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代工程建設中,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農業經濟、防御自然災害、水力發電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為社會發展帶來益處的同時,其施工質量問題日漸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若未能及時采取相關管理措施,不但容易對工程整體效果產生影響,且其帶來危害也是無法彌補的。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紹了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在總結當前混凝土施工現存問題的基礎上,從多個要素角度出發,制定一系列有助于提升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質量的方法與途徑,為后期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
1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水利水電項目工程的順利開展。項目的正常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的整體計劃方案,計劃方案可為項目的實施指明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具體施工方案的設計需以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為標準進行制定,以確保方案實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2)有利于混凝土管理方案的制定與完善。合理的方案是工程施工任務順利實施的基礎,也是縮短施工時間,提高施工經濟效益的關鍵舉措[1]。因此,在正式施工前需圍繞設計的每一個步驟展開全面管理,確保施工工藝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為現場施工人員作為整個工程項目的監督者與管理者,針對自身所處區域各類潛藏性問題提出質疑和解決方案,是確保混凝土施工管理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之一。(3)有利于提高現場原材料的利用率。通常情況下,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于原材料的使用毫無限制,這樣就造成了對原材料的巨大浪費,而施工管理工作需做好相關施工計劃避免對生產成本造成浪費,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質量和效率。
2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求
在開展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時,需明確施工順序,通過對其先后順序的了解,做出進一步安排和部署。從內容上來看,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囊括以下幾項:標準化工作、計量工作、質量信息工作、質量責任制和質量教育工作。(1)企業的標準化工作主要是以經濟效益的營造為核心,根據企業生產、技術、經營活動等全過程內容,進行活動相關標準制定與實施[2]。(2)計量工作是保證量值統一和準確的一項技術型工作,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以統一的計量單位制度,通過對相關量值的系統組織與正確傳遞,確保量值的有效統一。(3)在進行質量決策時質量信息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但有助于產品質量的改進,是改善各環節工作質量最直接的原始資料,還有助于正確認識各種因素變化和產品質量波動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變化規律,進而從根本上實現對質量的有效控制。
3水利水電行業混凝土施工管理現存的問題
3.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因此,在混凝土配比過程中應嚴格遵照相關標準進行科學配比。但從實際施工來看,仍存在非合理性的混凝土配比現象,對混凝與強度以及工程整體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并且部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具體配料過程中,并未對原材料進行仔細全面的篩選,使得大量雜質進入混凝土材料中,使混凝土自身缺陷全面暴露,嚴重時甚至需重新進行配比與拌和,在增加工程建設成本的同時,也對水利水電工程整體施工進度產生了極大影響。
3.2強度設計不科學
將不同比例的混凝土材料相混合,所產生的混凝土強度也不盡相同。如果混凝土強度較高時,將造成混凝土施工成本和澆筑難度的增加。相反的,若混凝土強度較小,則容易提高建筑物受損概率,破壞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實際情況的具體分析,通過科學化的配比達到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強度。在工程實際開展過程中,部分施工人員未按照相關計劃對混凝土施工執行具體的施工要求,使工程整體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3.3原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消耗大量的施工原材料,還需遵照工程實際要求對原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配合,可見原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和地位。混凝土施工材料種類較為多樣化,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對管理的具體要求不盡一致,若未能對所采購材料進行嚴格的把控,使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現場,將對混凝土施工整體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4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
4.1開展全面系統的計劃管理
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計劃管理是其中一項最為基礎的工作內容,在進行施工計劃的制訂時需與客觀發展規律相適應,自始至終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相關內容的設定需與實際情況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所制訂工程項目的施工計劃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避免照搬以往工程項目施工計劃,在進行施工計劃設計時,應對施工場地實際地形地貌、水文地質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然后對具體的施工工序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形成對整個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的有效把控。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實際建設與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可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依照施工工序和施工計劃科學地安排各環節具體施工內容,形成對施工周期的嚴格把控,從而確保工程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除此之外,還需加快制定一整套相對健全完善的項目責任制度和項目管理制度,將各項工作任務具體到每一位施工操作人員,通過對現場人員的全面管理,提高項目整體施工質量,為項目后期投入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4.2選取合格的施工材料
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水泥、水、砂石骨料等成分組合而成,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正式開展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需通過實驗等手段分析各類成分所占比例,以根據標準配合出與施工項目相適應的混凝土。具體選材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對于水泥的選取。水泥分為很多種類,不同施工項目所需水泥類型也不盡相同,對此,在對水泥進行選擇時,需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和施工質量要求,既要確保選擇的正確性與合理性,又要確保所選擇水泥質量與施工要求相符。第二,對于砂料的選擇。需嚴格遵循“性價比高、就近取材”原則,除此之外,還應確保水泥自身清潔度,防止水泥夾雜其他物質,避免影響混凝土質量。第三,對于石料的選擇。出于對施工成本的考慮,在選擇石料時應盡可能以面積小的石塊或者碎石為主,進而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節約。
4.3規范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藝
在選擇混凝土時,首先需有效確定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所需混凝土的強度、硬度以及耐久度,以為后期比例配置工作提供依據。一般情況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設置主要以水灰比為依據,計算條件為絕對體積法與假定容量對材料使用量。依據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自身施工特征,可在現場或者攪拌站完成混凝土攪拌任務,在攪拌工作開展前,應對原材料的配合比及配料等進行有效確認,若所攪拌混凝土為干性或者硬性,受其流動性小等因素影響,在攪拌工作開展過程中可選擇強制式攪拌機。相反,如果混凝土流動性較大時,可通過自落式攪拌機開展相關攪拌工作,為避免長時間攪拌或者因投料順序錯誤而產生的一系列威脅質量的問題,現場需指定專業的操作人員實時監督攪拌工作,最大限度地確保混凝土攪拌的均勻性。在完成澆筑作業后,需對圍繞混凝土展開一系列養護工作,對其溫度和濕度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混凝土以常態方式逐漸凝固硬化。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溫度需嚴格控制在20℃左右,濕度多在95%以上[3]。在實際澆筑過程中需對澆筑力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全面觀察不同級配混凝土下料過程,對其投放工作的準確性進行判斷,如觀察砂漿鋪筑厚度是否與工程設計要求相符;觀察鋪筑平整度與分層,判斷是否存在明顯且集中化的骨料;觀察是否存在嚴重的漏振現象;觀察澆筑過程中是否存在水流排出或者進入;觀察澆筑溫度是否存在大幅度變化等等。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建筑原材料,混凝土施工質量與整個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息息相關。不同工程項目所處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不同,對于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也不盡相同,為滿足各地不同需求,相關施工單位在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時需開展全面系統的計劃管理,選取合格的施工材料,規范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藝等,完善和優化混凝土各類施工要素,以從根本上提高工程整體安全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張高強.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1(10):125-128.
[2]劉偉業.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9,1(1):47-49.
[3]魏曉源.試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簡述[J].區域治理,2019,1(5):242-243.
作者:李文博 單位:會寧引洮工程建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