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正負效應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社會已經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微信的產生給現代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因為它具有龐大的用戶量,以及非常強的互動功能,從而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為適應新時代,我們對微信寄予了厚望,希望微信公眾平臺能為傳統的新聞品牌注入新的血液,使傳統新聞行業充滿活力。因而,許多傳統媒體都紛紛注冊成為微信公眾平臺的一名用戶。本文將從傳播學的方向出發,對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的正面與負面效益進行簡單剖析。
1微信公眾平臺中新聞傳播所產生的正效應
1.1微信公眾平臺給予新聞傳播更加便捷的推送渠道
因為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本身就能夠帶來大量的數據信息,所以過去傳統的新聞媒體便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更為便捷地對實時新聞信息進行更大范圍的收集、采納。微信公眾平臺的優點是反饋信息十分迅速、方便,而且節約錢財,并且種類多種多樣,從而使其較好地用于舉行一些大型的議題會議。除此以外,微信公眾平臺還對一些時效性高、社會性強的主題方面會議也十分適合。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不僅能夠對新聞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還能夠進一步地對新聞信息進行相應的跟進,以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佳的資源,使采訪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并且能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微信公眾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相對隱蔽的網絡環境,從而能夠確保用戶的隱私以及財產安全。
1.2微信公眾平臺將有利于新聞信息的推送
對于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傳播新聞的方式主要采用主動推送,這種方式使用戶利用率非常高。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互聯網給傳統的新聞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所以從事新聞傳播的工作人員希望可以通過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這種主動推送新聞信息的方式來沖破當前傳統新聞媒體所陷入的困境。并且,用戶還可以通過自動回復這一功能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新聞信息,從而使得自己在獲取和傳遞信息方面中都能夠十分便捷。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所具備的利用信息收發功能以及用戶使用率高這兩個優點,傳統媒體將其用來作為新聞媒體去開拓市場以及豐富自身資源的有效渠道[2]。
2微信公眾平臺中新聞傳播所產生的負效應
2.1有限的公眾平臺賬號訂閱量對新聞的傳播范圍產生阻礙
和傳統媒體的訂戶量一樣,微信公眾平臺用戶量也存在著停止增長或者下降的現象,對于用戶量較明顯的一些媒體來說,微信公眾的用戶其實就是從傳統媒體中的一部分忠實用戶轉移到新媒體上來的。因此,在具備較高關注度的微信公眾平臺新聞賬號中不會出現無限量上升的狀況。伴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好,其普及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微信公眾平臺的新聞媒體屬性以及其用戶的使用情況就會越來越明顯。這便使得人們對于傳統媒體的關注度日益下降,久而久之,即便傳統媒體使用了微信公眾號來進行革新,人們也會因為自己的喜愛以及習慣等多種因素而減少訂閱量。
2.2微信公眾平臺中的信息對朋友圈的傳播產生一定的干擾
一些傳播方式,如人際之間、大眾自媒體及專業媒體等的傳播在微信中會被合并起來,產生相互干擾的這種狀況,出現了損害專業化功能的問題。即使出現這些狀況,微信用戶也只能被迫使用這種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相結合的規則,給用戶帶來了很多垃圾信息,干擾了他們的生活,從而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微信公眾平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值得我們反思。通過研究發現,主要原因是它的運營成本以及門檻較低,從而使人們受到一些信息的干擾。因此,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并沒有達到很好的傳播效果[3]。
2.3微信公眾平臺中存在一些不良信息的傳播
微信公眾平臺相比于其他平臺具有更大的公信力、權威力和領導力等。因此,不法分子便利用了這些優勢,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一些不良信息,例如:假新聞觀點、某些謠言、詐騙信息等。如果人們不小心謹慎、仔細辨別,可能就會被不法分子所欺騙,造成感情、金錢等損失。
3分析在微信公眾平臺中新聞傳播產生正負效應的原因
3.1微信公眾平臺中新聞傳播的正效應原因
3.1.1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性利于推送和采集新聞信息
微信公眾平臺相比傳統的傳播媒體來說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性可以自動將新聞傳播給微信用戶,并能夠根據用戶個人的喜好推送某類相關新聞。這樣的方式不僅節約了制作成本,提高了新聞傳播效率,還有利于新聞媒體收集大量的有關新聞信息以及獲取用戶反饋信息。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性使新聞媒體變得更加人性化,增加了人們對于新聞媒體的好感度,從而提高了品牌在大眾中的忠誠度。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性有助于推送和采集新聞信息。
3.1.2專業信息的傳播能夠提高新聞傳播的精確性
隨著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人群越來越多,微信的制作公司在我國互聯網中具有壟斷性,也正因為使用人群數量的增加,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新聞信息類別便具有了多元化、專門化、專業化等特性。微信公眾平臺有利于新聞媒體對用戶人群的分類,因此,某些適合少數人群的新聞媒體就更適合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一些專業新聞信息。
3.1.3微信公眾平臺沒有時空限制利于新聞信息的實時傳播
對于新聞信息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實時性,而微信公眾平臺就為新聞媒體提供了一個快速、便捷的傳播途徑,微信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閱讀到新聞媒體的新聞信息,實現了新聞信息的收發同步。不論是對新聞媒體還是對于微信用戶都能夠沒有時空限制地傳播或閱讀新聞信息。
3.2微信公眾平臺中新聞傳播的負效應原因
3.2.1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方式不利于新聞信息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
微信公眾平臺對于訂閱者能夠接受新聞信息的數量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用戶和微信公眾平臺兩者之間只能進行交換信息卻不能直接進行交流。如果微信用戶把新聞信息轉發到朋友圈,那這條新聞信息只能被已經關注的好友看到,并且能夠進行評論、回復的也就只能是彼此相互的共同好友。因此這種傳播新聞信息的方式并不利于新聞信息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也不符合新聞信息大規模傳播的需求。
3.2.2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缺少對新聞信息的管控能力
在微信公眾平臺中,對于新聞媒體所傳播的新聞信息內容的管控力度較小,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進行新聞信息傳播,這就造成了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新聞信息可能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微信公眾平臺中不具備有較高新聞素養、專業知識的管理編輯來管控傳播的新聞信息,并且在傳播渠道方面也缺少管控。在微信公眾平臺中對于信息的傳播渠道是處于半私密狀態的,這也加大了對其的監督、管理以及信息來源追查的難度,使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傳播不良信息的渠道和手段。
4結語
通過以上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結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與新聞的大規模傳播之間不成正比,而且對于新聞傳播渠道的控制把握力度不強,使得新聞信息的品質良莠不齊,會出現一些垃圾信息,影響用戶的使用度,給用戶的使用帶來消極影響,而且管理方式比較單一、互動功能也不強、數據統計功能不完善等等一系列因素,也使其不能夠滿足新聞傳播中所需要的一些專業要求,微信公眾平臺僅僅是在新媒體的一項新聞傳播渠道的補充,并不能夠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林茂申.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機制及治理探究——基于微信與微博的比較分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11):50-54.
[2]易奇志,承天蒙.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正負效應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59-163,168.
[3]艾媒網.2013中國微信公眾平臺用戶研究報告[EB/OL].(2013-05-20)[2015-08-12].
作者:樊闊 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