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經營決策的財務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WaterB.Neigs認為,財務分析的本質是搜集與決策有關的各種財務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釋的一種技術。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管理的重點是經營,而經營的重點是決策,一個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是最為至關緊要的,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財務分析是考核一個企業經營方向的正確與否,是幫助企業經營決策者進行企業下一步走向的重要手段。合適的財務分析方法,可以及時讓管理者發現企業內部管理問題,挖掘企業潛力,幫助決策者判定企業的發展走向,以提高企業管理者管理企業的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著重分析了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了解決對策,以期財務分析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財務分析經營決策經濟效益
1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作用
財務分析主要是以企業財務報告上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解剖和分析。目的在于反映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為決策者改進企業財務管理方法和優化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管理信息,是總結過去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連接以后財務預測的橋梁,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如以下幾點。
1.1財務分析是評價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的重要手段
通過財務分析,企業管理者可以了解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長能力,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合理評價經營者的經營業績,促使決策者更有信心對企業作出決策。
1.2財務分析是實現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航標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自身的優點和認識到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才能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人力、物力資源,避開企業不足的地方,尋找最利于企業發展的機會,促使企業經營活動按照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運行。
1.3財務分析是實施正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管理者通過財務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經營活動是否在正確的路線上,有無偏離軌道,從而進一步預測企業后續發展的走向和未來的收益風險,并經過適當的調整,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2財務分析的內容及方法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和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財務分析了解企業已完成的經營活動、獲知企業現在的經營決策以及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方向。財務分析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有許多種,具體如何應用應根據分析者的目的而定。常用的有趨勢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圍繞財務指標進行單項指標、多項指標綜合分析,再加上各單位一些參照值(如管理者預定目標值、管理者限定值等),運用各種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然后通過直觀的圖形報告呈現給企業管理者。
2.1水平分析法
通過對企業兩期或連續幾期的財務報表中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對比,確定兩指標同比例增減變化的范圍,并進行分析,可以找出產生變化的原因及其對企業整個經濟業務的影響程度,為公司未來經營方向提供參考。現金比率是企業因大量賒銷而形成應收賬款時,考查企業的變現能力時所運用的指標,是企業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的合計數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一家企業上一年現金比率為9.5%,今年計算得出的現金比率為6.8%,分析得出應收賬款增加。企業管理層放松了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導致現金比率降低,管理層通過財務分析得知要及時改變銷售政策,調整銷售賒銷的數額。
2.2比率分析法
通過對財務報表上相關聯的不同項目、指標之間相除,得出各種比率,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揭示出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利息保障倍數是企業利息支付能力的衡量指標,是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管理者通過這個指標數能清楚企業有無足夠支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且比值越高,越能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2.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替代法,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對某個財務指標的影響,來說明財務指標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將分析對象分解為各項構成因素,按順序替代各項因素計算出影響程度。材料費用由產品的產量、單位產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單價三個因素的乘積相乘得出,那么可以把材料費用這個指標分解成這三個單因素,然后逐個分解,分析它們對材料費用總額的影響程度。第一次計算產量變動產生的影響;第二次計算材料單耗變動產生的影響;第三次計算材料單價變動產生的影響,從而分析出對企業經濟活動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
3財務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3.1對財務分析數據采集理解不足
對財務分析數據采集理解不足,沒有意識到財務分析數據采集的重要性。財務分析多數是以財務數據分析為主,很少關注非財務數據分析。有的財務人員不熟悉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閉門造車,只單純地收集財務數據,簡單的將財務數據進行公式化的加工計算,對財務分析的理解過于狹隘,沒有深入的去分析,只流于表面。
3.2對財務分析的結果重視度不足
決策者對財務分析認識不清,只要求財務人員做好企業財務分析,卻只把財務分析當作企業經營狀況的總結,未對財務分析的結果預測企業未來走向,未制定企業未來戰略和戰略行動方案。財務分析未得到充分利用,導致財務分析發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決策者對財務分析越來越不重視,企業在不停的惡性循環中走老路,最終導致企業走下坡路。
3.3對財務分析的宏觀環境考慮不足
一個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企業生存必定依賴于整體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必定會對企業產生直接及間接的影響。企業人員在對企業財務做財務分析時,如果目光短淺,未做到聯系企業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只片面分析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那決策者依據財務分析所作出的財務決策必定是片面的,不符合企業當前實際情況的,這樣的財務決策會致使企業不能長久發展。
3.4對財務分析的時間因素考慮不足
財務人員對財務資料進行分析時,只依據事后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未考慮到企業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整個系統的連接,導致財務分析所反映的問題不完整,企業決策者如果依據這樣單調的財務分析來作出決策,必然會存在種種問題,最終導致企業不能按正確的經濟目標發展。
4財務分析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4.1加強對財務分析作用的理解,對分析結果進行深入探討
財務分析的真正目的是了解數據背后的經濟事項,通過財務人員對數據敏感性的職業判斷,來分析經濟業務發生的合理性和合規性。要應對財務分析的作用理解不足,需要財務人員充分認識到財務分析是貫穿整個企業生產業務流程的,需要引入非財務指標,需要生產、倉儲、銷售、人力及其他部門提供信息,然后財務人員根據各部門提供的信息,提取出關鍵信息,結合財務數據作出系統的、綜合的財務分析報告。表面的財務數據分析只能得出表面的假像,只有將財務數據綜合非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才能挖出企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例如償債能力的分析中有個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是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是負債和資產的比率,計算得出的結果是資產負債率的減少,表面上分析是由于資產增加。管理層不能只滿足于這個結果,認為資產增加是利好信息,而進行深入的分析得知,資產增加主要是應收款項的增加,聯系銷售部門提供的信息才知道是由于銷售部門為了增加報表收入而擴大賒銷金額或虛開發票,并未真正的提高銷售額,分析出的結果就涉及到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不嚴或未執行的問題。例如營運能力的分析中有個存貨周轉率的比率,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是銷售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的比率,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存貨周轉率的增長,但管理層不能足滿足于這個結論,只看表面結論是銷售增長,再進一步聯系倉儲部門的信息分析得知是由于倉儲部門每日出入庫不及時做賬,盤點不及時,經常造成庫存不足,這就延伸到管理層的問題了。
4.2加強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加強財務及管理人員的培訓
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強大,管理者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但管理者的決策也不是拍拍腦袋就想出來的,也是根據企業過往經濟活動,還要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決策,管理者只有根據企業完善的財務分析的結果正確剖解企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制定發展計劃,才能讓企業做大做強,所以管理者要切實重視財務分析。要定期舉辦財務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培訓,了解新的財務分析的方法,以及當前的形勢,為企業的發展做好預測。
4.3加強對財務分析的宏觀理解,綜合考慮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
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分析時首先要了解企業外部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等,企業人員盡可能多的去了解外部環境會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作出的財務分析才真正對企業生存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了解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才能及時調整財務投融資政策;了解法律環境,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企業稅收籌劃政策。
4.4加強對財務分析的時間考慮,結合時間因素的影響
財務人員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時,要綜合考慮時間因素對財務數據分析的影響,企業的業務活動是連續貫穿整個時期的。財務分析的事先分析,是對生產經營之前進行的分析,經決策者提供企業發展的走向;財務分析的事中分析,是對生產經營進行中的分析,給決策者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方向;財務分析的事后分析,是對生產經營完成后進行的分析,給決策者提供考評依據。通過事先、事中、事后全面的分析,更好地為決策者提供管理企業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煥.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6(12).
[2]齊慧生.財務報表分析對管理層決策的參考意義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6).
[3]徐躍.淺談財務分析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7(27).
[4]呂婷.對財務比率分析中有關問題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6).
[5]黃福果.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作用研究[J].當代會計,2017(4).
作者:張為宏 單位:鹽城安順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