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問題和對策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問題和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問題和對策探析

    [摘要]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當前,我國實體經濟面臨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特別是受肺炎疫情影響,在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文章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對新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對策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討,以期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實體經濟;產業鏈

    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振興實體經濟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意義。本文將深入分析本區實體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推動區域實體經濟發展。

    1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分析

    11傳統要素優勢正逐步減弱

    一是用地成本上升。近年來,廈門市翔安區工業用地和經營性用地成本越來越高,特別是在2015年之后,土地成本顯著增加,無論是工業用地還是經營性用地成本都大幅度提升。二是勞動力成本費用上升。企業運營成本上升是當前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增加,特別是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三是融資難。金融機構的“惜貸、恐貸、拒貸”,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普通存在資金短缺現象。而民間貸款不但成本高而且風險大。

    12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由于研發前期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小企業無力承擔創新性研發投入的不確定性風險,中大型企業求穩不求新,缺少變革進取的雄心。產業集聚效應較差,集群綜合實力不強,不利于中小企業協作發展。同時,廈門市翔安區缺乏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新的中介和協作網絡,缺乏應有的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的共享云,更沒有建立起向中小企業開放的共用共享的技術開發中心。

    13產業發展存在瓶頸

    廈門市翔安區既有勞動密集型企業,又有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廈門市翔安區傳統產業走的是粗放型發展道路,內部結構層次相對低下,組織結構水平較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不足,增長的資源和環境代價較大。

    14平臺建設滯后

    產業園區在探索新型工業化和集聚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區信息化建設仍然滯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滯后,還處于“小、零、缺、散”的局面,專業化層次較低,集聚效應較差。

    15產業鏈亟待整合

    傳統產業集群的“低端鎖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高端不足”是我區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普遍和最突出的問題。

    2解決問題的對策

    21重塑產業發展思路

    第一,做強做優做大主導產業。一是加強區域協作和企業間協作,突出產業鏈上的垂直分工,大力培育跨區域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尤其是區域內相關的配套項目,以形成布局合理、差異發展的生產體系;二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項目落地、資金流入和人才匯集,把招商重點放在光電、電子信息、電子商務類等國際知名企業、央企和國內實力民企上;三是著力打造“政府、企業、社區、產業工人”四位一體的創新型高新技術產業社區,提升平臺聚集功能,推動大項目投產達產。第二,扶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是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創新驅動,在重點領域尋求突破,盡快打造上、中、下游密切銜接、配套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二是根據現有產業政策與工業布局調整,積極開展定位招商和產業鏈招商,著力引進一批能夠彌補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項目和具備高成長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三是加快新產業布局,密切跟蹤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展,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探索企業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協作,為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第三,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一是鼓勵我區企業構建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設和完善典型企業及行業的生產制造信息管理系統與云制造平臺,強化生產制造基礎數據收集,形成對產品實現過程的可追溯有效監控;二是深入開展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行動,推動基于互聯網的全流程生產協同和綜合集成。通過龍頭企業的培育、重點項目引入和工業電商轉型,引導企業以互聯網為媒介,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云制造等新制造模式,推動工業互聯網行業協同平臺建設。

    22產業規劃、產業鏈整合與企業重組

    第一,加大產業鏈整合。針對我區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做好重點招商,特別是差異化發展項目。加強產業鏈條上下游的配套協作,促進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整合,在產業集聚的基礎上形成企業集群,使產業鏈條沿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延伸。特別是加快促進上游產業鏈的本地化,以提升上游企業的合作層次與緊密度,以便更好地應對多變的市場需求。第二,推進企業重組。充分發揮工業投資對中長期穩增長調結構的帶動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推進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融合發展,加快企業債權、股權重組,推動區內外意向企業開展資產重組對接,對破產企業實行兼并重組,盤活閑置地塊、廠房和設備,加快投建投產進度,儲備產能和釋放產能。

    23強化資金和政策扶持

    第一,強化資金扶持。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打破以往政府在創新推動和資金投入的單一格局,通過設立“基金小鎮”產業引導資金,吸引民間資金投入,完善全民參與、成果共享的投入支撐和受益分配體系。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為中小企業提供實質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協調銀行及大型擔保公司,增加銀行向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簡化貸款程序。根據“雙創人才”認定標準,提供創業扶持基金、科技貸款貼息和創業場所扶持。第二,完善和落實稅收支持政策。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實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重點抓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技術交易市場免稅等激勵創新政策落實,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第三,用好用活各類融資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到主板、創業板上市直接融資,或到“新三板”掛牌交易。支持企業到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鼓勵銀行機構組建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為創新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金融服務。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推進組建政策性擔保公司,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為初創期、成長期的企業提供新型金融服務。規范和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鼓勵發展“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

    24激勵技術創新

    第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設立科研成果應用化、實體化、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育成中心+加速器+產業基地”創新創業體系建設。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適時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工程,鼓勵大企業、龍頭企業建立創新研發平臺。加大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特別是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建設發展,讓優質項目及時投產增效。鼓勵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成立產業技術合作平臺,集合業內頂尖專家,聯合攻關,為有關產品生產制定原料標準和檢測標準,同時引入更精細的流程管控、更先進的智能裝備,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的質量管控體系覆蓋生產全過程,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和標準水平。第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制造企業增強創新研發力量,針對制造企業加大對科研設備投入和創新團隊建設,給予重點扶持和培育,將一批依托實業設立和運營的國家、省、市級科研機構作為引領創新發展的主引擎。依托骨干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和成果中試轉化,發展以企業主導、產學研用互動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科研生產聯合體,支持聯盟成員構建專利池、制定技術標準等,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第三,構建開放互動的創新網絡。鼓勵各創新主體聯合攻關產業鏈中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共贏共享,大力促進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以光電、電子信息、食品加工、輕工紡織、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為重點,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扶持創新型企業。第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業。健全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拓寬知識產權服務業鏈條,大力發展技術交易市場,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利用水平,使之順利轉化為現實的經濟效益。

    25培育高新企業

    第一,依托現有優勢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具有技術創新優勢的企業和產業集聚。完善創新創業體系,推進先行先試,實施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行動計劃,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步伐,培育一批體制機制健全、市場活力大、輻射帶動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極。第二,認真貫徹落實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股權獎勵等激勵企業創新投入的優惠政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創造新技術、新業態和提供新供給的生力軍。第三,融合“互聯網+”、智能制造技術,推動產業技術向高端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加快信息技術向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滲透,實現向智能化制造轉變。

    3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效益下滑等問題凸顯。要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主題,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主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著力點,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白晉博關于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研究———學習貫徹黨的屆五中全會精神[J].理論建設,2020,36(6).

    [2]劉敏樓,宗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理論探討與中國實踐[J].新疆社會科學,2020(5).

    作者:許思紅 單位:廈門市翔安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作委員會 廈門市翔安區區直機關后勤保障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www|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