師應當從以往主導者角色,逐步向監督者、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轉變,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深入認識到體育課程魅力,從而養成終身鍛煉習慣,以及終身體育意識。
1賞識教育原則
1.1師生共同接納
高職體育教學,是在師生相互接納基礎上展開的,教師單方面的投入精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會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師生關系。唯有雙方意識到雙向互動溝通的重要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此,需要教師營造開放式、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切實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1.2轉變觀念與態度
學生對體育教學意義認知片面,教師對體育教學忽視,教學形式化與主觀化,首先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其次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態度與觀念,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項目教學,對培養身心素質、意志品質、團隊精神,以及舒緩壓力、激發潛能、砥礪心智的重要意義,從而積極投入到體育學習中。
1.3發現學生特長
賞識教育不僅僅對學生的鼓勵、贊賞,更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肯定,尊重與保護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培養與發展學生特長。或是讓學生相互評價,發現自身的不足,以及其他學生的優點,從而實現取長補短與優勢互補。賞識教育更利于和諧教學氛圍營造,以及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2賞識教育對策
2.1因材施教
賞識教育要求教師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鼓勵,從而帶動學生全面發展。雖然賞識教育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盡快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體育教學是長期性,以及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學生保持最佳身心狀態進行學習。一旦出現自滿松懈的學習狀態,主觀能動性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會忽視,心理落差、厭學情緒隨之產生,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喜好、體質等個體差異,控制體育項目強度、時間、方式的同時,展開差異化教學,實現賞識教育的合理運用。如在組合拳教學中,體質好有體育特征的優等生,要求拳法步法、拳路等做到位,且能夠融會貫通,熟練掌握運動技能的同時,加強技能拓展。運動能力弱,體質不合格的差等生,掌握大體步法拳法。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感受到成功感、愉悅感,在玩中熟練掌握基本技能。
2.2加強師生互動
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學形式單一,訓練要求較高,懲罰嚴厲,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且師生關系弱化,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師生間缺乏有效溝通,學生教學要求得不到滿足,易出現師生矛盾等情況。賞識教育中,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間的有效溝通,了解學生身體實際情況,從而展開針對性教學。在實踐中,教師應當通過研討式教學、情境式教學等,通過巧設問題等方式,深入與學生間的溝通,切實了解學生的想法。同時發揮帶頭作用,引導學生正向思想與思維,構建互動型師生關系的同時,達到賞識教育的目的,實現師生共同進步[2]。
2.3激勵式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激勵式教育模式,更能激發學生潛能,挖掘學生的優點,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及時發現進步點,以此展開適時適度的表揚鼓勵。激勵式教育,提高了學生自信心與成功欲望,更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如在拓展越野訓練中,大部分女生無法完成全程訓練,教師可以給予精神鼓勵,或是物質獎勵誘惑等,并以保藏等趣味化教學方式落實,激發學生前進動力,提高其意志品質,更利于學生堅持不懈的品格養成。在團體游戲中,可引入激勵式教育,讓學生堅持完成比賽,從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繼而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4營造成功體驗
學生從成功中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體育魅力與價值;對此,學習積極性隨之提高。如在籃球比賽中,教師告知比賽方法與時間等,但未告知比賽的規則,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完善的比賽規則,從而形成規則意識并能夠自覺遵守。教師針對于學生學習成果,應當加強肯定與指導,讓比賽規則更加完善,學生自信心、團隊精神、協調管理能力也隨之加強。
3總結
在體育教學中,應當加強對賞識教育的把控,確保賞識教育的育人作用最大程度發揮。一旦出現盲目賞識,或是賞識過度的情況,就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自負,并放大錯誤的學習思想與行為。對此,須將賞識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各個環節,并與各種教學有效結合,確保人性化教學效果的同時,盡快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加志.中職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136-137.
[2]周志和.淺談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11.
作者:吳君 單位: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