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之企業舞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研究已經有了許多,但對于快速發展的世界來說,以往的研究不足以說明所有現象和問題。企業舞蹈,這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興的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將是對現如今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又一探索。通過對三福百貨的案例研究,我們看出這種新形式在文化建設中的不足與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對于推動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深遠的啟示。
關鍵詞:零售業;企業文化;企業舞蹈;案例研究
一、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綜述
在對企業文化理論的研究中,馬曉娟總結到企業文化的廣義定義有兩個特點,即企業自身特點和企業物質文化和自身文化組成。狹義的定義是由經營宗旨、價值觀念、道德行為所組成,結合企業自身特點的集合(馬曉娟;2017)。王文靜等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既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健全現代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王文靜,黃麗芳;2012)。方明在對港口企業現代化經營過程中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中強調文化內涵與文化創新的意義(方明;2018)。在對零售也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中,周應堂等將其總結為經營文化、美學文化、服務文化、品牌文化和以人為本文化五大點,繼而提出文化的本土化結合問題(周應堂,黃金;2006)。劉光明在對沃爾瑪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中提出,企業文化是企業獲得長久發展的基礎,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劉光明;2002)。方祺在對我國零售企業企業文化的現狀研究中得出,我國零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缺乏主體意識,不成體系、服務理念未得到踐行,文化建設缺乏個性等問題(方祺;2015)。實際上,對于零售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大多在理論層面,在對主題問題的把握上以整體為主,缺乏對于具體的某種現代化的文化建設形式的案例型深入研究。案例研究方法是實地研究的一種,用以探討某一現象在實際生活環境下的狀況。適合不容易區分實際問題與理論概念邊界的問題,或者研究者無法設計準確、直接又具系統性控制的變量的時候,主要回答為什么等原因解釋現象。相對于其他研究方法,能夠對案例進行厚實的描述和系統的理解,對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與所處的情境脈絡加以掌握,可以獲得一個較全面與整體的觀點。雖然以上零售業企業文化研究中,大多數用的是案例研究方法,但案例集中于普遍性問題研究,而案例研究的一大亮點是通過特例來找出普遍規律,強調的是深度挖掘。因此,本文在結合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中產生的新的文化建設形式———企業舞蹈,以這一具有時代特色的形式為對象,并以三福百貨為例進行深入的案例研究,以填補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
二、三福百貨企業舞蹈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這里所謂的企業舞蹈就是員工健身操。通過到三幅百貨實地觀察和與員工及經理的交流,結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調查一些消費者、市民等,得到一些資料。下面對三幅百貨企業舞蹈制度進行介紹。
(一)形式與內容
三幅百貨的企業舞蹈制度建設的具體形式就是工作日上班前半個小時,集合全體員工在店面門口,一字排隊站開。然后就是由經理對昨天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意見,并提出今天的目標與要求。接著會帶著全體員工一起喊出公司口號,工作口號,例如,“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成長機會,為社會創造財富”“耐心、耐心、再耐心”“認真、細致、微笑”“顧客永遠是對的”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強化對公司文化的認同。隨后,經理會帶著全體員工在一段節奏感強并且富有青春活力的音樂的伴奏下,跳一段健身操。身著同樣顏色和款式的工作服,動作整齊劃一,場面顯得富有活力,團隊顯得積極向上,這種氣氛的渲染下,引來了不少市民和顧客駐足觀看。
(二)原因和目的
1.從參與群體上看,三幅百貨的員工以80、90后居多,他們追求時尚與新潮拒絕枯燥、單調、無味的工作,熱愛生活,懂得享受,喜歡改變。這種以音樂和舞蹈結合的活動形式富有青春活力,符合時代氣息。同時,全體成員跳同一段健身操,需要相互協調,做到整齊劃一,這種簡單的群體一致性行為動作,不僅有助于組織目標的達成和群體的存在與發展,而且有助于增加每個個體的個人安全感。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曾對群體動力概念做出解釋,他給出群體動力公式:B=f(P,E)。通過企業員工共同舞蹈的方式,引導員工團結一致,培養集體榮譽感,同時傳達出公司的青春與積極向上的活力,讓員工生活和工作同樣精彩。2.從行業性質來看,三福百貨為實體零售,屬于服務業中。每天面對大量的顧客,和顧客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不僅要推銷出商品,還要留下良好的印象。樂觀積極、青春活力、真誠的心態是非常關鍵的。要達到這種狀態,要從內在的思想到外在的行為進行改變。因此,需要的是鍛煉他們的勇氣,培養他們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在店門外、在大庭廣眾之下跳舞,需要的是勇氣,展現的是青春活力與自信。有助于與顧客零距離的工作。另外,對于每天重復的銷售工作人員來說,枯燥無味,壓力很大,活動身體有助于他們釋放壓力,有益身心健康。3.從文化建設的角度來說,通過這種肢體的協調合作,達到凝聚員工的作用。講到組織文化建設,就必須介紹組織文化結構。組織文化各種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層次關系稱為組織文化的結構。企業舞蹈的這種文化建設形式,屬于中層文化含義。文化建設需要理念和物質支撐,這種舞蹈形式,就是建設團結合作、積極向上、青春活力、顧客至上三幅百貨企業文化的一種物質表現形式。對于文化建設的深入發展,意義重大。
(三)效果
三福百貨公司通過企業舞蹈的文化建設,轉變職工心態,傳播企業文化新理念,傳遞企業共同愿景。主要達到了以下的效果:1.員工的工作熱情,特別是銷售人員的工作熱情有很大提高,消除了靦腆,不再恐懼與推辭與陌生人交流,大膽展現自我、介紹產品。同時,員工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融洽,有問題和意見及時溝通與表達,及時化解誤會和矛盾。由于這種區別于其他公司的活動形式,員工的歸屬感增強,集體榮譽感讓他們為了共同的企業的目標而不斷創造、不斷突破與努力。2.企業文化建設新元素不斷增加,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未來是屬于年輕一代的,這些青春元素,不僅滿足了新一代員工的需求,而且符合新時代特色。三福百貨的企業舞蹈文化建設,正是在新時期下,順應時代召喚的產物,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3.樹立了新的企業形象,讓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形象深入消費者心中。這種場外的活動形式,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公關廣告。路過的行人顧客,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會對公司的總體形象加分,而且,在對吸引人才方面,也有很大幫助。求職者會感到公司對于人力資源的重視及該公司人力資源工作敢于突破的閃光點,可以吸引那些致力于在銷售行業貢獻出自己力量的優秀人才。
三、三福百貨企業舞蹈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
(一)員工的接受度不高
雖然年輕化的員工群體追求時尚新穎,喜歡音樂與舞蹈,但他們更傾向于追求自由,無束縛。這種公司統一安排的舞蹈形式,從某一方面來說,反而是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個性化的需求被縮小,集體行為被放大,不利于個體創造性的發揮。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效益理論,在勞動經濟學中的應用就是總效益等于工作收益與閑暇獲得的效益之和。由于時間安排在上班前半個小時,占用的是員工自己的非工作時間,因此,員工獲得閑暇的收益會下降,整體比較下來,滿意度自然不會很高。
(二)難以確定對于績效的貢獻額
雖然講到這種文化建設方式對績效的改善有所幫助,然而,卻很難量化貢獻量。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沒能夠將這一制度的具體考核指標納入員工績效總體中,換句話說,就是這一制度建設形式單一,不能系統的考察。員工得不到企業舞蹈建設的清晰的信息,而人們總是對熟悉的東西支撐度高些,對于陌生的不熟悉的東西,雖然感覺不錯,但不會全力支持。
(三)舞蹈形式設計單一,制度建設不成系統,沒能和其他的人力資源制度有效結合,激勵的效果不佳
特別是溝通機制的不完善,根據溝通中信息的流向可分為單向溝通、雙向溝通和全方位溝通。顯然,全方位的溝通更有助于理解和接受。單向溝通的機制,缺少反饋,這樣某項指令或者措施實施起來效果就會減弱。三福百貨舞蹈制度建設中,忽視了員工的消息反饋,而員工是與消費者最近的群體,這樣,不利于企業獲得第一手消費者市場信息資料。
(四)對于樹立企業形象起的作用不明顯
由于舞蹈形式更容易傳達的是一種視覺效果,并非正式的企業文化公關活動。同時沒有和企業的宣傳部門活動聯系在一起,不能起到很好的連帶效益。對求職者來說,想要進入企業,又多了一份擔心,因而會再三考慮是否進入該公司。而廣大的消費者,更注重的則是公司的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促銷活動等。因此,單一的企業舞蹈活動,不能很好地起到樹立企業形象的作用。
四、基于企業舞蹈的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全員參與制度建設
上面分析了員工接受度不高的原因在于員工感覺不到自己在企業舞蹈建設中獲得感。因此,要改變這一狀態就必須在員工的內心狀態上下功夫。提高員工的參與度,讓員工參與企業舞蹈建設制度的設計,包括時間安排、舞蹈編排、歌曲選擇,并開啟反饋信箱,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接納合理的意見,做出相應的調整。管理學家阿倫和梅耶認為,組織承諾是個體的組織的一種感情傾向,以及對于離開組織的損失認知和應付的道德責任。由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員工參與建設,自己親身體驗,就相當于在接受著這種制度安排,由于自己是這項制度的推動者之一,因此還會幫助企業去宣傳,去說服那些還沒有完全接受的同事,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因此,企業舞蹈制度推行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二)與績效掛鉤的考核體系
前面分析三福百貨企業舞蹈建設的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績效的支撐。這是因為企業文化建設對于績效的影響難以量化,特別是企業舞蹈建設中,更是無從下手。對于員工的考核,不僅只有那些銷售量等直接經濟因素,還有諸如員工態度、顧客滿意度等定性考核。三福百貨在進行績效考核時,應該將員工態度、顧客滿意度納入整體考核體系里來,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將企業舞蹈制度進行必要的績效考核點的分配。讓這一制度,在有績效點的考核下得到保證,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參與度。同時可以完善公司的考核體系,為晉升、換崗、培訓與開發提供多一項參考信息。對于外部宣傳來說,完整的組織文化體系總能傳遞出一種更加規范的形象。對于組織形象的設計與宣傳,發揮組織文化的規范作用,讓員工產生自律意識,心甘情愿接受無形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行為準則,接受組織文化的約束和規范,進行自我管理。
(三)結合營銷計劃完善舞蹈制度
企業舞蹈制度的時間安排可以有兩種方案,一是安排在正常工作時間外,這樣就必須付一定的補貼費用,因為占用的是員工的休息時間,也可以傳遞出公司對于員工身體健康的一種期望和所做的努力。不占用正常工作時間,不會對公司正常的營業帶來影響,績效波動不太大。另一種方案是安排在一天工作開始的時候,這樣,讓員工感到這種舞蹈形式,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給每天的疲乏工作帶來許多來樂趣。員工也不會因為失去正常的休息時間而抱怨,考勤機制也可以順理成章地實施。除了在時間安排上的選擇,還有就是程序設計上,企業舞蹈應該是企業培養和傳遞價值觀念的舞臺,這樣需要有員工和管理者的共同參與,管理者要做出總結、提出目標,員工也要提出建議,互相交流。同時,結合不定期的公司理念強化傳遞培訓,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自己在為做什么而努力。
(四)適應社會總系統而權變
文化建設涉及很多方面,有理念層、制度層、符號層。橫向的還有各個部門的文化,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理念層,要結合企業管理思想。切斯特巴納德,社會系統學派的創始人,他將組織看成是一個社會系統,是人的一個相互關系的協作體系,隸屬于社會大系統,受到社會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人與人的關系就是一個社會系統,它是人在意見、力量、愿望及思想等方面的合作關系,管理人員就是圍繞三要素即物質的材料機器、作為生物的人和群體意識的社會因素來適應總的合作系統。對于企業而言,就是在促進社會發展中起到作用。企業的壯大,社會的進步與繁榮兩者利益是均衡一致的,這才是一種正確的企業發展與管理觀念。這種哲學觀念下的企業追求的不是資本的簡單積累,而是整個企業運作的不斷擴大,并與社會的不斷融合。三福百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要時刻將自己看成是社會的一個子系統,不斷改進與適應社會變化,持有這樣的哲學觀念,才能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不迷失方向,不斷前進與生存。
參考文獻:
[1]馬曉娟.企業文化文獻綜述[J].中外企業家,2017(33):129,131.
[2]王文靜,黃麗芳.企業文化建設研究綜述[J].商品與質量,2012(S7):232.
[3]方明.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問題與改進對策[J].商業文化,2018(8):89-90.
[4]周應堂,黃金.零售業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研究———以歐尚連鎖超市企業文化案例為例[J].商場現代化,2006(26):296-297.
[5]劉光明.沃爾瑪的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J].經濟管理,2002(9):55-57.
[6]方祺.零售企業企業文化現狀及構建策略[J].市場研究,2015(4):35-36.
作者:徐繼良 盧長利 單位: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