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結合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探索大健康時代背景下高職高專層次如何更好地培養中醫養生保健人才等問題,以期為社會培養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職業化中醫養生保健優秀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核心概念界定
1.1中醫養生保健與中醫養生保健人才
中醫養生保健指通過服用方藥,或順應四時,或調節情志,或利用針灸、推拿、拔罐、刮痧、氣功、八段錦、太極拳等傳統中醫養生保健技術,以強健身體和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醫事活動。它具體可分為方藥養生、四時養生、氣功養生、針灸養生、推拿養生、情志養生、運動養生等,與人們健康生活和生命質量的提升密切相關。中醫養生保健人才指既具有豐富的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又能夠熟練運用中醫養生保健特色技術和方法,并能夠根據不同類型人群的身體狀況,設計和制訂適合不同體質的個性化養生保健方案,以促進人們身心健康或提高生命生活質量,從而達到預防疾病或祛病延年的養生保健專業技術人員。
1.2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指在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人才培養目標而構建或采用的教育教學模式。其具體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育過程;實施教育過程的管理和評價制度;相匹配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指為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也為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質量以及進一步增強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高等職業學校做出的一系列更新培養觀念、優化培養模式等的探索與實踐。將工學結合貫穿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內涵。
2培養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的重要性
2.1行業和企業發展需要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和服務消費需求也逐漸發生了改變,由過去的減輕病痛消除生命威脅轉向增進健康和祛病延年以及提高生活品位和生命質量,這為養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目前雖然各種各樣的養生保健機構迅猛發展,從業人員不斷增多,然而經調查發現,現有的養生保健機構人員普遍存在理論水平低下與技能操作不規范現象,甚至打著養生保健的幌子欺騙消費者。而真正掌握養生保健技術的專業人才非常缺乏,尤其缺少熟練掌握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與技能的人才。這除了該行業缺乏規范管理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專業人才的培養嚴重滯后,目前的養生保健人才規模和質量不能滿足健康服務業需要。因此,必須正視這一社會現象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在全國各級各類醫學院校開辦健康服務相關專業,培養不同層次與不同規格的健康服務人才,尤其能夠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服務的技能人才。
2.2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中醫注重治未病,強調個體的獨特性,在維護與增進身心健康方面優勢明顯,養生保健作用尤其突出,是極其寶貴的醫療衛生與健康服務資源。《國家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體系,使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大幅度提升等。還提出要推動高校設立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加快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掌握中醫養生保健特色技術人才的培養。貴州省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加快健康服務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健康養生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加強人才保障等措施,要求各類院校加大健康養生產業人才培養力度。因此,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支持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號召,著力培養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技能人才,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以及養生保健行業企業的現實需要,是當今的必然選擇和大勢所趨。
3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發展定位
中醫養生保健雖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但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育卻相對薄弱。目前國內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開設此專業的較少,還沒有形成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但中醫養生保健的專業特點決定了其所培養的人才既要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理論根基,又有嫻熟的中醫特色技術和方法操作能力,并要求在培養過程中著力突出中醫藥健康服務專業特色。所以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教育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更好地滿足行業企業對中醫養生保健人才的需要,可借鑒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人才培養經驗,實行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共同打造“雙師”教學團隊、共同建設教育實踐平臺的培養模式,并把行業企業實體店引進大學校園,以實體店為支撐和引領,打造精品養生保健人才培訓中心與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努力提升相關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
4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4.1與行業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本著以職業崗位需要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用人單位要求為標準的建設理念,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新構建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在專業課程設置、課程內容選擇、教學任務制訂、實習實訓指導、人才質量評估以及專業資格認定等過程中,校企雙方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根據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發展需要以及人才崗位能力與拓展能力需要,構建“公共平臺課程模塊+職業能力訓練模塊+綜合能力訓練模塊+頂崗實習實戰模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針對不同企業的特色技能操作、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創業環境等設置一定的選修課程。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合理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將企業對人才的衡量標準納入學校成績考核與專業資格認定等環節,還可以企業培養為基準共建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打造校企合作教學實踐平臺,使學校與企業一體化,教學與實踐一體化,真正實現與行業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崗位匹配度。
4.2實施現代學徒制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是為了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和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采取多種模式辦學、校企進行深度合作以及實施現代學徒制等,則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以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中醫養生保健專業雖然在多元化辦學方面做了努力,但還需與養生保健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并積極實施現代學徒制,讓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真正參與工作實踐,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又能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從而達到校企合作共贏的目的;也可以吸引大型養生保健企業積極參與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尋求專業的養生保健技術指導;還可嘗試面向行業企業自主招生,或根據不同企業的用人特點,設立各種不同的人才培養訂單班,使培養的人才更好地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和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4.3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實習實訓相結合
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號召,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應以實踐育人為目標,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并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可將行業企業實體店引入大學校園,借助行業企業先進的養生保健設備,開設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項目,實現以行業企業實體店為支撐和引領,打造融“教學、實訓、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五位于一體的養生保健人才培訓中心及創新創業基地,以促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整合。校內實體店可實行學校教師和企業師父雙重指導,學生自主經營管理的運營模式,在保證學生實訓技能需求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店務管理能力,為今后學生的創新創業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我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閆玉慧 單位: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