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 “融”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優秀傳統文化、優良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精神相融合,既是企業與社會緊密相聯的紐帶,也是新常態下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煤礦企業改革升級的關鍵時期,培養企業精神、打造企業文化、凝聚職工力量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企業文化;傳統文化;功能價值;途徑
一、五種精神在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
對職工的激勵價值。“五種精神是傳家寶”,這是幾代大雁公司員工對五種精神意義的生動概括。四十六年來,在大雁公司一提起五種精神,幾乎婦孺皆知,已經成為最富號召力的口號。五種精神的激勵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召喚人、鼓舞人,給人以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念;第二,激勵人、鞭策人,給人以愛崗敬業、忠誠奉獻的工作熱情;第三,感染人、鼓動人,給人以蓬勃向上、永不倦怠的精神狀態;第四,感動人、激發人,給人以勇于克服困難、樂觀豁達的進取精神。對員工的凝聚價值。五種精神的凝聚價值是一種職工心理上歸屬感、親和感不斷得到滿足,不斷得到強化的過程。大雁公司煤層地質賦存條件差、生產技術工藝落后,發展靠的就是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事業的堅定信念,這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五種精神表現出的理想、信念、氣概、作風等等,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尚品德,也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積淀。企業文化工作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使企業員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員工的導向價值。企業文化在實質上都有一種價值取向。大雁公司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取決于其基本——五種精神。五種精神的內在價值就是對員工的行為方式、情感寄托、價值根基上的教育塑造,就是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不斷規范引導員工行為,提升員工的精神境界,培養員工的敬業態度,把員工塑造成具有一種深厚的,有著與社會責任、企業責任相通的精神品格,并將員工內在的積極性引導到社會和企業所要求的目標上來,最終能夠同社會、同集體、同企業的整體目標結為一體。
二、優秀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
“領”。就是加強領導。當前,煤炭企業針對深化改革和應對危機過程中出現的員工思想多變、價值取向多元等諸多問題,更需要建塑特色的企業精神,成為員工必須掌握的“內在規則”。為此,煤炭企業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把傳統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人為本,出臺工作制度,建立工作機制,構建以各級管理人員為重點,以培育員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根本,以傳統文化的經典為支撐的企業文化建設框架。“引”,就是正確引導。在講話中引經據典,妙語如珠,催人奮進,讓人看到了他博學強記、知識淵博的一面,也著實為煤炭企業員工在加強文化修養樹立了榜樣。煤礦企業要結合員工整體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開展國學經典教育。要想法設法地通過名言警句、勵志格言等形式,培養員工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逐步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利用班前班后會、黨團活動日等時間,將國學經典通過齊聲誦讀、張貼于欄等方式,引導員工誦讀,營造出人人誦讀經典、人人踐行經典的良好氛圍。“悟”,就是勤思善悟。悟性是一個人智慧的重要內容,有無悟性,決定于一個人內化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員工,尤其是基層一線員工的悟性,必須勤于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企業在引導員工用心誦讀或背誦傳統文化經典的同時,還要引導員工針對本職崗位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情況,學會見賢思齊,開啟智慧,不斷地提高自身業務技能和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將所學習的傳統經典文化進行歸納、提煉、消化和吸收,變得鮮活起來,從而實現經典工作化,工作經典化。“融”,就是有機融合。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教人見賢思齊、立德修身、忠孝天下、處世之道等做人、做事、修心的道理。在煤炭企業中只有從員工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抓起、做起,扶正抑邪,激濁揚清,以文化引領人、凝聚人,助推企業實現和諧穩定發展。“新”,就是形式新穎。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重點,充分利用道德講堂、讀書活動、傳統節日等時機,引導職工誦國學經典、講美德故事、談學習感悟,并適時舉辦演講、征文等形式多樣活動,進行經常性的道德教育。例如,大雁公司近幾年開展了“最美大雁人”評選表彰、“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跡分享會”等活動,廣泛發動職工群眾推薦身邊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自強不息、熱心公益等方面的先進典型,發掘最美人物和事跡,展示大雁精神,傳遞正能量,營造了濃厚的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做”,就是貴在踐行。按照“五種精神永傳承”的要求,號召員工繼續秉承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繼續錘煉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繼續保持勇于獻身的崇高境界;繼續探索科學管理的求實作風;繼續發揚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始終充滿干事創業的工作激情,以新視野搶抓新機遇,以新手段拓展新領域,以新舉措開拓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尚慶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中國職工教育:193期
[2]廖巨農:思想政治工作與中國傳統文化;《求實》2000年1月
作者:王洪波 單位:神華大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