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為例,分析了醫院人力管理現狀,并根據醫院需求,提出對現有管理流程進行信息化升級改造的方案。實踐表明,借助計算機信息系統高效規范的特點,可以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相關業務進行記錄、統計、分析等,從而規范人事部門人力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為醫院上層管理人員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助力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更加精準高效。
關鍵詞:醫院;人力資源;信息化
1引言
醫院是集科研醫療等功能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單位。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對人才隊伍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醫院管理工作進行緊密結合,構建更加規范、專業、高效、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已成為醫院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努力方向[1]。將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技術進行巧妙結合,可進一步提升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從而讓醫院人力資源部門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逐漸解脫出來,將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為醫院職工服務和支持醫院發展管理的戰略上。
2人力管理現狀分析
目前,很多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然使用Office、WPS等辦公軟件進行處理,缺乏系統性的維護管理功能,容易造成數據遺漏,影響數據準確。有的醫院雖然有信息化管理系統,但仍是單機模式,功能單一,與醫院其他管理系統缺乏信息融通,各自形成信息孤島,無法實時共享,在與其他部門聯合時,顯得比較笨重,費時費力,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痛點”[2]。而這種“痛點”的癥狀,同樣反映在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人力資源模塊未使用過系統,基本上是通過Excel表進行手工核算,數據統計較為困難。人員電子檔案主要通過Excel表進行手工統計,需要應用到報表時較為困難,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共享程度低。(2)人員信息表單較為簡單,系統預制字段基本滿足需求。現階段系統預制字段還有很多不能收集統計,數據較為滯后。(3)各部門需要人員花名冊時,雖然人事科能夠提供,但是這些部門也有自己的一套人員信息數據。該數據庫的部門職務、職稱等字段比人力資源數據滯后,人事科有些字段數據又是由其他部門提供,如職稱需要黨辦提供、所屬科室由院辦提供。這就造成數據混亂繁雜。(4)考勤數據只需提交每月最終考勤數據即可。該數據由下級科室提交,最終到人事科考勤專員匯總,形成考勤月報,交由薪酬同事做薪資。考勤模塊不用進行排班考勤。休假數據也不需要在系統中進行提交統計,只需要在考勤月報中錄休假情況即可。(5)薪資模塊數據有相應的標準表,有兩套薪資體系,一套是針對在編人員,一套針對聘用人員。它們相對于薪資項目較為統一,表內計算公式較為簡單,需要在系統中直接算出每月薪資數據,不要導入數據。薪資模塊報表有幾張,較為簡單,需要在系統中設計。
3信息化解決方案
在醫院環境中,HERP能夠幫助醫院加強管理能力,包括提高組織之間的協調和協作能力[3]。針對存在的以上問題,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引進“望海”HERP軟件系統,在軟件實施的同時,規范醫院管理流程,完善基礎數據。
3.1搭建軟硬件實施環境
硬件環境:WEB服務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處理器)RM16GB;數據庫服務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處理器)RM16GB。軟件環境:WEB服務器操作系統: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數據庫服務器: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數據庫,SQLServer2008。
3.2組建一體化信息平臺
由于科室字典、職工基礎字典、供應商字典、物資材料字典、資產字典沒有進行有效的統一管理,信息之間無法通過基礎信息進行有效傳輸,存在多個科室的系統單獨維護相同的基礎數據。參照醫院信息化整體發展思路及建設標準,在東軟系統基礎平臺上與HERP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中建立的基礎信息平臺,統一核算單元字典、職工字典、供應商字典、物資字典等,保證內部系統的統一。在HERP系統中建立完整對應關系,如科室字典、收費字典的對應關系,實現與HIS前端收費系統對接,達成業務數據的無縫鏈接。梳理基礎字典信息維護歸口部門,確定維護流程及規范,保證各業務系統基礎信息一致,提升數據采集的準確性。一是建立醫院人事檔案管理,包括學歷信息、教育經歷、職位變動信息等一系列附件信息的管理,統一職工編碼,規范人員信息管理。二是啟用考勤管理,保證數據信息的共享,并通過其提供的數據進行薪酬計算,實現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和會計核算工資業務的整合。三是依據系統流程,對醫院現有人事管理流程進行優化調整,淘汰手工時代部分落后管理模式,以適應系統;保留本醫院原有的優秀的管理做法,調整系統流程設置,以適應原有管理模式。
3.3功能模塊劃分
主要劃分為以下功能模塊:科室管理、人事檔案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考勤管理、報表管理[1]。系統主要基于日常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的統計分析和人力成本分析,通過考勤管理提供的準確工作量為成本核算系統的人力成本分攤提供準確依據。依靠薪酬福利、考勤管理直接向會計核算系統的工資發放提供薪酬福利考勤數據,并與HERP平臺的績效獎金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從而實現HERP系統將醫院人、財、物三大核心管理要素融為一體的設計目標。基礎設置:人力資源系統基礎數據維護,包括代碼設置、結構設置、事務設置、權限設置、考勤項設置、人力資源啟用年月設置等。科室管理:主要是科室信息的展現,包括科室編制人員、附屬信息、屬性等。人員管理:人員的基本信息、附屬信息、合同信息的全面管理。其中,人員信息建立醫院的職工基本信息,包括崗位、職位、職稱、學歷、人員照片等信息。附屬信息保存職工的工作簡歷、職稱變動、職位變動、學歷變動、個人培訓等各種歷史信息和家庭成員信息等其他相關信息。合同信息管理職工合同的簽訂、續簽、終止,并通過合同到期提醒為合同管理人員進行合同的續簽提供方便;提供批量合同簽訂操作。報表管理:報表模板設置、自定義報表設置、報表打印。考勤管理:準確記錄人員在各科室每天的工作量、加班、缺勤、請假休假等信息。月末各科室考勤員將本科室正常考勤和輪轉考勤信息匯總得到月度考勤匯總表并提交人事部門審核。審核完成的數據可作為薪酬中考勤工資的計算依據。薪酬管理:基于醫療衛生行業崗位薪級工資標準和套改政策在系統中內置崗位薪級工資標準和套改政策查詢,并建立醫院需要的其他工資標準。人員薪酬可以根據管理要求對不同人員類別靈活設置薪酬項目和計算公式。薪酬項目包括基礎工資項、福利項、考勤項等與工資計算有關的項目。通過計算公式可以自動獲取薪酬變動中產生的當月薪酬變動信息,也可以自動獲取考勤管理中產生的考勤數據,實現工資與考勤的聯動;通過接口可以自動將人事部門確定的薪酬信息自動轉入財務的工資發放,實現人事薪酬與財務工資發放的聯動。工作提醒:對職工的生日、合同到期進行提醒。期末結賬:月末結賬后,才可進入下一個月的薪酬計算和考勤。
4信息建設成效分析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模塊于2019年3月試運行至今,經過不斷地實踐,取得以下成效:(1)提高醫院工作運轉效率。系統運行以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實時、精準。以往增加、修改人員數據時,需要調整多個統計表格,而且不能即時同步到各個部門,存在時間差、信息差,難免出現錯漏。現在,人力數據完全歸口人事科管轄,承擔數據的“源頭”,只需一鍵“更新”,通過集中平臺的接口傳輸,數據便通達醫院各個業務系統,非常方便省力,部門間再也不用手工對接數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提升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減少手工作業形式出現數據丟失的錯誤現象,有效地將各時期、各方面的數據統一起來,確保人力數據全面、準確存在。同時縮減人力部門的工作量,避免日常重復勞動,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3)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通過采集到的詳實、準確的數據,系統提供各個維度的查詢、統計、篩選功能,并得到相應的結構化數據,以便智能化地分析醫院人力資源現狀,為人力管理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醫院人力資源實現從“粗放”到“精準”管理的轉變。
5結束語
依據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實施的基于HERP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實踐可以得知:HERP不僅僅是一個軟件,它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實踐中要善于將軟件實施和管理流程信息化巧妙地結合起來,以達到相互促進的效果[4]。我國的信息化技術發展較為迅速,并被應用到了多個領域。將其應用到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為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較大的幫助,減輕員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5]。實施HERP是一項深化管理改革和管理創新的項目。只有不斷探索管理知識、管理手段并體現在HERP上,HERP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命力與效益。因此,實施HERP是一個不斷改進、優化、創新的過程[2]。
參考文獻
[1]蔡海霞,李彩虹,唐紅林.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探討.經濟管理,2020,02(4):39-40
[2]龔進梅.我院基于HERP的耗材精細化管理系統應用實踐及分析.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9,32(06):98-100
[3]蔡雷華.醫院HERP信息系統建設.福建電腦,2018(09):149-150
[4]韓寧寧.新時期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消費導刊,2021,04(05):286
[5]田磊.試析新時期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新途徑.中國市場,2020,02(04):107-115
作者:鐘萍 章淑平 江耀睦 單位: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