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綜合類的農業學術期刊半衰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期刊下載量半衰期計算方法
期刊下載量半衰期是指某種期刊的所有論文被下載的總次數中,較新的一半是距離發表當年多長一段時間內累計達到的,其計量單位為年其中:HD是指所求的下載量半衰期,X為累計百分比小于且最接近50%的年份序號(統計當年年份序號為0),A為統計年至X年的下載量累計百分比,B為統計年至X+1年的下載量累計百分比。以《中國農業科學》為例,其具體算法如下:HD=2+(50%-49.77%)/(61.29%-49.77%)=2.02003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采用的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8,下載量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數據正態性檢驗采用單樣本Kolmogoro-Smirnov檢驗,三者的差異性比較和多重比較分別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檢驗。各指標間的相關檢驗采用Spearman等級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015年下載量半衰期及其他文獻計量學指標的比較據統計,18種綜合類農業學術期刊的總下載量達170.66萬次,Web即年下載率為44次/篇,基于下載量的半衰期HD(Half-lifePeriodofDownloads)的范圍是2.0359~3.4167年,極差為1.3808年。由附圖可知,在被統計的18種期刊中,2<HD<2.5的有4種,2.5<HD<3的有8種,HD>3年的有6種,可見有44.44%的期刊HD集中在2.5~3年之間,有33.33%的期刊HD分布在3~4年之間,其中以《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的HD值最高,達3.4167年。
3.下載量半衰期與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的比較
引用半衰期的范圍是7.2~9.1年,均值和中值分別為8.261、8.200年;被引半衰期的范圍是5.1~10.4年,均值和中值分別為8.317、8.850年;下載量半衰期的范圍是2.02~3.4128年,均值和中值分別是2.8560、2.9185年,可見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的值均明顯高于下載量半衰期,平均高出5~6年。該結論符合人們引用文獻的習慣。如在綜合類農業學術期刊中較有影響力的《中國農業科學》,其下載量半衰期為2.02年,被引半衰期為7.0年,相差5年左右,說明《中國農業科學》的文章從被讀者下載到被學者引用大約需要5年的時間。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文獻被引用從下載到引用,需要一定的沉淀,而下載是整個過程的開始,也是最能較快反應期刊以后被引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該指標被用于期刊評價時具有較強的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