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慕課室內設計網絡課程的開發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慕課的一案到底的《室內設計》網絡課程的開發是為了使學生更全面系統地學習室內設計知識,增強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慕課;《室內設計》;網絡課程
1MOOC在國內的所面臨的挑戰發展
目前,MOOC課程只是少數專業的少數課程,并未形成專業課程體系。這些少量課程的改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學,但是卻可以讓大學重新找到適應信息時展的道路,也會促使大學思考自己存在的特色和價值,思考新的業務模型、新的合作與伙伴關系。未來的高等教育將更加重視合作、交流、網絡化教學和學生的同伴互助,更加重視所培養的學生將具備什么樣的能力,而不只是知道哪些知識,也需要考慮具有工業化特質的教學流程分解和角色分工對于大學教學質量和成本控制的影響。無論是大學,還是教授,面對因信息技術發展而帶來的“顛覆性創新”,都要不斷的創新與時俱進。
2室內設計課程的現狀和解決方法
高職教育培養模式形式多樣,但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一致的,人才培養的核心在于課程建設。室內設計專業的課程建設影響著室內裝飾應用人才培養的質量。本門課程從室內設計從業人員崗位能力需求出發,針對室內裝飾行業背景和室內設計教學現狀進行剖析,試對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學到社會生產,從實訓、實習到就業方面緊密結合進行探討,以適應高職院校所提出的“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目標。
3室內設計課程的網絡教學的目的
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順應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為了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我院教師積極投身于空間建設中。作為室內設計專業的任課教師,深深感到“空間教學”這一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及對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挑戰。隨著空間網絡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職業院校的教學方式從傳統的課堂教學過渡到以空間為支撐的新型教學模式,空間作為一種操作簡便交互性強的網絡平臺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課程教學中,目前主要利用“世界大學城”的教學優勢有效地整合網絡教育資源,使之與《室內設計》課程教學相融合,最終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4室內設計課程的題庫資源的優勢
題庫應用系統是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實現學習效果的評價與反饋,為此在設計題庫應用系統中應該按照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遠程學習理論,融入學生對網上作業的反饋、教師對學員作業的個別評析,以便能夠合理使用題庫資源。目前室內設計課程的題庫資源較少,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加深對知識點的進一步認知和理解。對于知識點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加深印象,同時進一步消化吸收,進而轉為己用。而慕課能解決這一現狀。慕課具有規模大、打破時空限制、開放程度高、可重復、強調學習的體驗和互動等基本特點,其核心在于強調一個“學”字,即學生的學習。這些特點從根本上挑戰了以往強調“授”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反映的是以“學”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其次,精巧的課程設計使照本宣科和滿堂灌將無立足之地。與學生的學習自主權不斷加強相伴而來的是要求教師授課水平不斷提高。慕課對教師授課水平的要求在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兩個方面均有表現。①就授課內容而言,課程內容必須要滿足學生的需要或興趣。這就要求教學內容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②在錘煉了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改革授課的形式。起碼來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佳注意力時長一般在10min左右,而不是現行課堂的40min甚至50min。再次,慕課撼動現行的教學評價方式,倒逼大學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就慕課的教學價值取向而論,以“學”字為根本的價值取向從表面上看是在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的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教學評價的話語權,但其深層含義是要求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轉變高校的管理理念。最后,慕課使高校人才交流與競爭更頻繁激烈。教師和學生都是高校內的人才,慕課全新的形式和革命性的教學價值取向將會導致高校內人才交流和人才競爭變得頻繁。這種變化將會表現在師生關系、師師關系和生生關系方面。
5課程案例描述及選取的理由
以某樓盤的家居空間和某商業街的公共空間室內設計案例群為案例教學。整個室內設計案例的步驟是:①設計準備;②概念設計;③方案設計;④施工圖設計;⑤設計成果提交。通過這些公共空間案例群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室內設計方案制作的基本流程及做出一套好的室內設計方案所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能讓學生很好的認識室內設計的基本概念。案例群的專業知識涵蓋面廣,案例能舉一反三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群的學習,達到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專業相關實際問題,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觸類旁通。案例群的選取有利于學生認識和了解室內設計師這個崗位對就職者職業素養的要求,明確了以后作為室內設計師的定位。
參考文獻
[1]鄭曙陽.綠色設計之路———室內設計面向未來的唯一選擇[J].建筑創作,2002(10).
[2]張世禮.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研究散記[J].中國室內,2001,4(3).
[3]鄭曙陽.室內設計資料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4]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汪淼湘 單位: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