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內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各種生理、行為以及生活方式上的改變,將會使老年人產生不安、恐懼等心理癥狀,從而不利于老年人的正常生活。a.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表現。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生理衰老是隨年齡自然增長而產生的生理機能和各種環境適應能力的逐漸減退。最先表現為感知能力的衰退,例如,視覺和聽覺障礙;神經系統功能退化,主要表現為思考能力降低,記憶力衰退,認知信息能力減弱等;肌肉及骨骼系統靈活程度下降;機體新陳代謝減慢,體內分泌減少,對環境中溫度、濕度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退化。各種生理功能的下降,同時增加了老年人的發病率,使老年人常會患有各種慢性疾病。b.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表現。老年人的各種生理變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心理上的變化。諸如經常性的孤單和空虛;各種急躁、抑郁、多疑等情緒也影響著他們的起居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決定著其生理衰退的速度,這種心理機制特征揭示了老年人更深層次的需求,也更進一步要求人們為其營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c.老年人的行為活動特征表現。老年人的行為特征,有著較其他年齡段人群相區分的獨特模式。在人類老齡化的生命階段,老年人的社會地位和人際關系都急劇萎縮。其社會化的目標主要是與同輩老人來往或結識新朋友以維持其地位及關系。其行為更容易產生對環境的依賴,但這種依賴較之年輕人緩慢,他們更容易與其價值觀和信念相似的同齡人相處。依據老年人群的行為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集居化建筑設計,可以增加其交往和交流的機會,降低由于獨特的行為特點帶來的各種行為障礙,提高其生活質量。
集居化老年建筑形式是一種專供老人集中居住的專用住宅,是一種居家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模式,是要努力建立一種類似于中國傳統家庭養老的社區關懷機制和高水平的社會化服務社區,要在硬件和軟件上盡可能滿足各層次老人的不同需要。集居化養老住宅在美國被稱為“有活力的成人社區(AACS)”,又被稱為空巢者的發展,它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種獨特的、以老年人為主導的居住環境。這種集居化養老社區可以為空巢居住者和一些退休人士提供多種可選擇的生活模式,例如,創設無障礙步行網絡、發展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增加文娛和社交機會等,使居住者有家一樣的感覺。社區內的所有設施和策劃項目都會是專門針對特定年齡段的老年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而設計的,使參與者更加無憂無慮的生活,并使其能夠從事主動的健身、娛樂活動、享有繼續受教育的機會等。集居化養老建筑的建造是建立在人類老齡化過程的各種行為、生理、心理變化的基礎上以及老年人的運動障礙和局限性上,其目的是盡可能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利于補償正常老化與癡呆相關的智力退化的最優化物質環境。
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室內空間設計的基本原則
1)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內空間設計應以人為本。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對室內空間設計的要求會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種衰退就需要有更多的輔助設施來增強他們的行為能力。由于年老而產生的寂寞和孤獨感等心理特征則需要利用室內照明設施和室內環境的配色來緩解。養老建筑室內空間環境中的各種設計,都要依據老年人個人發展的方方面面來進行,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集居化養老建筑設計中,所有設施必須是有針對性的適老化設計,最終目的就是要營造一個舒適的室內空間,建立一種有持續性生活輔助的居住環境。因此,室內空間設計就要考慮到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習慣、社會交往活動以及文體娛樂等生活的各方面,要把老年人看成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關注的因素,最后還要借鑒老年人研究領域的其他方面知識以開展專門性的設計原則研究。
2)注重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室內空間的安全性設計。a.針對身體機能衰退進行的安全性設計。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衰退,對環境的安全需求感增強,因此,安全性就成為了養老建筑室內空間設計的基本保障。老年人心理老化與生理老化兩方面的影響導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因此,在養老建筑室內設計中的安全性原則不僅要針對老年人生理狀況,而且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心理狀況,合理組織空間關系,給予室內安全感的同時也能夠改善老年人的孤獨感與危機感。b.針對視覺衰退進行的安全性設計。老年人視覺上的衰退導致其對障礙物的識別能力下降,因此室內空間設計要盡可能做到視覺上的無障礙設計,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間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鍵開關,加大字體,提高背景與文字的對比度,幫助老人識別與判斷,從而提高安全度。c.針對聽覺衰退進行的安全性設計。老年人聽覺退化引發的聽不清或聽不到,會對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險。如:聽不到煮飯、燒水的聲音,甚至報警的聲音,則可能使老年人發生危險。對于獨居老人而言,聽覺能力的下降帶來的危險性會更大。針對老年人的聽力特征,在進行設計時,可利用其他感官來彌補聽覺障礙,如:增加燈光提示、采用有視覺信號的報警裝置等,確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圍環境的狀況,保障其安全。d.針對觸覺衰退進行的安全性設計。老年人觸覺的衰退也會導致老年人對冷熱變得不敏感,對物體表面靈敏反應度降低,不能真實識別物體特征等。在室內空間界面布局上,宜根據老年人觸覺衰退特點,對室內界面進行表面處理,其界面的材質選用及造型設計應做特殊處理。室內生活空間的界面應手感溫潤,無冷硬感,例如可選用透氣性較好的天然材質為主的壁紙;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軟包,既溫馨又能增加觸覺感,同時也降低了安全隱患。
3)強調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室內空間的可達性設計。空間的可達性設計是空間環境能夠很好被利用的先決條件之一,室內空間之間應盡量保持順暢,在室內各個空間之間形成“回游動線”,避免過于曲折復雜的交通路線,同時室內走道兩側的家具和墻體上要避免出現形體銳利的凸出物和掛件,地面上低矮物品如腳凳、箱子等不要放在交通路線上,同時增加各個室內之間的開口數量并對其位置進行巧妙調整,以增進視線及聲音的聯系,從而降低老年人發生意外的幾率。
集居化養老建筑模式下室內空間設計的方法
1)門廳設計。門廳位于住宅的第一位置,雖然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它是聯系住宅室內外的通道,也是老人外出或回家時準備的區域,空間安排應緊湊有序,保證老人的通行順暢、安全。考慮到老人行動緩慢的使用需求,門廳宜取進深小而開敞的空間設計,使門廳能與起居室等公共空間保持通暢的視線聯系,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且給乘坐輪椅的老人留出輪椅通行及回轉的空間,以利于老人的行動安全;門廳處最好是自然采光,不宜在一進門的正對面設置采光窗,避免入射角較低的光線直射入人眼,造成刺眼眩暈,確保行動的安全方便;門廳家具布局宜依據老人行為活動程序合理布局,以助于老人形成固定的行為程序;門廳空間應具備靈活改造的條件,提高其適應性,可以依據行為需要來改變空間,如老人行動自如時,可以用輕質隔墻、隔斷或家具來圍合成穩定的門廳空間,當老人乘坐輪椅時,可以拆除或改建隔墻;門廳地面材質表面不宜有過大的凹凸,應易于清潔,應耐污、防水、防滑、防水等。
2)活動室設計。活動室是老年人進行交流、休閑健身、待客等活動的主要場所。設計時,應迎合老人的心理需求和活動能力,營造開敞明快、親切溫馨的氛圍,更要輕松愉悅、富有情趣,并保持適當的信息刺激,使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保持良好的情緒。活動室要有良好的日照和光照度,以便于老人看報紙、打電話等;活動室自身的進深和開間要有良好的比例,過大的活動室容易造成坐席之間相隔太遠,妨礙老人之間的相互溝通,難以營造親切溫馨的氣氛;活動室宜布置在建筑的中心位置,使老人從活動室到達其他空間都比較近,方便活動;活動室家具應注重實用的靈活性、安全性、舒適性;活動室地面材質應防滑、耐磨、容易清潔、有舒適感。
3)臥室設計。臥室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場所,除了承擔老人常規的睡眠功能外,往往還會進行其他活動,如閱讀報紙、看電視、上網等。相對于一般人老年人更注重臥室的私密性,老年人更需要完全性和舒適性。臥室面積不宜過大,大多數老人傾向于15m2左右的臥室面積。這樣的臥室面積既有足夠的空間滿足老年人日常修養活動,又不會過于空曠而使老年人產生孤獨感和不安全感;老年人在臥室中停留的時間比普通人長,因此臥室內應有充足的陽光,良好的朝向;老年人臥室最好有專屬衛生間的設置,可以為老人帶來較高的便捷性;老人在臥室中除了午休和睡眠之外,還會進行其他活動,臥室還承擔了書房、興趣室等多種功能,所以書房的設置有助于對噪聲的回避,也是臥室中對靜態空間的需求。
4)衛生間設計。衛生間是養老建筑室內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間,也是室內最容易發生危險事故的場所,老年人如廁、入浴時發生跌倒、摔傷等事件頻率很高。在設計時應認真考慮,為老人提供一個安全、方便的衛生間環境。老年人衛生間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過大會使各個設備之間的行走路線變長,行動過程中無處扶靠,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過小通行較為局促,容易造成磕碰;老年人衛生間應特別注意干濕分區,如未作特別處理,老人在衛生間內十分容易滑倒。干濕分區通常做法可將淋浴間和浴缸臨近布置,使濕區集中,并盡量將濕區設置在衛生間內側,干區靠近門口;衛生間內要特別重視安全防護,座便器旁邊需設置扶手,輔助老人起坐動作。門宜選擇推拉門和外開門,便于緊急情況下救助人員能夠進入施救;地面應選用防水、防滑材質,避免老人進入時滑倒;為了能夠適應老年人不同階段身體狀況的使用需求,衛生間空間大小、設備安裝位置等應便于靈活改造;為了獲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風,老年人的衛生間最好直接對外開窗。
結語
在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狀態下,老年人越來越需要特殊關注。一個合理的老年建筑將是提高老年人養老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居住環境研究領域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有生理學上的,心理學上的,行為學上的,社會學上的等。老年建筑設計并不能局限于機械地執行相關設計規范的規定,必須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貫徹始終,重視每一個細節的精細化設計,為老年人創造適居性的室內空間,使老年人在居室內既能舒適、安全地生活,又能夠建立起與外界溝通的能力,最終推動老年建筑的開發和建設。(本文作者:萬輝、王曉麗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