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連續性教學的工科專業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員,文章首先闡述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聯系與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以傳熱學和傳熱工程為例,分別從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兩方面探討了基于連續性教學的工科專業教學策略。
關鍵詞:連續性教學;專業基礎課;專業課
一、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聯系
專業基礎課是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學習專業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為之后的專業課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準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專業基礎課概念多、理論性強、分析層次多的特點,如果單純地教授概念理論知識,對學生來說就如同“空中樓閣”,通常會導致學生產生理解困難,學習興趣不足等問題[1]。而專業課的學習,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本專業的科學技術前沿和發展趨勢,培養分析解決專業范圍內相關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相對于專業基礎課來說,更加貼近于生產實際。但如果沒有專業基礎課的學習,積累扎實的理論基礎,學生對于專業課的學習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面,缺少必要的理論依據的支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所以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建立連續教學的體系和框架是十分有必要的[2]。
二、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育安排需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存在承上啟下的關系,這種課程模式在原理上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忽略了學生存在遺忘的問題。而在專業課的課堂上,教師并沒有時間重復之前所學的知識,只能是默認為學生是在掌握專業基礎課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專業課的教學,這對專業課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過程中,聽得十分辛苦甚至聽不懂的情況時常發生[3]。除此之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脫節的現象也十分普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雖然專業基礎課的成績相當好,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基礎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前后的知識框架相互獨立,出現“斷層”現象。教師在教授專業基礎課時,關注點更多在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很少將課本上的知識點與生產實際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相結合,導致學生對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十分空洞,往往出現概念混淆等問題,這對專業課的學習造成很大障礙。如何才能把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進行更好的銜接,對專業課的授課講師提出了挑戰。作為專業課的教師,在上課時應當遵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貫通,相互聯系”的原則,將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授專業基礎課時,必須舉出實例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為以后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而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這樣不僅能夠縮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減少“斷層”現象,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升學與就業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三、基于連續性教學的工科專業教學策略
(一)專業基礎課教學
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理論概念性的知識點與相關工程實際案例相結合,通過設置恰當的工程背景,把前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保持思維的流暢性,加強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4]。例如,在講解傳熱學“熱能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換熱器的設計過程,將其作為具體的工程案例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應用中具體的設計要求,綜合考慮以上三種熱能傳遞方式,進行工程計算,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三種熱傳遞方式在工程中的應用。通過具體工程的實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較為抽象的知識點的理解,還建立了初步的工程認知,為接下來的專業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專業課教學
在供熱工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涉及專業基礎課傳熱學中的很多理論知識,由于學校的課程安排需要綜合考慮多方位因素,兩門課程中間間隔的時間較長,所以在供熱工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傳熱學中的理論知識存在較為嚴重的遺忘現象,因此,增加了專業課的教學難度。為了避免學生只是“囫圇吞棗”式的接受知識,在進行供熱工程的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先確定學生對于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必要時對會應用到的傳熱學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回顧,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5]。當然,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具體的工程問題,合理地布置解題步驟,做到條理清晰,逐層深入,與基礎理論知識緊密結合,鼓勵學生大膽假設,發展個性化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獨立分析、解決問題。以建筑物設計熱負荷的計算為例,教師應該具體闡述如何在供熱工程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連續教學。在計算建筑物設計熱負荷時,涉及傳熱學中“三種熱能傳遞方式”部分的相關知識,教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回顧,讓學生能夠知道計算公式的理論支撐。利用少許時間回顧傳熱學的基礎知識,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建筑物熱負荷計算過程的理解程度,而且有助于學生認識傳熱學中的專業術語和理論概念的本質,將其與工程應用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教學效率也能明顯得到提高[6]。
四、連續性教學的意義
工科專業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互統一,大部分知識內容均具有鮮明的工程應用背景。采用連續性教學模式,倡導教師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將理論內容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還能夠通過具體的工程實際問題,把知識點融合在其中進行講解。專業課的教學,則需要教師對應用到專業基礎知識進行適當的回顧,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能夠清楚地知道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總之,教書育人是每一名教師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學習狀態放在首位,注重教學質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專業課知識融會貫通,并且能夠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熟練的應用。注重教學理念的開拓創新,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前提,依據行業發展現狀,及時調整教學方向、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式,推進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并進一步優化課程安排。
參考文獻:
[1]蔣潤花,左遠志,陳佰滿,等.“新工科”建設背景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8(3):122-125.
[2]王永珍,陳雪梅.工科研究生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28):48-49.
作者:唐志偉 陸穎 魯思宏 胡夢迪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