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遼寧商貿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解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構建與崗位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遼寧商貿職業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通過網絡、電話及走訪畢業生工作單位進行調研,結果顯示本校高職營銷專業仍需進一步在專業培養目標、課程建設、師資及實訓等方面改進提高。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建設
當前,勞動力市場對于營銷人才體現供需兩旺態勢,但供求一直無法平衡,究其原因在于真正契合企業要求的營銷人才非常稀缺。因此,遼寧商貿職業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調研,以期通過本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滿足社會需求。
一、市場營銷行業發展現狀
(一)市場營銷供需現狀
1.社會急需大量的市場營銷人才根據人事部信息顯示,2016年前三個月市場營銷專業在全國人才供求榜招聘排第一位,求職位列第二位,而高級營銷類管理崗位,諸如營銷總監、經理等更被列入國家緊缺人才管理系統。2016年第一季度,沈陽推銷展銷人員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2:1,位列前三名。2.市場營銷專業人才供給增加市場對營銷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造成大部分綜合類高職院校都開設市場營銷專業。同時,由于營銷涉及各行業企業,需要各種能力,而銷售技能可以靠經驗積累獲得,因此,各類非專業人員進入這一行業,并憑借努力勞動獲得較大的回報,這些因素導致市場營銷人員連年供給不斷增加,這給剛畢業的本專業學生造成了就業壓力,市場底層銷售人員的薪資較低,崗位競爭激烈。3.急需復合型營銷人才在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下,具有行業從業經驗同時具有完備營銷專業領域知識的高級策劃、管理人才是企業迫切需求的。對于營銷專業人才來說,成為懂技術又會管理,熟悉國內外市場的復合型人才是未來發展方向。據《沈陽市2016年中高級人才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在全市被調查的408家用人單位中,中高級人才需求總數為4542人,其中市場營銷專業排名第一。
(二)市場營銷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1.工資收入近年來,每年遼寧省內就業的畢業生2/3集中在沈陽和大連,其他12個城市只占1/3,職友集網站(www.jobui.com/)一年內332份樣本顯示,沈陽市場營銷相關職位收入平均4690元,大連248份樣本顯示市場營銷相關職位收入平均5180元。2.學歷要求據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數據顯示,14年3季度用人單位對大專學歷需求占全部學歷層次37.96%,15年3季度這一比例提升至42.46%,環比增加2.39%,同比增加4.50%。3.能力要求在對四十余家學生就職單位調研中發現,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九成企業注重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并重,在相同條件下,86.4%的企業會優先考慮有實踐工作經歷的學生,企業在招聘中最看重的四個因素分別是技能水平、社會實踐、溝通能力、敬業精神等,而高職畢業生主要的優勢在于可以從事基層工作、實際操作能力強等方面,對于本專業畢業生,企業較為看重溝通、團隊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此外,企業還希望加強學生愛崗敬業、服務意識、職業道德、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等職業素質的培養。
(三)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企業招聘渠道多采用校園(56.80%)、人才市場(47.70%)、網絡(63.60%)及員工推薦(47.70%)等形式。因此,學校應與企業加強聯系,增加校園招聘力度,同時,學院應利用校園網站加強與企業、兄弟院校鏈接,更多關注并網絡招聘信息,借助往屆畢業生關系網,加強員工推薦等招聘方式的利用。
二、遼寧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分布
1.遼寧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點分布情況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和人才培養狀態數據庫,遼寧有46所高職院校,有29所院校開設市場營銷或與營銷工作相關的專業,其中,民辦院校6所,遼寧省國家示范、省級示范及骨干院校共計10所,占比34.5%。29所院校多分布在大連及沈陽,占比48%。
2.遼寧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招生情況
根據近三年遼寧各院校網絡公布招生計劃顯示,2014年全省市場營銷(含獸藥生產與銷售、汽車營銷與服務、珠寶鑒定與營銷)計劃招生數為3482人,2015年計劃招生數為3479人。除了遼寧廣告學院、遼寧冶金職業技術學院(15年開始招生20人)以外.
3.遼寧商貿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建設存在問題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近年來專業招生人數都在80余人,招生計劃及報道人數基本相符,就業率一直九成以上,說明目前市場營銷專業基本符合市場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1)缺乏對企業人才需求動態的深入了解。這次調研發現專業建設較多關注于在校學生的人才培養,忽視對畢業生的跟蹤考察,缺乏對人才需求持續性調查,不能敏銳發現行業、企業崗位需求及發展趨勢的變化,導致專業制定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落后于市場需求,畢業生能力與崗位要求不匹配,降低畢業生就業競爭力。(2)教學環節存在問題。教材主要根據課標由任課教師決定,主觀隨意性大,導致不同任課教師授課內容及效果不一。由于缺乏與兄弟院校溝通,教師科研投入不夠,自費出版經費不足等原因,實訓課程教材編寫工作滯后,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在教學環節中,雖有課標為依托,但教學中偏重理論教學,講練結合不緊密,學生實踐技能水平較低。(3)產學研結合和實訓基地建設問題。由于在學生組織、時間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障礙,實訓難以有效開展。學院內部和外部實訓基地雖有大量投入,但由于行業企業人員不能參與培養全程導致預期效果無法實現。
三、市場營銷專業建設建議
根據調研發現,目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育與企業、社會需求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造成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雖高,但多處于低層次、低收入、高流動率的崗位,需要進一步提升本畢業生與崗位的契合度、適應性。(一)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加強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建立行業、企業營銷人才需求動態檔案,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注重高職特色,加強職業素養培養,提升專業技能。
1.人才培養應兼顧高職特色與企業需求
遵從高職定位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區別于本科院校的不同之處。但從企業需求及崗位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復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面對低端競爭激烈、能力強的畢業生遭遇升遷瓶頸等問題,在專業人才培養及課程建設中應適當將企業需求、學生個性專長、職業生涯發展綜合考量,增加能力晉升類課程內容。
2.畢業生除具備專業技能外,更需具備優良的職業素養
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涉及銷售類、市場類、策劃類、服務類等崗位群,崗位級別從銷售員到銷售經理,行業、崗位跨度大,只要畢業生踏實肯干,善于學習,基本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能否有機會升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取決于畢業生是否具備優秀的職業素質,諸如敬業、團隊合作、服務意識等職業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僅為個體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也會吸引更多企業與培養院校合作。
3.專業課學習與社會實踐并重
企業對營銷專業學生技能要求較高,學生在學校期間可以通過學習考取與專業匹配的職業資格證書,達到初級、中級營銷員水平,在企業招聘環節中,企業往往更多關注從業人員的工作經驗、畢業生的社會實踐經驗等方面,因此在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應該加強與企業、社會貼合度,通過頂崗實習等社會實踐切實提高自身技能。(二)強化課程建設由于營銷專業面向崗位多種多樣,需要技能更為寬泛,加之市場對于高級營銷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在課程設置環節,應基于“寬基礎”來增加學生知識面,為了更好地與崗位對接,在基礎課程授課環節可以考慮如下調整:計算機偏重對辦公軟件操作訓練,使后續課程中能熟練運用相關軟件完成相關任務;英語偏重簡單對話、專業英語訓練,使學生能簡單交流,了解基本專業術語;思品法律等側重學生敬業精神等職業素養的訓練與培養;體育應更多采用拓展訓練的形式,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也為畢業生日后帶領自己團隊提供寶貴的團隊建設管理經驗。除現有課程設置外,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專業能力提升需求,還可以通過分類的選修課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相關技能。可以考慮開設專業縱深發展所需的汽車、房產、會展營銷類課程;也可從專業拓寬發展領域開設金融、文秘類課程;還可從自主創業方面開設商業運營、創業類課程,以加強學生對未來崗位適應能力,提升初次就業率。(三)提升師資力量及實訓條件(1)加大教師培訓培養,提升教師實踐技能,通過開展競賽、研討等形式,將最新營銷發展動態、新理念、新知識引入課堂,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及水平;加強與兄弟院校合作,合力開發課程培養方案、實訓教材等;與行業、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建立符合企業需求的教學計劃;健全試卷評價與課堂獎懲機制。圍繞專業建設、課程優化積極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性循環。(2)在實訓環節上,可以從幾方面抓:一方面,在硬件設施上,進一步加強實訓室的建設,引進模擬仿真訓練軟件,資金上除了自籌資金外,可以與行業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實踐基地,承擔課程實訓及企業入職員工培訓任務,如果條件成熟,可以通過投資創建相關公司,將實訓、培訓、創新創業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白琳.關于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狀況研究[J].科技論壇,2016(7).
[2]杜穎,王瑩.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4).
[3]韓冰.沈陽2016年中高級人才需求調查報告出爐[EB/OL].
作者:劉海波 單位:遼寧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