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美術史課程教學思考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史課程教學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美術史課程教學思考分析

    【摘要】中國美術史是我國高等教育藝術類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但以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知;同時在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本文簡要介紹目前中國美術史課程及教學改革,在此基礎上對改革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美術史;教學改革;課程設置

    中國美術史課程有著深刻的淵源和嚴謹的文脈,在藝術類專業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都存在重知識輕感悟、重記憶輕理解、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教學模式與方法也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導致學生們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因此,推動教學改革是中國美術史課程的必經之路,而如何保障改革效果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

    一、中國美術史課程概述

    中國美術史是高校美術專業一門基礎性課程,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建構中國美術歷史基礎知識體系。其課程教學的主體內容為圖像,但涉及的其他領域、專業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歷史學、宗教學、人類學以及考古學等。但結合現階段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實踐來看,通常只注重以歷史為主線的美術類型討論,其他領域的內容常常遭受忽視。這樣導致的一個惡劣后果就是中國美術史課程教材存在嚴重的程式化問題,很難將這門課程的特色以及內涵完整表達出來,重點把握不準確,對中國美術史課程進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國美術史課程內容的特征分析我國是一個民族多元的國家,不同地區、民族的風俗面貌往往存在差異,而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美術的基本元素,也決定了中國美術史課程內容的多元化特征。而且除了本土文化造就的美術元素,中國美術類型中還包含了一批非本土起源的部分,它們的流傳更為復雜,甚至對中國以外的美術樣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全面和完整,而是要從內容中找尋美術的本質和特征,在此基礎上將中國美術史課程的知識點有效整合起來。

    (二)中國美術史圖像化的表現特征中國美術史課程包含了從石器時代開始及其之后各個時代的繪畫、雕刻、造像以及工藝品等諸多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圖像作為載體。而在知識內容上則涵蓋了歷史、宗教、人文等多個學科領域[1]。由此可見,中國美術史課程內容包羅萬象、燦若星辰。但我國現有的課程教材編寫總是受到歷史學的影響,根據歷史分期對美術史進行劃分,并以固有的美術規范和模式對不同美術類型的發展規律進行概括,這樣的教學必然會對學生思想的拓展發散予以限制。

    (三)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根據調查來看,現如今很多美術專業的學生對中國美術史課程的認知存在不足,只是將其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理論課程,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唯一支持學生們學習美術史課程的因素就是學分,作為一門必修課,…若是因掛科導致拿不到學分,可能存在無法畢業的危險。另一方面,院校對史論課程的安排也存在問題,最突出的一項就是學分設置不合理,要知道中國美術史課程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就繪畫一項就涉及許多內容,除此之外,建筑、設計、雕刻也都屬于美術的范疇。

    二、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課程設置首先,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當代美術發展的內容。目前我國使用的《中國美術史》教材中很少會涉及中國當代美術,這對新時期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而言意味著一種缺失。改革開放以來,新思潮的不斷涌現影響著中國美術的發展,雖然幾經波折,但也誕生許多精彩的內容。以我國當代美術的發展趨勢來看,主要呈現三個特征:其一,開放性和多元化。其二,美術生態更加豐富多樣。其三,美術各門類、專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而且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多次思潮變革與爭鳴,產生全新的創作理念和思路,而這些都是我國美術發展的重要成果,應該為廣大美術專業的學生所熟知。因此應該將當代美術發展納入《中國美術史》教材,促進學生美術視野和創作手法的拓展,使學生們形成創新發展的藝術觀念[2]。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地方性文化藝術特色。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文化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美術形式,而在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在把握大脈絡的情況下,著重談一談地方性的美術特色。具體做法有三:一是在藝術考察過程中以地方文化遺址或是博物館作為主體,將地方文化藝術資源引入,提升學生們對本土美術文化的了解。二是對地方傳統美術藝術資源進行整理和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傳統美術實踐活動,了解、鑒賞、吸收優秀民族傳統美術元素,并滲透到創作實踐中,實現美術和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三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對其中美術性素材進行開發,豐富課程資源。

    (二)優化課程實施首先,創新教學方法。綜合以往教學實踐,可用于中國美術史教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其一,參與法,在美術史教學中摻雜一些帶有實踐性質的訓練內容,彌補單一理論性教學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水平。其二,參觀法,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到當代一些博物館或是美術館了解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內容。其三,訪問法,對民間藝術家進行近距離訪問,或是到一些民間美術工作室參觀,幫助學生們掌握學術研究方法[3]。其次,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合理應用。目前,很多中國美術史教師對多媒體技術開始產生依賴性,過分追求多媒體課堂教學的高密度、大容量以及快節奏,反而產生了惰性,習慣于使用教學課件替代傳統的師生互動,抑制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多媒體課堂教學將成為一種另類的傳統教學,只是教學工具上轉變,核心思路依舊是灌輸式教學。對此,應該從根本上克服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時存在的弊端,同時對教師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多媒體技術的高端化應用手段,助力教學深度的增加。

    (三)改進課程評價在課程評價方面,應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在課程中設置實訓板塊,讓學生們基于學習內容,結合自身興趣自主選題,進行藝術創作或是設計應用,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如此可以有效地改變當前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存在的過度強調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情況,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信息采集處理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有效鍛煉,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綜上所述,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中國美術史課程也應該適時改革,基于全新的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設置、課程實施方法以及課程評價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們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為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冬花.美術教育專業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教學方法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3).

    [2]戚小亮.高校美術學專業《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思路芻議[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8,39(01).

    [3]曹雅妮,郭屹梅.傳承與重構——《中國美術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作者:秦榮輝 單位: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成人看片app|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