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田水利建設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總結郯城縣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各涉水、涉農項目統一打包下達,整合連片規劃,統一工程建設監管,統一行業標準規范進行實施的對策與建議,為類似項目提供借鑒。
【關鍵詞】郯城縣;農村水利;工程建設
郯城縣總人口94.1081萬,其中農村人口70.7743萬。土地總面積11.95萬hm2,其中耕地面積7.17萬hm2。近幾年,郯城縣水利局、農業開發辦、農業局、發改局、國土資源局等各涉水涉農主管部門相繼實施了各類高標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任務,主要包括小農水重點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中低產田改造及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田間工程、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較好的效益,但項目實施過程也存在許多問題,在此作一總結。
1存在的問題
由于不同涉水涉農部門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建設管理程序有差別,導致工程建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1設計依據不統一
各主管部門自主選擇咨詢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由于業務知識的局限性,造成了委托設計咨詢單位資質承攬業務范圍的不同,導致過多施工圖不符合農田水利規范圖集的要求,往往忽略水力要素,造成設計尺寸不經濟。
1.2招標投標標準不一致
1)標段劃分。各涉水涉農項目區面積較大,分散不集中,涉水部門按照項目性質類別,一般劃分1~3個標段,而其它涉農部門按照造價約200萬左右進行劃分標段,標段劃分較多。2)招標資質要求。涉水部門招標資質要求水利水電2級以上,涉農部門招標資質范圍要求公路橋梁、房屋建筑、市政、水利水電3級以上。3)招投標不規范。按照綜合評分法進行評標,由于劃分標段過多,資質范圍和級別要求不同:一是導致投標商較多,競爭能力大,評標工作量大,易出現圍標、串標、高價中標等非法投標現象,造成招投標市場混亂;二是資質類別較多,易出現水利工程專業技術力量的薄弱,造成施工質量控制難度加大,導致工程質量難以保證。三是施工標段較多,發包人協調各標段工作量較大,管理難度加大,不利投資控制。
1.3建設管理程序差異
發包人項目管理是整個工程控制管理的核心,涉水部門擁有專門的工程科室及業務領導,建設管理程序上嚴格按照四制管理、動態管理,職責分工明確,能夠全面加強進度、質量管理制度的建設。而其它涉農部門項目負責人,大多不是工程技術業務人員,往往對工程建設管理程序不了解,業務知識欠缺,部門技術骨干較少,甚至有的發包人根本沒有技術人員,造成工程實施中出現工作重點掌握不清,亂安排,亂指揮等現象,致使工程建設程序及管理混亂,無法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及建設目標的實現。
1.4檔案資料管理混亂
涉水部門資料往往按照施工進度進行整理,格式、項目比較規范齊全,而涉農各部門項目,往往出現工程完成了內業資料尚未整理或者不知如何整理的現象,業主的管理混亂造成監理職責不清。施工質量評定、進度撥款、結算資料不按照規定格式去做,缺表漏項較多,格式不一,缺乏規范性,沒有統一的整編標準,導致竣工資料虛假混亂、失去存檔的價值性。
1.5運行管理制度薄弱
工程范圍較廣,分散不集中,管理難度大。涉水部門項目建成運行驗收合格后,按照“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把水利工程設施、供水設備產權、管理、維護、管護全部根據管理范圍移交農民用水戶協會管理。各涉農部門項目建成驗收合格后,即移交所屬鄉鎮政府運行管理,一方面由于鄉鎮政府不是專屬于管理單位,往往造成管理一盤散沙,無專人分片負責管理,管理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利用率較低,導致工程建設功能及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工程后期運行毀壞較多,無任何維護投入,導致工程建設的目的失去意義。
1.6項目區規劃不盡合理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計劃大綱基本要求:各項目區盡量整合連片,綜合實施,規模治理,而各部門的項目區分散郯城縣南北東西不一,造成無法連片綜合整治,不能發揮規模效益,導致資源浪費現象。
2對策及建議
針對同類項目性質,為確保實現工程建設目標,規范整個水利工程建設市場,建議如下:
2.1打包下達資金計劃
為保證各涉水涉農項目達到“旱能澆、澇能排”連片整合、綜合治理、發揮規模效益的目標,建議各專項治理資金下達到省級主管部門后,由財政部門統一把各涉水涉農同類工程資金計劃,打包下達到專業優勢明顯,有實力、技術力量雄厚、熟悉工程建設程序的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統一進行規劃實施。
2.2統一建設規范標準
建議以水利水電行業規范標準為基準,兼顧各自的政策要求和行業標準,由省級出臺一套農水專用規范作為依據,委托水利水電資質級別滿足要求的單位,進行統籌規劃編制可研報告及實施方案;規范招投標市場,合理劃分標段;統一規范內業資料整編歸檔標準及格式。
2.3統一建設監管
為加強對工程地建設管理,建議由縣政府牽頭,委派面上熟悉情況、專業優勢明顯、綜合協調能力強的部門統一建設實施,并專門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相關分管縣長為副組長、各涉及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負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管及組織協調工作,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建立健全獨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制度,杜絕違規現象發生。
2.4建立完善運行管護機制
項目完成驗收合格后,根據誰受益誰管理的運行管理機制,責任到人到戶,鼓勵建立用水戶協會、專業服務、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科學管理模式進行分片管理,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2.5推行第三方質量檢測制度
由于各涉水涉農項目建設內容多,且分散不集中,質量控制難度較大。而近年來許多水利工程,在實行“法人負責、企業保證、監理控制、政府監督”質量保證體系的基礎上,不再單純依靠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抽檢進行質量控制,另委托資質符合要求且獨立于施工、監理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對工程進行全過程檢測、監督。不僅保證了工程質量與安全,而且也對施工、監理單位起到了加強監管的作用。建議在以后的各涉水涉農水利基本建設中,積極推行第三方檢測制度。
3結語
針對后期國家扶持政策的支持,水利項目越來越傾向于農田建設,若能大力推行對各涉水涉農項目資金進行打包下達,整合連片規劃,統一工程建設監管,統一行業標準規范進行實施的對策,將達到整合連片、綜合治理、發揮規模效益的目標。將更有效實現“田地集中連片、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集成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效果;將促進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明顯加快,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對穩定全縣農業增產,推動全縣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水平,帶動社會效益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于升鳳 單位:郯城縣水利水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