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人工智能下的法學教育去向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下的法學教育去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人工智能下的法學教育去向分析

    摘要: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已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人工智能在法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這也對傳統法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以超智能、超關聯社會為特征,有效知識的壽命周期將會縮短。為此,法學教育應該提前做好改革的準備以適應因第四次產業革命可能導致的變化。特別是法學本科教育,應當注重法學素質教育和實踐性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法學教育應當擺脫法學的傳授型教學模式,還原法學教育的本來面貌,即恢復作為素養教育的法學教育價值。

    關鍵詞:人工智能;法學;素養教育;融合教學;教學方向

    法學專業存在的基礎是培養法律人才,但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降低甚至消解該功能,所以法學教育應該提前做好改革的準備以適應因第四次產業革命可能導致的變化。法學教育能否應對社會的變化,能否融合大學其他專業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將直接關系到今后是否能夠維持法學本科教育的專業性,是否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關鍵。

    一、人工智能促進法學教育改革的動因

    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例如,指紋簽到技術,即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擺脫過去只能由人進行簽到的困境,方便用人單位的日常管理。智能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不僅為人們的工作提供便利,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社會效益。麥肯錫在人工智能的利用中就有“現在50%的工作活動都可以使用當前演示的技術進行自動化”的論述,人工智能技術在社會各個方面應用具有較高的前景。

    (一)人工智能的應用將產生大量新的工作崗位因人工智能的應用,將使得現有工作崗位大量消失,新的工作崗位也隨之產生,新的崗位主要產生于工科領域,而大量的事務管理和制造業有可能消失。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人們的欲望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未來可能會出現現階段被忽視或不易想象的新崗位,所以不必過分擔心工作崗位的減少。但應當引起注意的是,傳統工作崗位的急劇減少及傳統工作崗位減少和新的工作崗位出現期間產生的“時間遲延”。預測65%左右的現在低年級小學生將在現階段不存在的新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另外,終身職場的概念也逐漸消失,現在的兒童們在一生中可能平均8次左右變更職業。未來在某一個領域通用的知識和技術其壽命將越來越短。因此,教育也面臨著如何從傳授在產業社會通用的傳統的知識向培養能夠融合各種技術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新價值的能力的轉變。

    (二)人工智能的應用對法律人才的需求產生重大影響法學領域的職業也將因人工智能的發達而受較大影響。2016年5月,IBM人工智能機器人羅絲(Ross)入職擁有1000名以上律師的律師事務所Baker&Hostetler,Ross進入這家公司的破產業務部門,主要負責協助處理企業破產相關事務。韓國也正在開發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工智能I-LIS。也就是說,在一些國家,法律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應用于司法實踐,成為司法程序中的“執行者”。法律作為一種規范,是嚴格按照三段論演繹推理模式進行的,而人工智能也是按照嚴格的程序設定、信息分析進行運作的,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重合性。這就表明,法律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司法實踐工作,從而節省司法資源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法律這一行業主要還是人來參與,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也只是應用在非核心部分,例如數字化辦公體系中,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司法審判相結合后,打造“電子訴訟”,可以提高法院系統的辦案效——體現為民辦事的初衷。又如人工智能在商事法律領域的應用,合同的合法合規審查系統、公司章程制定系統,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便于人們不用依賴律師等法律專家,能夠解決日常或商業活動中的商事法律問題,其社會效益顯而易見。人工智能的應用在給法學教學注入新元素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智能系統,可能會導致對司法從業者的需求數量相對減少,這對法律人才的培養產生了影響。[1]相關領域的數據表明,由于法律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法律從業者的需求上呈現了下降趨勢。這就要求法學教育應當培養能夠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律人才。目前為止,還沒有太多人認為今后人工智能全面替代律師業務,但是多數人卻認為,文書制作、資料檢索及分析、典型案件處理及咨詢、簡單的意見書或答辯書的制作等原來法律助理負責的業務有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替代。

    二、人工智能時代法學教育應當加強實踐性教育

    目前我國本科法學教育強調的是,在大學期間通過學習形成法律思維能力,通過自身努力掌握現場工作中所必要的知識。但在以法律獨特見解為必要的新領域,很多問題不能以當前的法律體系為基礎的法律思維來分析,而是需要以創新為基礎的新的法律思維才能解決。機器人或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有可能動搖作為法律主體的人類的概念,所以出現了預測并探索脫人類中心的法學的可能性的觀點。[2]如因自駕車產生的責任承擔問題,所以責任的概念及其操作結構等都有可能要經歷根本性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新的領域在其內部形成具體規范體系之前將可能已經滲透我們的生活,導致這些領域不再屬于統一適用基本概念、原理、教義、操作方式的法律體系。當然,在這種情況下,發現并貫通各個領域的原理,是法學的課題之一。但問題是這種學術上的研究很可能與這些領域的快速發展產生滯后。從這一點來看,追求實踐性培養的教育,與其將其價值放在系統掌握及適用積累的知識上,不如放在“適時性”上。這個問題對于因培養眾多具備法律知識的人才,并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作用而做出貢獻感到自豪的法學教育部門來講,是一個很難接受的課題。大學當前的結構及特性因其制約因素很難機智地作出反映。[3]但是擁有相應法律需要資源的地方就是大學的法學教育,這是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開發融合專業為了應對人工智能對法學本科教育的需求,開發并加以利用融合專業是一種可行的對策。之所以法學領域之間產生分隔,是因為相關領域的生活關系以不同于其他生活領域的特殊的內容或方式工作。為了使法學教育適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必須不斷融合各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近年來,整個教育系統都在強調融合教育的重要性。這是因為當前的社會正在進入超聯系社會,并且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判斷資質的標準。但唯獨法學領域更強調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忽視了與其他專業之間的融合教育,我們不應該將對融合教育的輔修任由學生自己決定,而應積極地鼓勵或引導學生才更有利于法學教育的長期發展。

    (二)開設具有融合性質的課程在法學專業內部的課程設置上,應從結合不同領域的綜合視角出發,開設一些以解決最新社會問題為目標的具有融合性質的科目。這類性質的課程教學,如果由精通這些領域的專任教師授課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不具備條件,應當積極鼓勵采取與該領域專家授課。[4]特別是這些課程的先進性是其存在的根本,所以應該構建定期評價其是否必要而決定其應修改還是廢除的制度。這個制度也可以應用到是否維持融合專業上。先進性的維持之所以重要,并不限于學生畢業后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的知識學習,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讓學生感受到社會最新變化及經歷法律為解決實際問題發揮的作用并如何聯系到其他學科的實踐。通過這些科目的學習,培養學生一生中可能接觸的未知領域以及直面挑戰的勇氣,法學教育應培養適應融合時代的能力。

    (三)倡導法學終身教育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法學教育應該做好準備向終身教育或社會教育體制的轉換。終身教育雖然超越了本科法學教育的范疇,但也與之相聯系。終身教育面對的問題除了在未來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短暫的知識壽命之外,還應該適應社會從大量規模化生產體制轉換為少量適量型生產社會的轉變。隨著這股潮流的發展,教育應當根據教育接受者的需求提供知識。[5]從這一點來看,法律教育也應該考慮發展為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提供教育或以因職業變化而產生的法學教育需求者為對象提供少量適量型教育模式。同時,法學本科教育的方向調整當然應該伴隨著法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法學教育過程應當重新構成由最基本的內容組成的法律教育。當然,哪些屬于基本內容應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完善,以公民應具備的法律知識為培養目標和以培養掌握實用型法律知識為目標,其最基本的內容組成當然有所不同。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根據接受教育的目標而適當地進行調整。

    三、結語

    理查德•萊文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并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6]法學教育應當采取相應措施應對第四次革命所帶來的未來時代的變化,即利用人工智能在法學教育領域進一步擴大教育革新空間。在這一過程中肯定會面臨制約法學教育革新的諸多國內外因素。特別是社會要求大學立即拿出實際效果,這一強大壓力是很大的挑戰。與這些緊迫性相比,本文提出的建議可能過于原則或迂回,而與社會壓力相比,更大的問題是作為教授者的我們的變化。教授才是過去傳統教育最忠實的維護者。如上所述,法學教育應當加強素質教育,法學應當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加強法學教育的實踐性,但這些不能依靠一次決心就能實現。應從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兩方面,不斷地進行嘗試和努力。未來的法學本科教育應當成為即有學問,又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教育,這就需要法學教授者們以滿腔熱情和真誠來迎接人工智能帶來的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王嵐,王凱.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應用、風險與治理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6):45.

    [2]錢一棟.規則至上與后果主義的價值理由及其局限:從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之爭看當代中國司法哲學[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8(4):23.

    [3]毛高杰.以融合正義重構人工智能司法的邏輯[J].河北法學,2020(4):100.

    [4]塞爾茲尼克著.轉變中的法律與社會[M].張志銘,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82.

    [5]趙鵬.法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法學教育的回應[J].中國高等教育,2019(Z1):75.

    [6]耶魯大學校長:教育的本質是什么?[DB/OL].

    作者:李海燕 單位:延邊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成人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videos欧美成人|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v|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