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職業院校線上線下融合教育路徑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院校線上線下融合教育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職業院校線上線下融合教育路徑淺析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得到快速發展與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教育將成為后疫情時代一種常態的教育教學方式,教育變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顯。如何將資源、觀念、管理、評價等方面做到一體化有機融合,產生1+1大于2的效應?如何將傳統以線下“教授”為核心的教學系統轉化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個性化學習?成為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井噴背后我們必須應該開始著手探索的重要問題。筆者擬運用GROW模型,針對高職群體1+X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級)等級技能證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教練技術進行個性化輔導干預,以期為職業院校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實踐提供可參考建議。

    關鍵詞:線上線下;教育融合;GROW模型;1+X證書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一)國內外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研究現狀述評

    國外最早的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探索始于網絡平臺下教學資源的共享。發達國家許多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學科內容管理系統(CMS),用于網絡自主學習。21世紀初,麻省理工學院正式上新開放式課件項目,成效斐然,各大高校自此紛紛效仿,開發本校系列自有開放式課程。自此,在線學習資源管理和服務呈直線式發展和增長。早期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重點多放在線上共享資源的發布,WebCT、Blackboard、Sakai、Moodle、MOOC、SPOC等開放課程平臺相繼涌現,風行教育圈。隨著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以MOOC學習資源為支撐的翻轉課堂的興起,標志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進入高光時刻。國內在線教育起步較晚,經歷了從單一遠程教學平臺、網絡化教學、在線開放課程學習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互聯網+”智慧課堂四個階段。特別是在2015年“互聯網+”戰略實施之后,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研究明顯增多,相關文獻快速增長,涵蓋了基于技術平臺、系統建設、學習效果評價的混合式教學應用研究。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直接將線上教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助“互聯網+”“智能+”技術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是大勢所趨[1]。目前,相關研究多是基于自主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從宏觀層面探討線上線下融合教育“量”的推廣,較少涉及微觀層面,特別是基于教師主體地位的“質”的優化研究。因此有必要對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育形勢作出全新研判和認知,梳理現行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改革理論基礎,創新視角、為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量質并重”提供理論支持。

    (二)國內外GROW模型研究現狀述評

    GROW模型是20世紀80年代由企業教練GrahamAlexander等人開發出來的一套工具,其包括四個步驟:G(Goal)明確目標、R(Reality)厘清現狀及動因、O(Options)選擇解決方案、W(Wayforward)制定行動計劃。GROW常用于輔導他人,是圍繞設定目標和尋找解決方案的有效工具,其目的是通過教練式領導或父母的幫助和啟示,自行負責地找到答案并確定行動方案。雖然GROW模型發展時間并不長,卻被歐美等國企業極為推崇,有甚將其演繹發展為T-GROW模型、I-GROW模型、SO-I-GROW模型、CLEAR模型以及OSKAR模型等形式[2]。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入GROW教練模型,因其關注受訓者內心價值取向,通過啟發、支持、分階段輔導等方式引導被輔導者結合現實工作和生活,主動找到自己愿意為之努力的理念、方法及行動方案,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受訓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靈感,促成個性化學習。迅速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被推廣至教育改革領域。縱觀已有文獻,GROW模型的現有發展背景和實踐基礎在國外均較為深厚,但如何將發端于西方的GROW模型進行本土化完善,開發出一套適合后疫情時代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教練技術體系,還需要我們不斷加以探索和總結。

    二、基于GROW模型的線上線下教育融合路徑設計

    本文通過整合GROW模型與1+X證書課程融通相關能力培養,初步構建出線上線下教育融合路徑交互圖,如圖1所示。

    (一)線上教育——GROW檢測定位:

    1.線上教師通過各知識傳播與管理分享平臺搭建課程電子資源庫,將自己的課程、干貨內容等以視頻、音頻、圖文、專欄、知識套餐等形式呈現,下發學習任務清單;2.通過測評檢測學習情況;通過直播、社群、問答、打卡等形式進行互動;3.通過搶答、搖一搖選人、小組互評、朋友圈點贊吸引學生,進行推廣引流等;4.通過數據收集或預約/活動,線上確定教師線下授課重難點。

    (二)線下教育——GROW強化反饋:

    1.參照線上檢測、預約數據,制定線下授課計劃,創建任務目標和教學情境,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2.在創設情境下,選擇與當前模塊密切相關的真實企業案例或問題作為學習先導任務,讓學生身臨其境,置身于問題中心。教師向學生提供相關思路和線索,如需要搜集哪一類資料、有關信息資料的獲取渠道等。學生構造初始假設,拆分問題,發現關鍵驅動因素,自主收集數據、整理分析。3.通過討論、交流,不同觀點交鋒、補充、修正,加深學生對當前問題解決方案的多元化思考。師生共同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剖析方案可實行程度,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框架。4.制定行動計劃,總結升華高效地找出能實現給定目標的解題步驟。5.基于PDCA循環反饋,教師應開課引流,吸引學生關注教師的線上平臺,將線下課程過程直播錄制,放到線上,便于學生反復學習、強化。

    三、案例應用分析

    本文以1+X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課證融通教學為例,將GROW模型應用至各學生的目標設定、能力培養、差別輔導和綜合考評中,使得教學流程具備相應的規范性和針對性。培養對象為74人,教學時間為2021年9~11月。

    (一)基于GROW模型的線上+線下教學培訓體系

    《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以企業HRM轉型為背景,以HR三支柱理論為基礎,以企業HRSSC和HRM業務實踐為指引,專門開發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本校在申請試點院校后,設置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課程。區別于其他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本課程在項目任務目標設置上更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共同商定。將與人力資源管理有關所有事務性、專業性、運營性等工作,具體涉及員工招聘服務、薪稅服務、社保/公積金服務、檔案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勞動合同管理、培訓服務、員工咨詢服務、流程設計與優化、數據統計與分析、運營管理等整合成標準化、精簡化的項目目標模塊。1.確定任務學習目標。通過任務前導,確定本證書學習所要實現的應用目標,并對每個目標進行描述,對各模塊應用的潛在價值進行初步分析,幫助學生從時間和內容上對證書有一個直觀感受。同時教師提供該課程教學大綱、課程說明、思維導圖、音頻、視頻、模塊自測題等相關鏈接資源。2.小組設計學習流程。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線上任務驅動式自學,各小組作為任務責任方,應根據本組自身情況及特點,將明確的個人計劃納入詳細的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課程學習流程制定中。通過線上自測,找出該模塊應知應會薄弱環節,標注反饋。3.師生交互交流研討。根據線上小組自測反饋情況,線下提綱挈領概括各模塊要點,將模塊中普遍較為困惑的問題拋出研討,鼓勵大家頭腦風暴。教師轉換角色,全程監控并實時參與,對創見性觀點及時點評、鼓勵,對明顯謬論加以提示、指點,引導學生自行探索任務執行方案。4.知識框架建構形成。總結升華,幫助學生建構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課程知識考點的內在邏輯網絡,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循環回顧,系統總結解題方法。

    (二)基于GROW模式的線上線下教師角色轉變

    基于GROW模型的線上線下課證融通授課過程,有別于傳統發現問題、探討原因、解決問題的一站式授課模式。更關注學生內在心理、情感,更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共同商議,被動變主動,激發興趣,挖掘潛能。因而教師需要把握不同學生學習中的目標、需求和問題,歸納提煉出最適當的教育教學目標,在線上線下分別有的放矢,真正將線上線下教育融合起來。讓線上教育突破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促進優質教育資源高效整合;讓線下教育突破“冰冷”的機器,有針對性地傳道授業解惑。其次,教師可通過情境問詢、線上自測等方式讓小組學生明晰自身情況和存在問題,幫助學生認知自身知識結構上的漏洞與不足,正確看待自身學習目標和阻礙。學生可根據自己需求、知識背景、個人喜好、學習風格等在線上安排學習進度、制定學習內容。教師角色應由單線程“教”轉變為雙線程“導”和“輔”。通過線上線下這座橋梁,架構起學生和可達性的目標。學生自主深入思考可以選擇的方法并擬定多種方案,最終結合教學實際對不同學生給予最貼近自身的問題反饋和學習建議。在協助學生進行人力資源共享服務內容的學習時,應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幫助學生定制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擬定時間表,從任務的講授者真正轉變為任務的引導者。

    (三)基于GROW模式的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效果評價[3]

    根據人力資源共享服務統考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同學理論實操均通過,成功獲得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職業等級證書(中級),鮮少同學單科通過。對74名同學展開調查追蹤,具體調研情況見表1,均認為GROW模型輔導下的線上線下教育融合能更好地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增強組員團隊意識,有效幫助其掌握課程設置目標,切實提升組員的業務能力。四、結語本文抓住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一些變量因子(師生對話、學習任務環境搭建、個別化學習與輔導等),基于GROW模型在1+X證書的培訓工作中大膽建構及實驗。結果顯示GROW模型確能將傳統以線下“教授”為核心的教學系統轉化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個性化學習,真正增加師生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未來可繼續依照GROW成長模型的思路以“任務目標—定位評析—方案交流—細化升華”的順序,實現職業院校線上線下專業課程的科學設定,及線上線下授課方式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王紹峰.疫情防控期間高職院校在線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職業教育,2020,2(6):28-35.

    [2]白舸.基于GROW教練模型構建內蒙古某三甲醫院護士分層培訓體系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醫科大學,2019.

    [3]張靜曉,崔凡,李慧.智慧教育環境下工程管理BIM項目執行規劃GROW教學應用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35(24):170-174.

    [4]楊洋昶.基于GROW模型的國有施工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管理研究[J].商訊,2019(5):107-108.

    作者:向雪 單位: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高清在线毛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观看网站a|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亚洲成人一级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