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01年7月,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音樂教育的目的和價值,要求深化音樂教育的改革和普及。鋼琴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中起著音樂啟蒙的作用,是幼兒接受文化知識和提升自己對藝術美感認識的紐帶。
(一)啟蒙教育的內涵
啟蒙教育就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論的人特別是兒童,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地使他們記住結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的教育方法叫啟蒙教育。啟蒙教育常用的說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啟蒙者已知的類似常識來說明道理,而不是講述科學證明過程。
(二)鋼琴教育的內涵
鋼琴教育是要人們更加認識和提高對美的感受和理解,激發對鋼琴的基本認識和積極興趣,并培養對鋼琴的演奏力和表現力。鋼琴教育不單是要人們了解鋼琴黑白琴鍵的組合,還要從最基本的樂理知識學起,五線譜、音程構造、音階、音符、休止符等。鋼琴教育要求幼兒掌握基礎知識,在此之上發展自己的音樂表現力。
(三)幼兒鋼琴啟蒙的最佳年齡
很多研究學者認為,學習鋼琴應該從孩子抓起,越早的了解和學習鋼琴越有利。專業藝術教育者認為,彈鋼琴是具有技巧性的手眼協調的小肌肉動作,需要指關節的配合,肘部與前臂的配合,上肢與下肢的配合,手指與鍵盤的配合,身體與鍵盤的配合等,這些都在考驗一個演奏者的身體協調性和耐性。剛開始學習鋼琴需要反復的手指練習和各種練習曲的練習,以達到基礎牢固的目的,這就要求學習者需要每天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練習。根據幼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我們知道,幼兒先發展大肌肉活動,再到小肌肉精細化發展的過程,年齡較小的幼兒會因為協調性差、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自身原因而坐不住,這個時候送他們去學習鋼琴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合理有效的學琴年齡應該在3—7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手指關節較靈活,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活動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而且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會形成肌肉記憶,這將為以后更專業的鋼琴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鋼琴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鋼琴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影響
人的審美能力包括感知、理解、想象、情感、聯想、表達等多種心理活動的一種綜合判斷能力。通過鋼琴啟蒙教育使幼兒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最終獲得全面協調的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對作品演奏和表演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對鋼琴作品的演奏,不僅能表現其扎實的基本功,還能表現演奏者個人的音樂素養和對樂曲的理解。要樹立以藝術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這個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育的全過程,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二)鋼琴對幼兒文化修養的影響
蘇格拉底曾說過:“音樂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因為節奏與和聲能滲透到人們的心靈深處,并賦予人們禮貌和優雅的氣質”。鋼琴教育對幼兒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事一個天生的文化產物,是文化的創造者和被創造者,這就意味著受到音樂影響的人能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和較深厚的文化修養。文化修養是指人先天自然形成和后天形成的一系列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能力。幼兒從小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能有效的促進幼兒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的提高,還能培養其認真踏實堅持的學習習慣。縱觀整個歷史,凡是有識之士,都能認識到音樂對個人對社會的重大影響力。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六藝”的課程內容,即禮、樂、射、御、書、教。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樂教,周公的“制禮作樂”,在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支持鼓勵和推動下,禮樂并舉,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發展,其目的是為了構建一種有文化、有禮儀、有涵養的祥和的社會環境。
(三)鋼琴對幼兒智力發展的影響
生物學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具有地理、數學等邏輯思維能力,屬于理性思維;而右腦控制感情,具有音樂、文學等形象思維能力,屬于感性思維。人的一生,左腦一直處于運轉狀態,而右腦則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大部分屬于未開發領域。而學習音樂剛好能彌補這一點,良好的音樂訓練能有效的促進右腦的活動,強化大腦的功能,使大腦均衡發展。這就是所謂的“音樂能開發智力”的理論依據。21世紀的人類正處于世界性競爭和激變的時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的激增對人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人們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在不斷面對挑戰和壓力的過程中,智商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而鋼琴這門藝術在陶冶情操的同時,還能有效的促進智力的開發。由此看來,鋼琴作為一種樂器,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我國不斷大力扶持第三產業,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相信鋼琴啟蒙教育也會不斷發展,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韓李佳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