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伊犁職業技術學院動物醫學(寵物醫學)專業為例,基于寵物行業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四位一體三階段”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教學課程體系,共同組織教學實施,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社會服務能力,切實推動現代學徒制教育。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提出要在職業院校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工作。此舉旨在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創新職業院校育人機制。同年8月,教育部制訂了現代學徒制建設工作方案,并印發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2017年8月,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申報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動物醫學(寵物醫學)專業建設項目。本文結合具體開展的工作,對現代學徒制動物醫學(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實踐進行闡述和思考。
一、構建“四位一體三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采用“四位一體三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中注重學生職業能力訓練、職業素質培養、職業生涯規劃,整體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突出創業實踐教育。建立“四位一體三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將整個人才培養進程劃分為三階段,分別為第一學年在校內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公需課的學習;第二學年在伊寧市弘牧動物醫院完成專業技術課和崗位技術課程的學習;第三學年在項目協作動物醫院完成寵物醫師的培養。“四位”是指學生、學習員工、準員工和員工等四種身份。第一階段:注重對學生基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工作場所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業意識的培養,時間安排在第一、二學期。主要開設素質教育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進行基本素質培訓和職場認知實踐,并接受企業文化認知學習。第二階段:注重學生崗位技術的培養,時間安排在第三、四學期。主要開設寵物護理崗位技術、寵物實驗室診斷崗位技術、寵物影像學診斷崗位技術、寵物藥品管理崗位技術、寵物清潔美容與護理技術、寵物疫病醫師崗位技術、寵物內科病醫師崗位技術、寵物外產科病醫師崗位技術和寵物外科手術醫師崗位技術等9個崗位技術課程。在伊寧市弘牧動物醫院采用“教、學、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聘用動物醫院的在職寵物醫師作為崗位師傅,采用輪崗的方式完成崗位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通過一年的學習,達到寵物醫院護士或化驗員準員工的標準。第三階段:注重學生執業能力的培養,時間安排在第五學期及第六學期。采用企業師傅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結合臨床病例學會寵物普通病診療、寵物疫病診療以及寵物常見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操作和術后護理。能獨立完成寵物常見病的診療,能夠配合術者完成普通常規外科手術。經過一年的系統學習,具備助理獸醫師的能力,在取得執業獸醫師或執業助理獸醫師資格證后,能夠勝任助理獸醫師的崗位。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和撰寫。
二、基于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教學課程體系
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要求,結合職業準入資格標準,培養適應新疆寵物行業發展和學生就業需要,校企組成專業建設委員會,深入動物醫院開展寵物醫師等崗位能力要求調研,分析工作過程典型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出專業課程系統[1](圖1)。
三、教學組織與實施
學生在完成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完成企業文化認知課程的學習。在課程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強調“三實四化”(即課程內容貼近實際,教學素材取自實際,教學情境接近實際;教學情境職業化,教學方式互動化,課程考核全程化,課余學習多樣化)[2],做到“教、學、做”三位一體,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寵物疾病診斷、寵物疾病治療、寵物臨床護理等能力,實現專業技能與崗位需求相對接、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相融合。
(一)專業基礎課實訓主要在校內實訓室完成,安排在第一、二學期。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實驗室操作技能。在一些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如動物解剖生理、動物藥理學、動物微生物學等都安排了課程實習,重在培養學生的某門課程的單項操作技能。
(二)崗位技術培訓主要在教學動物醫院(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內完成,時間安排在第三、四學期,期間學生以學徒身份組成3至5人實習小組參加在寵物護理、寵物臨床診療、寵物疫病實驗室診斷、寵物影像學診斷、寵物藥品管理、寵物清潔美容與護理、寵物外科手術等崗位上的輪崗實踐,跟師傅學習相應的技術操作技能,協崗積累實踐經驗。
(三)執業獸醫師培養主要在校外動物醫院進行,實習安排在第五、六學期,是學生在完成了全部理論課程和規定的崗位技術課實習后進行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企業選派優秀的寵物醫師(師傅)采用一對一教學。師傅結合臨床病例指導徒弟完成寵物普通病診療、寵物疫病診療以及寵物常見外科手術等技能的實操學習,并指導徒弟完成病例的收集、整理。
四、教學考核評價
根據“四位一體三階段”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采用不同考核方式。將教學質量形式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相結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注重教學過程與質量評價要素有機地結合。健全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實現“過程+結果”的教學效果評價。
(一)在校開展集中理論學習階段采用雙百分制,即理論學習成績100分,實踐操作成績100分。課程理論學習成績分值分配:課程考試成績占50%,提問和出勤率占20%,作業和測試成績占30%。實踐操作成績分值分配:技能考核成績占50%,提問和出勤率占20%,實訓報告成績占30%。
(二)崗位技術培訓和執業獸醫師培養期間校企共同建立學生在動物醫院實習經歷檔案,記錄學生在動物醫院的實習崗位、實習時間、實習收獲、學校指導教師意見、動物醫院指導師傅意見、在動物醫院實習考核業績、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等。對綜合成績合格的學生由學校確定,動物醫院認證,記錄學期實習成績,校企共同頒發相應的工作經歷證書。
(三)學生綜合能力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接軌學生核心實踐操作技能采用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職業技能鑒定辦法進行技能鑒定,合格者獲得勞動部頒發的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五、結語
通過與合作企業伊寧市弘牧動物醫院開展現代學徒制動物醫學(寵物醫學)專業試點建設工作,打破了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崗位需求突出技能培養。同時,在課程體系構建中,為了突出兩個對接,即理論學習和執業獸醫師考試相對接,實踐教學和就業崗位相對接。我們加入了《動物普通病》和《動物疫病》兩門課程,設置了9個崗位工作課程。教學課程突出靈活性,根據動物醫院當天接診具體病例和生產需要,適時調整授課計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病例,了解病例,在生產實踐中積累病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師資團隊方面,我院選拔的教師,在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操能力,有助于教師今后的專業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師傅在指導學徒教學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知識的語言輸出能力,成為一名不但動手能力強,而且還會教學的優秀企業兼職教師。但為保證校企合作的長效運行,需進一步完善我院制定的“雙導師”選拔聘任制度、培養管理制度及雙導師教學激勵制度等。將教師、師傅承擔的教學實踐任務納入學校、企業年終目標考核指標,優秀者獎勵,一般者激勵[3]。通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點,更多企業成為具有職業教育教學功能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從而拓展了學校的辦學空間,為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參考文獻:
[1]沈曉鵬,段修軍,盧煒,卓國榮,王麗華.現代學徒制寵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06):453-454.
[2]狄和雙,王利剛,顧月琴,沈曉鵬.高專實驗動物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2(20):346+352.
[3]葛蘭云,趙作偉,耿明杰,等.關于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實行現代學徒制的思考和建議[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2):219-220.
作者:王傳鋒 張浩 姜麗娟 單位:伊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