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而全面預算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重要手段,可以為企業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實現既定戰略目標保駕護航。自20世紀90年代起,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制度建設和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已漸漸為我國企業所關注和接受。但由于國內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起步較晚、理論研究不足、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等原因,其在實際推行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鑒于此,文章將從國內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入手,剖析當前預算管理所存缺陷,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
[關鍵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企業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通過將戰略目標進行層層分解、細化和落實,形成企業在特定期間內系統的、涵蓋經營全過程的預算管理體系。同時,管理層發揮垂范作用,鼓勵、號召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到全面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和評價等環節中去。
1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企業將戰略目標進行層層分解、細化和落實,轉化為特定期限內的預算目標。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將經營實績與預算目標作比較,有利于企業及時分析、追蹤和評價戰略實施效果。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偏差,及時提出改進方案加以修正,確保企業整體運營處于正確的軌道之上。因此,全面預算管理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
1.2有助于企業轉變管理方式
全面預算的起點和歸宿是企業戰略,管理層通過將抽象的企業戰略聚化為可操作的、量化的預算目標,并將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考評與業績評價相結合,把“預算基因”植于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后,預算目標將對預算執行者起到指導、激勵和約束作用,同時企業管理者也得以從事無巨細的管理事務中抽身而出,集中精力于企業戰略規劃和全局把控,從基于事務的直接管理轉變為以預算目標為導向的間接管理。
1.3有助于企業資源整合
企業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從而為企業帶來最大經濟效益,是每個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全面預算的編制涉及企業活動的方方面面,而企業活動離不開資源的配給與利用,因此就其本質而言,預算編制的過程,就是一種資源分配的過程。它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預算目標及方案時,必須著眼全局、把握市場動態,以企業戰略為導向,對有限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從中尋找最優資源組合。通過發揮資源協同效應,降低內外部交易成本,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
2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將全面預算與財務預算混同
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內部對“全面預算”的概念缺乏足夠認識或存在理解上的偏頗,致使其簡單地將全面預算與財務預算等同起來。存在上述錯誤觀念的企業內部人士認為,全面預算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全面預算是基于財務資源的預算,而恰恰是財務部門掌管著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源———資金,因此若要圍繞財務資源擬定預算,財務部門責無旁貸。然而,在看似正確的因果關系之下,他們卻忽視了這樣一個客觀事實:沒有業務支撐的預算僅僅是財務預算,而非全面預算;而脫離業務的財務預算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和一紙空文。因此,當企業將預算作為一個財務數據匯總工具,而非企業全面管理信息化平臺時,往往預示著其預算管理工作已偏離了本源。
2.2預算編制方法脫離實際
全面預算編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等。如何甄別不同預算編制方法的業務場景及適用條件,并從中選取一項或多項組合作為企業預算編制工具,是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一大難題。縱觀現實中的許多企業,在未充分考慮自身行業背景、業務領域、產品或服務特點及周期等因素的前提下,對其他企業現有預算編制模式及方法進行生搬硬套。或者企業為追求一勞永逸,簡化預算編制過程,在本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多變的情況下,仍然固守單一的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方法的僵化單一,將直接對全面預算的適用性和科學性產生不利影響。
2.3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不健全
績效評價即企業對內部各預算責任中心或責任人的預算執行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若企業設定的預算指標不合理或者績效考核方式不健全,將使預算管理工作事倍功半。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應當以完善的指標體系為基礎,但現實中部分企業仍未真正建立起科學的預算責任制度,權、責、利不明確、不統一,部門職責、崗位職責不明晰,預算執行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使預算管理的控制和監督職能難以有效發揮。此外,大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績效評價指標仍較為單一,還主要限于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而對諸如客戶滿意度、新產品研發等非財務指標重視不足,難以全面評價企業整體經營情況。
2.4缺乏預算信息系統支持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套自成體系的管理控制系統,從預算目標的設定、目標及任務的分解、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控制、反饋、考核,其所涉流程復雜、覆蓋面廣、信息量巨大。因此,針對全面預算管理上述特點,運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預算信息系統不失為提升預算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徑。而反觀當前大部分企業,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持,致使全面預算在編制、執行、控制、反饋等過程中,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經營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等相互割裂,難以有效整合。
3全面預算管理所存問題的應對之策
3.1認清全面預算本質,樹立正確預算觀念
全面預算涉及公司戰略和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其專業性強、對企業未來發展影響深遠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而非僅屬財務部的“部門事務”。董事會或其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企業管理層應當肩負起全面預算的頂層設計職責,審議全面預算方案、組織和協調預算工作開展、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跟蹤、監督和評價,通過及時修正預算執行偏差,確保企業預算目標的實現。此外,由于全面預算涉及企業全部資源和重要經濟活動,企業應確保所有員工了解自身所肩負的預算職責和與之對應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積極性,為企業預算目標及方案的落地獻計獻策。
3.2因地制宜,選擇適配的預算編制方法
根據企業所處行業、規模、組織結構、內外部環境、管理層信息需求等不同,選擇適宜的預算編制方法或方法組合,是決定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成敗的關鍵因素。在現實工作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優預算編制方法”,企業應當綜合考慮各種預算編制方法優劣及適用條件,并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例如,在生產運營部門的預算編制中采用彈性預算與滾動預算相結合的方法;在職能部門預算編制中采用固定預算方法;在采購預算中采用滾動預算方法等,實現預算編制方法的靈活組合。
3.3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考評體系,發揮預算激勵作用
企業在將戰略目標向下分解、落實后,需定期或不定期對各責任部門所肩負的經濟責任和任務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評。而全面預算作為在特定時期內指引企業發展方向的綱領性文件,為企業考核各級責任部門和員工的績效提供了依據及標桿。企業應當將預算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個責任部門,并確保其權、責、利統一。然后,按照預算目標設立相應的指標評價體系,選擇客觀、適宜的評價方法,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業績做出綜合判斷。在全面預算管理中,業績評價KPI指標不應僅僅局限于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而應當將難以從會計報告中直接獲取但對企業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非財務指標一并納入指標評價體系。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大量非財務指標更具前瞻性,且在管理中更容易被管理者與員工所理解和接受,從而起到更好的激勵作用。
3.4突破全面預算瓶頸,搭建預算信息化平臺
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有利于發揮企業信息資源集約優勢,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率和效果,是企業邁向精細化預算管理的必經之路。搭建預算管理信息化平臺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慮:首先,有助于企業實現預算編制、審批、調整、分析、反饋等自動化,加強預算編制過程的靈活性、預算編制方法的多樣性,借此大幅減少預算管理工作量,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其次,有助于與企業產銷存系統、費用報銷系統、資金計劃系統、財務系統等信息化子系統實現數據整合,加強預算管理的協同效應。最后,有助于企業業務流程標準化,強化管理層的控制能力,使全面預算管理更貼近企業實際情況。
4結論
綜上所述,為使全面預算管理真正成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升內部管理效能的利器,企業仍需在樹立正確的預算觀念、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預算編制方法、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搭建高效預算信息化平臺四個方面做出改進。唯此,才能使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真正獲益。
參考文獻:
[1]宋蘭.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8(34):79-80.
[2]宋水蓮.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措施[J].全國流通經濟,2018(36):49-50.
[3]陳今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8(34):109-110.
[4]朱彥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20(6).
作者:陶晶 單位: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