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情境教學法在古詩詞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濃縮的語言,被稱為漢語的極致。古詩詞語言簡練、表達形象,并且還富有韻律美,朗朗上口,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對外界事物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和看法,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基于學情,在古詩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感悟文本,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讓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獲得精神上的滋養和文學素養的積淀。
一、聯系日常生活,創設生活情境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點,由于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古詩詞的創作年代距今較為久遠,他們在理解古詩詞時經常會遇到困難。為此,語文教師可以聯系日常生活進行古詩詞教學,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拉近古詩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增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與感悟。比如,在教學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時,教師首先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這首詩是詩人在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關,祭祀長白山的途中創作的,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較淺,對“相思”之情并沒有太多的感受,為了更好地調動參與熱情,語文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回想“自己有沒有一段時間特別的想家,特別思念自己的親人?”喚起小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顧,在教師的啟發下,有的學生說,“當爸爸長時間出差不在家時,我就會特別地想他”;有的學生說,“每當過年時,當兵的哥哥不能回家,我和爸爸、媽媽就特別地想他”;還有的學生說,“受疫情的影響,我和爸爸媽媽已經一年沒去奶奶家了,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玩的時候,我就會特別地想念他們”。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讓學生知道了什么是相思的味道,引起了學生和詩人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作者那種思念親人、思念故鄉的情感,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引入民間故事,創設故事情境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采用傳統的說教形式,一味地向小學生講授古詩詞中的知識點,小學生接收到的是枯燥的文字知識,缺乏形象的認知,導致小學生對教師的講解聽的是“云里霧里”,不能透徹理解。在古詩詞中,有很多古詩都與民間的神話傳說有關,而小學生對故事又有著由衷的熱愛。為此,在古詩詞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結合古詩詞內容引入小學生喜歡的神話故事,創設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情節幫助小學生理解古詩的意境和大意,提高小學生對古詩詞文字的感知。比如,在教學古詩《迢迢牽牛星》時,很多小學生對“牽牛星”并不是很了解,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就可以為學生展示唯美的星空圖,在圖中為學生指出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位置,向學生傳授科普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對牛郎星和織女星進行了解后,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讓學生知道牛郎和織女的每一次相會,都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在聲情并茂的故事講述中讓學生品味牛郎織女愛情的凄美,調動學生內心的積極情感。教師可以順勢引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在漫長的等待中織女是怎樣度過的呢?”引導高年級小學生在故事情節上展開合理的聯想與想象,很自然的就把學生引入到了古詩教學中,加深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基于信息技術,再現詩詞情境
一首詩詞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古詩詞具有優美的意境,僅靠語言描述學生是很難感同身受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功能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再現古詩詞意境,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快速地融入到古詩詞學習中,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高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旺盛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鮮的事物十分感興趣,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幫助小學生掌握古詩詞的學習技巧,不斷提升文化底蘊。比如,在古詩《山居秋暝》描繪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麗景色,表現了詩人熱愛生活、潔身自好的品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現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初秋傍晚,山雨初霽,空氣清新,萬物為之一新,松樹林間傾瀉著明月的清光,清泉在石頭上流淌著,浣紗歸來的女子在竹林里開懷的笑著,小漁船緩緩地穿過荷花向岸邊劃去。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了一幅清逸幽深、恬靜安適的畫面,令人心馳神往,使小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會詩句所蘊含的深邃意境,從而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滿足,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利用音樂藝術,渲染教學情境
音樂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小學生的心靈。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整合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將音樂與古詩詞相結合,把音樂元素引入到古詩詞課堂中,創設具有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在音樂的渲染下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長相思》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蔣大為的《思鄉曲》來渲染氣氛。《思鄉曲》是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經典之作,其中的每一句歌詞、每一個旋律都透露著對故鄉的無盡思念,每次聆聽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借助歌曲來營造思鄉的氛圍,引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讓小學生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真正地去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五、開展角色扮演,創設體驗情境
古詩詞語言凝練,在句子和句子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留白,給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留白,鼓勵學生在留白處展開想象,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想象成古詩詞的作者,也可以將自己想象成古詩詞中的人物,通過身份的轉換,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比如,《稚子弄冰》描繪的是孩童嬉戲的畫面,在其中運用了大量的動作描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兒童的天真淘氣,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古詩改編成小劇本,展現詩句中的情境,并在其中加入自己恰當的想象,讓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再現詩中兒童嬉戲的場景,通過“脫曉冰”“當銀錚”“敲玉磬”“忽作玻璃碎地聲”等環節的模擬再現,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孩子從快樂到失望的心理變化,從中品味兒童生活的天真與浪漫,在感受語言文字之美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之美,更深刻地體會作者對于童年天真快樂生活的向往。對于表演較好的團隊,語文教師可以推薦他們到學校的文藝匯演中進行展示,給小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是幫助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還能夠激發學生崇高的人文情感,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科學合理的應用情境教學法,活躍古詩詞教學的氛圍,從多角度激發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將古詩詞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薛麗婷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上秦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