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多元文化啟蒙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元文化已經變成了一種潮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幼兒園也應該及時吸取多元文化的養分,促進幼兒的啟蒙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幼兒可以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感受到很多新鮮的文化氛圍。通過對這些多元文化的了解以及接受,促進幼兒的成長,幼兒領略到了我國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以及價值。本文主要結合幼兒園的實踐教學,對幼兒園中的多元文化啟蒙教育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多元文化;啟蒙教育
幼兒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最開端。引入多元文化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增強了幼兒的愛國主義,還有利于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一定的社會經驗,培養了全球意識。且在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中,幼兒可以看到西方國家與我國的文化差異,在以本民族的文化為根本理念的同時,能夠以觀賞的態度去看待世界文化。本文通過對幼兒園多元文化啟蒙教育的思考研究,得出了以下幾條結論。
一、構造多元文化的教學氛圍
在幼兒園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工作開展之前,為了可以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首要的工作就是進多元文化環境的創建。幼兒時期還處于一種懵懂的階段,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在進行多元文化的教育時,良好的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自身的成長。教育源于生活,在教育過程中,為了讓幼兒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這個環境當中,將幼兒的生活與教育結合起來,促進了幼兒身心與多元文化的充分接觸,更加有利于多元文化在幼兒教育的滲透作用。例如,在對幼兒進行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時,教師首先就要創建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在布置該環境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對幼兒園的物質環境進行裝飾。在日常的學習中,幼兒園可以在校園的主題墻飾上勾畫一些有關外國寓言的畫報,促進幼兒對于多元文化的基礎了解;可以在校園內建立幾個外國的童話人物形象,通過這些因素增加幼兒對于多元文化的積累;還可以舉辦黑板報的比賽活動,規定黑板報的主題就是不同地區的文化。在組織幼兒進行黑板報的布置時,不僅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加深幼兒對于某個地區文化的了解,促進多元文化教育在幼兒園的開展。
二、舉辦有關多元文化的活動
由于西方國家與我國的文化差異,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現象。在幼兒園進行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時,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將國外的文化引進到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促進幼兒對多元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幼兒來說,節日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舉辦節日主題活動,讓幼兒對于西方文化充滿好奇以及期待,并積極參與其中,讓多元文化的學習在幼兒教育階段變得簡單,充滿了趣味性。所以,舉辦有關多元文化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多元文化很自然滲透進幼兒的啟蒙教育中,還為幼兒園的日常教學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在幼兒園開展對幼兒的多元文化啟蒙教育時,要注重在過程中舉辦有關多元文化的活動。比如,可以開展以圣誕節為主題節日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按照西方的風俗進行活動,讓幼兒在教堂進行禱告,體會西方的嚴肅的宗教儀式。然后,是家庭聚會,讓幼兒領悟到西方的飲食文化,并結合我國的飲食文化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一些不同。這樣的活動意義不僅加強了幼兒的民族歸屬感,還有利于對西方部分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多元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
在幼兒園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教育中,通過多媒體中的微視頻可以讓幼兒更加直觀的對多元文化進行了解。動畫產業也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播放國外的動畫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挖掘幼兒身上的潛力。在幼兒的交際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上,多元文化的教育是有著很積極的作用的。所以,信息化技術的合理充分利用,也是促進多元文化啟蒙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多元文化的宣傳過程中,為了促進幼兒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幼兒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幼兒進行一些國內外動畫片某些片段的播放,比如,《黑貓警長》以及《哆啦愛夢》。并在動畫片的播放過程中,老師要讓幼兒進行思考,讓他們在看完之后說一說這兩段動畫片之間有什么明顯的區別。促進幼兒對多元文化的進一步了解,讓幼兒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以一個科學合理的態度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明白多元文化的真正內涵。信息化技術的合理利用促進了多元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進行多元文化的啟蒙教育時,科學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我國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更好的繼承及弘揚。在幼兒的教育階段,要及時引入多元文化教育,促進多元文化以及實際教學之間的相互滲透。
參考文獻:
[1]趙海燕,徐躍東,王國花.幼兒園多元文化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5(02):44-47.
[2]王曉玲,錢光麗.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目標定位與實踐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6(04):70-72.
作者:王敏 單位: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