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有效性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工學結合”是隨著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文件的下發和推行,所興起的一種全新的育人模式。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高校能夠為人才尋找到更加科學、合理的培育模式。但是當前,因為種種原因,“工學結合”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工學結合”模式的價值發揮。本文主要站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視角,來就目前“工學結合”模式實踐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思考相應的解決對策。
引言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是近年來所倡導的一種旨在深化學校教育和實訓相結合的育人模式,就絕大多數高校而言,“工學結合”模式的推廣和應用,不僅為高校提供了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創新途徑,同時,“工學結合”也能夠促進學校育人體系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強人才的競爭力,綜合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但是目前,因為一些學校在“工學結合”模式上的經驗不足,或者是觀念問題,使得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工學結合”模式的價值輸出,需要高校能夠對問題進行及時關注,并積極尋找措施進行解決。
一、工學結合模式的內涵
所謂工學結合,是指通過工作與學習結合的教育方式。學生需要在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從事實際生產勞動,而不僅僅以實習的方式觀摩或實操。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以勞動者的身份增加社會鍛煉機會,也可以獲得勞動報酬。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就采取過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但是,當時更加偏重于形式,缺乏科學教學體系的支撐,也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步伐的加快,對于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高校也開始更加重視“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并紛紛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
二、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實施面臨的問題
(一)實際需求和學習內容相脫節
目前,一些高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開展“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教學內容和實際需求差距較大,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等問題。比如就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而言,雖然有一些定向的企業會提供實踐教學部分,但是教學的課程往往直觀性不強,很多學生理解效果不佳,再加上教學的內容在時效性、創新性等方面不足,使得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難以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此外,還有一些學校,對于實踐環節的課程和理論課程的課時安排不科學,也影響了“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效果提升。
(二)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對于實訓場地的師資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同時工作教學的評估方法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高校,在聯絡到相關企業展開合作以后,便將學生的培養完全“打包”給企業進行,而沒有專業教師參與到實訓教學和指導工作中。而現代工商企業管理作為一門需要立足理論、對標實際的專業,只有依靠教師和企業能夠共同做好各自領域的教學活動,并合理進行課程評估,才能夠取得實效。
(三)為充分挖掘“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潛在價值
事實上,“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除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培養的質量,還能夠在其他領域發揮作用,比如高校科研、學生就業等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對其他領域的價值挖掘還是比較有限,值得引起重視。
三、“工學結合”模式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為了解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目前在“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學習內容不合理的問題,首先,高校應當要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解構,要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職場教學分門別類進行劃分,并且對不同類別的課程在課時和容量上做好合理的設計。其中,理論課程主要是促進學生掌握應當具備的工商管理理論;實踐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管理實踐的實務和技能;職場教學則是促進學生能夠初步了解行業環境、行業需求等等。其次,應當要做好需求調研,在開展“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之前,高校應當深入市場了解目前相關主流企業、行業對于工商企業管理人才的技能需求情況,在此基礎上針對市場需求設計好“工學結合”模式中的教學內容,使其能夠有效銜接市場。
(二)不斷完善實踐能力培養環節
為了能夠持續提升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水平,高校應當在實踐能力培養環節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首先,“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不僅局限于委托企業對學生進行委培,學校還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建立校內專門實訓基地,為企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人才。其次,在學生進入到企業進行學習以后,學校應當要選擇好相應教師到企業進行跟崗指導和管理,并且對于負責生活管理、教學管理的教師應當要做好明確的分工,確保學生能夠在生活,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較為完善的指導或管理。第三要不斷完善學生的學習評估體系,除了將學生的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在企業表現情況等作為評估維度,還可以將學生創新能力、參與積極性等納入進去,以不斷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三)持續深化“工學結合”下的校企合作
在“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學校應當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一是在科研領域,學校可以和企業共同進行相關科研項目的實施,充分發揮高校在科研基礎上的優勢,以及企業在資金、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提升高校科研產出。二是在就業領域,在“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校應當要持續加強和合作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溝通合作,為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拓寬就業路徑,提升高校就業率和學生就業質量。上述是筆者基于實踐經驗和觀察思考,對“工學結合”模式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有效性提升策略的若干思考,希望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朱寬勝.工學結合理念下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研究[J].職業技術,2019,18(2):36-41.
[2]楊鵬浩.創業創新理念下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商貿人才,2019(2):249-250.
[3]楊淑琴.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訓平臺搭建構想[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2):295-296.
[4]王春梅.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2):48.
作者:彭菲菲 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