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稻鰍共生田水稻生產管理技術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稻鰍共生田水稻生產管理技術要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稻鰍共生田水稻生產管理技術要點

    稻鰍共生養殖指在稻田中飼養泥鰍,構建復合型稻田管理模式。稻鰍共生田可實現綠色水稻生產,是一種新興的水稻生產模式。近幾年,荊州農業技術中心持續建設稻鰍共生示范基地,當地稻鰍種養規模不斷擴大,經多年試驗,水稻產量可達520kg/hm2,泥鰍養殖效益平均可達2800元/hm2,相比常規水稻種植增收達150%,肥料投入量降低30%,農藥使用量降低40%,綜合效益較高。

    1地塊及品種選擇

    應選擇水源充足、排灌便捷、水質無污染、符合無公害標準的地塊。稻田應具備保水性好、土壤肥沃、疏松等特點,最好是壤土及黏土。為了保證泥鰍正常生長,田塊最好集中連片,形成一定的養殖規模,單個田塊面積在3~5hm2為宜。為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可充分使用舊溝渠、溝塘、排水溝等資源。在泥鰍田中種植水稻,應結合市場需求、生長條件等,選擇耐肥力強、適應性好、抗倒伏、抗病蟲害性強的品種,最好是選擇當地農業部門主推的稻鰍共生水稻品種。

    2田間工程建設

    2.1開挖圍溝及田間溝

    提前做好整地工作,稻田選地完畢后需要開挖圍溝及田間溝,圍溝最好為環形,溝上口寬為2.5m、下田寬為1.5m,溝深為0.5m。田中間部位開挖“十”字間溝,間溝寬1m、深0.3m,溝面積占稻田面積的1/10即可。

    2.2田埂加固

    挖環溝的土壤可以用于田埂加高、加固、加寬,并層層夯實田埂。田埂相比田面高30cm,頂部寬0.7m。加固田埂時,每層泥土都要夯實處理,避免出現滲水,造成田埂坍塌。還應預留出2m以上的機耕道,以便后期機械作業。

    2.3防逃設施

    為了避免泥鰍逃出稻田,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石棉瓦等材料建造防逃設施,基部入土深度為0.2~0.3m,頂端高出埂面0.6m,相隔1.5m之后使用木樁及竹竿支撐固定,避免鼠類、蛇類等生物入侵。在稻田進水口及排水口部位用密集的鐵絲網做成欄柵,避免敵害生物進入以及防止泥鰍逃出稻田。

    2.4防鳥設施

    對于鳥害較為嚴重的區域,應設置天網,在環溝及稻田四周相隔4~6m插一根竹竿,也可以使用熱鍍鋅鋼管、澆筑水泥柱,樁體高度為2.5~3m。待到放入泥鰍苗后,將防鳥網圍上,避免大型鳥類侵襲。

    3栽植技術

    3.1培育壯秧

    稻鰍共生稻田插秧時,要求秧苗強壯、返青快、無病蟲害,最好是采用缽苗機或毯苗機插秧生產,秧池中禁止采用毒性較強的農藥。移栽前1~2d,應施加出嫁肥,噴灑1次高效農藥,做到壯秧帶肥、帶藥下田。

    3.2大田整地

    在移栽秧苗前1~2周進行田間整地工作。整地應配合施加底肥,相比常規稻田底肥無需施加過多,通常使用腐熟農家肥500kg/hm2,配合使用45%復合肥35kg/hm2。整地時,將稻田表面耙平,施加生石灰消毒,用量為40kg/hm2。

    3.3適時栽秧

    在6月上旬開始播秧,嚴格控制插秧密度,不得過密或過疏,最好采用中小苗潛水寬行種植模式。中苗株距為13cm、行距為33cm,每個種植穴種植4~5株苗,種植密度控制為7萬株/hm2;小苗株距為11cm、行距為30cm,每個種植穴種植4~5株苗,種植密度控制為8.5萬株/hm2。適當增加溝邊、田邊密度量,盡可能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保證水稻種植產量。

    4施肥技術

    4.1高效施肥

    施肥必須保證基肥量充足,后輔助追肥。肥料主選農家肥,輔助使用化肥,貫徹“頻施少施”原則。稻鰍共生田養殖模式可構建一個循環生態系統,泥鰍可以將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底棲生物、雜草作為食物,泥鰍的排泄物又是天然肥料,可被稻苗吸收利用,因此可減少人工施肥量,控制生產成本。施基肥時,確保能夠滿足水稻生長需求即可。插秧2~3周后,施加腐熟農家肥500kg/hm2,復合肥35kg/hm2用作底肥,將肥料和土壤攪拌均勻保證肥力。

    4.2追肥

    在秧苗返青之后,根據水稻生長情況追肥1次以促進分蘗,追肥以尿素為主,施加量為7.5kg/hm2,在有效分蘗臨界期前1個葉齡期,根據稻苗生長情況施加平衡肥,施加尿素量為2.5kg/hm2。在7~8月,可根據稻田秧苗生長情況適當追加1次促花肥,同時施加復合肥和尿素,復合肥用量為15kg/hm2,尿素施加量為5kg/hm2,不得采用高強化肥,如氨水、碳銨等,可能會造成泥鰍大批量死亡。

    5灌溉

    5.1保持水質

    稻鰍共生田一定要保證水深,水層不得低于溝面。養殖泥鰍時應定期加入新水,特別是在夏季高溫時段,適當加新水可以起到調節水溫的作用,避免泥鰍缺氧或曬死。若稻田水質較差,可以投入適量的微生物制劑、水質改良劑來改善水質。

    5.2控制水位

    在移栽及分蘗階段應控制水深,促進發根分蘗。在水稻孕育期可適當增加灌溉量以提高水深,水層高度在18cm左右即可,抽穗后干濕交替,保持水稻生長。

    5.3曬田

    為了保證泥鰍可以正常覓食,平時保持水深為5~10cm,擱田時采取短時間降水輕擱的方法,將水位降至露出田面即可,有助于空氣進入土壤中,陽光直射土壤時可起到透氣及殺菌作用,提升水稻根部活力。曬田之后應立即恢復水位,避免泥鰍密度過大影響正常生長。

    6病蟲草害防治

    在綠色稻鰍共生田養殖模式中,應盡可能少施或不施加化學農藥,若病蟲草害嚴重時,也應分批使用高效低毒的防治藥物,噴灑藥物時適當加深水位,噴頭朝上,避免直接噴灑到水面上。泥鰍有食草特性,無需噴灑除草劑。應以生態防治為主,輔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選擇抗病蟲害強的品種,通過降低氮肥量、合理擱田、中耕等措施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稻田可覆蓋無紡布,阻隔蟲害產卵,也可以設置殺蟲燈、粘蟲板等減少害蟲數量。生物農藥近些年價格持續走低,可以選擇靜岡霉素、蘇云金桿菌、春雷霉素等藥物進行無公害防治。綜上所述,稻鰍共生田綠色生產模式可以同時實現水稻種植及泥鰍養殖,在提升稻田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了病蟲害發病率及肥料施入量,綜合效益較高。在多年實踐研究中,稻鰍共生田生產模式優勢愈加明顯,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推動了當地水稻種植業的轉型。

    作者:曾華 單位: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區農技服務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97|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