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共享經濟下的大型儀器設備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共享經濟模式的優勢,將其應用于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研究,并參考中科院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的建設與發展歷程,從規范資源配置、加強組織構建、搭建共享平臺、建立激勵機制、營造共享文化等方面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建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互聯網技術進步,共享理念日益被推崇,更上升為國家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共享經濟已迅速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的指示精神,本文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共享經濟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影響,研究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方式,以期更好地提升高校投資效益。
1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即共同分享,與獨占相對。共享經濟包括三個基本要素:閑置資源、共享平臺和所有人的參與。共享經濟是指資源擁有者借助第三方創建的共享平臺,將閑置資源使用權有償的暫時轉讓給需求方。需求方付出資金,讓資源擁有者獲取回報。通過分享,實現資源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提升閑置資源的經濟效益[1]。共享經濟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使得大眾消費理念從“以買為主”逐漸轉變為“以租為主”,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因而共享平臺得以迅速吸納大量社會資源以及供求信息,使得供求雙方更自由的選擇。這也推進了制度的變革,提升了經濟運行的效益。共享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了存量資源的利用效率,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拓展了就業渠道。
2共享經濟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影響
大型儀器設備是指貨幣價格相對較高且對使用者要求專業化、技術精準度較高,或者具有較為嚴格使用條件要求的儀器設備,具有成本高、專業度高、精準性高、功能多的特點。大型儀器設備是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物質基礎,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保障。隨著國家對于本科教學重視度的逐年提高以及實驗教學的深化改革,本科生實驗課程、實驗項目也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大型儀器設備[2]。《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995.29億元,比上年增加479.87億元。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高校仍是以院系為單位單獨購置、使用大型儀器,共享程度低下,有數據表明我國高校大型儀器利用率不足25%。在需求日益增長但缺乏共享機制的情況下,勢必造成儀器的重復購置。共享經濟的本質是最大化利用有效資源,其根本在于借助共享經濟平臺,使得閑置資源實現協同消費、重復交易、高效利用,供需雙方的充分共享交流促使社會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共享經濟方式從理論上指導著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3]。高校通過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指導精神,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構建,建立管理制度,搭建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統籌管理現有設備,嚴格論證、合理布局新增設備,避免重復購置,杜絕浪費現象,同時加強開放共享,服務創新,打破校內院系壁壘,實現校內共享,同時加快推進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在保障本校教學科研基本需求的情況下有償對外部用戶開放共享,并提供專業化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切實提升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4]。
3共享經濟視域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平臺的構建
3.1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大型儀器配置規劃
共享經濟模式能夠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合理利用,避免重復投資的浪費問題,有利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由于當下國家財政撥款渠道多樣化,這就導致根據資金來源配置的大型儀器設備具有專屬性強的先天不足。因此,高校應當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精神,以開放、共享理念為指導,規劃大型儀器設備的配置[5]。大型儀器設備配置規劃要堅持從教學、科研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做好用戶需求分析梳理工作,以物盡其用為原則,開發已有設備的潛在功能,并通過開放共享,使其年開放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對于用戶提出的新需求,應全校統籌,從源頭上合理規劃,切實做好大型儀器設備配置的前期論證工作,論證購置的必要性、配置的合理性與先進性等,并充分調研儀器設備價格、性能、技術指標及適用學科范圍等相關信息[6]。對于10~100萬元的儀器設備,要求由擬購置院級單位組織專家論證;對于10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由學校組織專家論證。
3.2加強組織構建,建立管理制度
高校是本單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責任主體,身兼管理和使用的雙重職能,應成立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委員會,由主管校領導擔任主任,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委員,下設專管機構,明確其管理職能,統籌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制定本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施細則,并負責具體實施。針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學校應設立專項基金,用于大型儀器設備的維修、保養、功能開發、勞務支出、科研課題組獎勵等。此舉一方面保障了大型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調動了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也引導和鼓勵教師利用大型儀器設備進行科研和教學活動[7]。
3.3搭建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完善預約、評價和統計功能
運用信息化手段,采用B/S架構,搭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將頁面在“資產管理與實驗室建設處”網站上[8]。用戶可以在網上查詢所需設備的信息,包括:設備功能參數、預約情況、收費標準、校內分布情況、管理員信息等,通過在線預約的方式進行預約,預約完成后獲取門禁權限。實驗室開放全程有實時視頻監控及同步錄制,方便管理員查看實驗室情況,提升用戶的安全意識。一旦出現安全問題,也方便回看監控查找原因。使用完成后,用戶可以在線評價、提問以及建議,管理員回答后,形成FAQ(常見問題解答),至平臺供參閱[9]。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專管機構整合學校的大型設備資源,分類整理,優化配置,形成全面、規范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平臺具有以下功能模塊:設備查詢、設備預約、費用管理、運行控制、評價管理、統計報表等(見圖1)。另外,通過將平臺與學校財務系統對接,有效簡化財務手續的辦理以及費用的劃撥,提升工作效率。平臺的“統計報表”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生成各種統計圖表,幫助管理部門評估購置儀器設備的合理性,評價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工作的有效性,為核算技術管理人員設備維護和教師教學科研的工作量提供數據,為共享平臺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10]。
3.4建立激勵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大型儀器設備技術含量高,這就要求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水平,才能使其發揮最大效用。因而,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勢在必行。學校應從解決實驗技術人員的服務動力、服務能力、服務時間三個方面入手[11]。(1)服務動力:學校應該重視實驗技術人員的地位,從工資待遇、獎勵績效、職稱晉升等方面向其傾斜,評價指標應包含其年服務機時數、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參與情況、用戶評價等更貼近其實際工作的要素,而不是簡單的套用的數量以及科研參與的情況等指標。同時,應增設實驗系列正高級職稱,為高級實驗技術人才打通晉升通道,避免高水平人才因職稱晉升問題而轉向其他崗位[12]。(2)服務能力:學校應加強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購買大型儀器設備的短期駐場服務、組織參加廠家技術培訓、召開技術交流會等方式,帶動技術人員掌握大型儀器的常規使用、日常維護、簡單維修。同時,定期組織部門內部輪崗,保證每臺大型儀器設備對應有至少兩位較為精通的技術人員,一主一備,保障了設備長期穩定運行,更好的服務于教學科研[13]。(3)服務時間:學校應鼓勵實驗室技術人員跨學院參與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一方面可以緩解各學院實驗室忙閑不均的情況,更好地開發實驗技術人員的潛力。通過獎勵政策,兼職管理員在提升了技能的同時,也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科交流與融合,解決許多交叉學科問題[14]。
3.5加強宣傳力度,營造高校共享經濟文化氛圍
共享經濟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大眾對共享理念的接受程度。在美、英等共享理念盛行的發達國家,高校實驗室中的大型儀器設備全都實行專管共享,年利用率都達到了合理范圍內較高的水準。而國內高校的大型儀器設備大多分散在各院系,專管專用,利用率很低,有些設備還未發揮應有效用,就已因功能落后被淘汰,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高校應加強宣傳共享理念的力度,使師生自上而下轉變思想,提升共享意識,并制定相應優惠政策,鼓勵大型儀器設備加入共享大軍,形成良好的共享經濟校園文化氛圍[15]。
3.6提供社會化服務,加強校企合作
學校依照“推動科研儀器設備面向社會開放”的國家戰略,在保證滿足校內教學科研需求的情況下,面向企事業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在企業間的開放共享,江蘇省科技廳在2018~2020年期間先后了《江蘇省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補貼實施細則》及《江蘇省科技創新券試點方案》等,同時建立較為完整的研究服務平臺,提供共享補貼、資源檢索等全面的專業化服務。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提升了大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及效益,另一方面學校更加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結合市場導向,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4中科院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的建設與發展
中科院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建立公共技術支撐體系的探索,同時搭建科研儀器共享平臺,2009年實現了V1.0版本上線投入使用。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改進系統核心架構,系統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更加便捷,業務支持更加全面,業務配置更加靈活,用戶可以在移動端完成預約、審核等工作,同時支持數據遷移,財務結算。目前平臺已實現跨越城市完成共享。中科院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的不斷完善和成功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產出。對于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的建設和改進,提升高校投資效益,深化實驗室管理模式改革有著前瞻性的指導意義。
5結束語
我國共享經濟在各個領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已成為全球共享經濟創新者和引領者,高校作為先進技術及文化的引領者,應迅速加入共享經濟大軍,通過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的構建,提升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發揮投資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為實現創新型高校的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鄧雪靜.共享經濟的內涵及在中國的發展[J].電子商務,2017(5):36-37.
[2]趙玉茹,馮建躍,趙月琴.浙江省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現狀調研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0):255-258.
[3]蔡鷹.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1):234-237.
[4]梁宏.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建設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5-8.
[5]崔國印,黃剛,聶小鵬,等.基于共享經濟視角的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平臺構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2):274-276.
[6]肖俊生.大儀共享平臺的構建及效益最大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9):292-295.
[7]楊兵,陳麗萍.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8):266-268.
[8]羅剛,李云,凌冠華.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2):230-233.
[9]李春梅,何洪,程南璞,等.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2):83-88.
[10]宣瑛,雷建蘭,唐偉,等.大型儀器信息化共享管理系統的發展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2):275-278.
[11]王學寶,高紅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問題探討———淺談高校大型儀器管理類技術人才之培養[J].高教學刊,2017(8):4-6.
[12]馬傳峰,李蕾,王文君,等.基于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優質資源共享系統的平臺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3):1-4.
[13]武向俠,白楊.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250-253.
[14]楊淑慧,李金華,趙杭美,等.構建高校儀器設備共享管理系統信息生態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1):271-273.
[15]趙玉茹.共享經濟模式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9):343-347.
作者:郭盛 邱坤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