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徒制人才培養在旅游管理專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社會資源的高校利用,加深了校企合作,對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與社會發展的無縫對接,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現代學徒制具有企業主體化,以及培養身份復雜化等特征,盡快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還需加強校企雙方職責明確與課程開發,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
1國內現有制模式
1.1任務驅動模式
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后,學生會積極運用學習資源,主動探究與解決問題,從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該種教學模式的特征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任務主線。尤其是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完成不同主題內容的教學任務,如導游詞創作等。
1.2工學交替模式
學生在校內以理論學習為主,在企業以實踐學習為主,兩種學習方式結合,更利于理論實踐綜合能力、身心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以此盡快實現人才培養教學目標。
1.3頂崗實習模式
學生受學校教育后,通過校企合作,在景區、酒店、旅行社等校外實習基地,展開實習實訓,從而學習與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1]。
2深入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
2.1加強校企合作
首先各環節深入合作,一是校企聯合招生,學業考試后,參與學校企業面試,錄取后以企業員工身份展開實習。二是在人才培養環節,利用校內實訓室,根據企業要求,模擬崗位工作情境,如模擬酒店前臺等,實現課堂與實訓教學緊密結合,讓學生對工作流程明確掌握,畢業后能夠輕松應對崗位工作。將學徒工作時間,納入到工齡內,減少學生畢業空窗期。其次明確校企職能職責,企業加強政策支持,參照國外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運營,通過商業撥款,并制定統一標準。企業為學徒制定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崗位,設立指導師傅,通過帶教、指導、考核等,幫助學徒盡快成才。對高職院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與規定,確保學徒制有序展開。學生應當加強對實習的重視程度,自覺遵守校企規章制度,主動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最后開發合作課程,校企合作開發適合現代學徒制的課程合作體系,在培養專業基礎能力的認崗階段,建立仿真實訓室,校內實訓后,展開企業認知實習,在此階段的教學課程,以旅游學概論、旅游地理、旅游美學、導游基礎知識為主。在培養職業綜合能力的跟崗階段,與合作企業對接,跟著指導師傅,學習崗位必備技能,并完成對接資格證考核,在該階段課程以導游服務技能、政策法規、市場營銷、公共關系為主。在培養技術崗位能力的定崗階段,以頂崗實習為主,企業選拔專業的學徒,該階段課程以計調實務、旅游線路設計、旅游社經營管理為主[2]。
2.2幫助學生身份轉換
首先培養學生職業認知感、歸屬感,明確學生應盡義務、合法權益,即三方協議,實現校企對學徒與準員工身份,在法律層面的固話、確認。安排學生參觀實際崗位工作,請學長介入指導與分享成長經歷,讓學生盡快融入企業,并引導其盡快設立職業規劃。企業管理人員介入指導,提高學生準員工意識,使其明確校內應當學會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綜合素養等,同時了解崗位學習任務、職業特征等,進一步強化歸屬感。其次指導師傅在帶教中,除口頭灌輸外,還需適當的加強動作示范,在內容講解時,融入社會經驗、職業道德等。企業經營以利益為主,學生應當不斷提高自我,為企業制造利益,簽訂勞務合作后,就需要明確各自的義務、權利。學生受到不公平待遇,可以向教師講解,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工作態度、觀念等,同時解決負面影響,確保學生權益。指導師傅不僅要教會學生工作技能,還需注重職業素養培養,讓學生具有兢兢業業、尊師重道的工作態度。
3總結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引入,深入加強了校企合作,提高了學生雙重身份的適應性,以及學徒素質。除此之外,要求教師深入企業,不斷提高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實現校內教學的有效性。雙導師隊伍建設,配合完善的激勵考核與選拔等制度,進一步優化了校企互聘互用管理機制,對促進旅游管理專業現代化教學、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以及高職院校就業率的提高,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盧志海.”互聯網+教育”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7(23):74-76.
[2]林曉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隱性知識體系的構建[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13-15
作者:陳永樂 單位: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