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術期刊網站建設及功能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重點介紹了學術期刊網站的內容模塊及其所應具備的相關功能,并由此對其現存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對未來學術期刊數字化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為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網站建設;數字技術;信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時代已經來臨,數字化的應用已日漸廣泛,并已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領域[1]。數字化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軟件技術乃至整個信息社會的技術基礎。目前其已在新聞出版領域得以應用,以數字出版為代表的先進出版技術引領著未來出版業的發展趨勢。
1學術期刊網站的建設及相關功能研究
為了便于學術期刊發行及推廣,出版單位通常會建立獨立的期刊網站,或使用其他大型期刊網站系統提供的模板來構建具有獨立版權的期刊主頁。對于新數字技術的應用,由此使得學術期刊的編輯部門顯著加強了網站建設,并基本建立了快速的投稿,審稿和編輯系統。它使學術期刊的編輯無需進行繁瑣的編輯工作,從而節省了時間并提高了效率。目前,一些專門的開發公司已經與一些學術期刊的編輯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以開發適合學術期刊的網站,由此可使許多期刊編輯部門能夠在互聯網上完成其工作,例如提交,審閱,編輯,處理,分發等。通過訪問網站,使編輯部人員可以隨時隨地處理稿件。
1.1學術期刊網站及內容模塊分布介紹
學術期刊網站的內容模塊主要分為以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期刊情況,主要包括“期刊介紹”,“咨詢委員會”,“編輯委員會”,“編輯部介紹”,“獎項”,“基本信息”和“欄目介紹”,使讀者能夠了解期刊的性質和內容。第二部分是信息部分,主要包括“讀者信箱”,“提交通知”,“訂閱通知”等。對于各個信息欄目,建立了針對作者,編輯,出版者和出版者的信息反饋系統。第三部分是期刊的在線出版部分,其中一些已經預先發表的文章供讀者在線閱讀,這是網站(或網頁)的核心內容。第四部分是學術信息部分,大部分設置有“學術通訊”和其他與期刊欄目相關的欄目,使學術期刊網站(或網頁)成為紙質期刊的延伸和補充,充分利用利用網絡的通訊優勢,提高期刊的知名度,有利于學術文獻信息的進一步傳遞和引用率的提高。第五部分是建立在線投稿,編輯,評審,辦公等遠程工作系統,實現編輯部的網絡管理手段。利用網絡不僅可以實現學術期刊網絡版的提前出版,而且可以實現編輯部內部辦公程序的網絡管理。
1.2稿件處理功能
學術期刊網站通常包括三個功能,第一個是稿件處理功能,其概述如下。(1)作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注冊個人賬號,系統將自動錄入作者賬號的密碼。未來作者可以使用該賬號及與其相匹配的密碼登陸系統[2],并且可以隨時提交或檢查論文的狀態。(2)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作者將自動分配給相應編輯人員。編輯可通過注冊電子郵件登錄系統,并對其所負責的專欄文章進行初步檢審核。對于通過初步審查的稿件,可以使稿件進入專家審查系統以進行進一步審核。而對于未通過初審的稿件,則應直接退還給作者。(3)審稿專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進入在線審閱系統,也可以直接登錄該期刊的平臺進行在線審閱。同時也可通過手機以推動審稿流程的開展。只要發送電子郵件以查看信息,即可通知專家。如果專家不方便審閱論文,則可選擇其他審稿專家進行審稿,并將其添加到專家數據庫中。在專家評審完成后,評審意見應反饋給責任編輯進行處理:退回修改,直接錄用或拒絕。最后,形成完整的過程如下。作者提交論文→由負責的編輯處理(包括提交給審稿專家以供審閱和修訂)→由副主編審閱→由主編審閱→由編輯委員會審閱→記錄并定稿。
1.3輔助工作系統
第二個功能是輔助工作系統。這主要是為了幫助編輯在后期的編輯管理中做好工作,涵蓋了各種統計數據庫。以稿件注冊系統為例,其可根據作者的稿件并自動生成稿件注冊表格,每個稿件的審核過程可自動生成用于提交和保留的審核程序表。另外,還可以開發在線辦公系統,即編輯部的“OA”系統。該系統主要用于內部工作處理、信息傳遞以及工作轉移等事項。
1.4咨詢及服務功能
第三個功能是提供咨詢服務。可用于提供網站學術期刊的總體概述:介紹該期刊的基本情況、投稿要求、編排規范以及相關規定等內容。同時也可提供檢索查詢功能:提供查詢和下載本期刊上已發表的相關文章(通常提供摘要,可在注冊賬號后實現部分或全部文章的付費下載工作),同時也可下載瀏覽器以方便讀者及作者閱讀PDF等類型的電子文件;也可將與期刊網站密切相關并具有業務聯系的網站作為友情鏈接。
1.5其他功能
此外,部分功能較為完善的期刊網站還添加了一個在線系統。與期刊或期刊相關的新聞資訊或行業動態;與期刊有關的活動或期刊的出版趨勢;有關出版,學術會議期刊等的信息;學術論壇;下載和轉載期刊中的文章等,以及刊登部分廣告及相關企業鏈接等。學術期刊密切相關的數字化平臺一定程度上可通過不斷完善期刊網站功能來實現,但不可否認,學術期刊網站的建設正處于信息數字化進程的改革浪潮之中,依然道阻且長。盡管仍有進一步改進的潛力,但建立學術期刊網站依然大有裨益。不僅便利了讀者和研究人員的使用,而且還促進了管理手段的優化。同時也使學術期刊的編輯和出版部門的工作得以簡化與規范化,比傳統的期刊內部管理模式更為高效、靈活。
2學術期刊網站現存主要問題研究
2.1不同學術期刊的網站的布局及功能千篇一律,有待優化及更新
就現有的學術期刊網站而言,大多數學術期刊網站的界面布局,功能模塊、色彩風格均較為相近,可謂千篇一律。在以單一期刊形式進行網站運營的過程中,大多數學術期刊單位僅在紙質版本的基礎上在線版本,對在線信息具有相同的影響。管理和更新經常被忽略,信息資源相對稀缺[3-4]。盡管網站的數量較多,但其平均訪問量并不高,因此學術期刊通常難以保持其傳統品牌在網絡世界中的知名度。除此以外,如果要使網站保持較高訪問量,則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儲備、高質量的服務、優良的技術設備和人性化的網站管理。上述種種對傳統學術期刊而言很難實現。同時,中國大多數學術期刊編輯和出版單位都采用在大型期刊網站上出版電子期刊的模式,甚至部分具有獨立版權主頁或獨立網站的學術期刊也加入了大型期刊網站,這些網站通常可實現全文在線閱覽,并提供收費或部分收費的閱讀和下載等服務。期刊在加入大型網站的同時,也會同時將電子文檔的管理權轉交給期刊網站。
2.2相關學術網站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學術研究網站是基于各類學術期刊的大型自然數據庫。每個研究機構的網站都是一個數據中心,但是長期分散在各種教學和研究機構中。但是,傳統的學術期刊,包括數字形式的學術期刊,只是獨立的期刊網站或期刊團體,至多可稱得上是期刊數據庫。無論在國內外,學術期刊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聯系大部分都是以學術期刊為主體的數據庫網站,其中學術機構的網站是相互鏈接的,或將學術機構的網站與與其專業相關的期刊的網站鏈接在一起。當前,由于數字平臺建設較為分散,學術期刊和學術研究始終處于脫節狀態,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學術研究和產出的主體展示平臺,以反映學術研究的整體情況,提供更完整,便捷的信息連接服務,并實現學術機構所需的有效信函信息提供,暢通的溝通渠道,以及有效的媒體管理和學術成果轉化管理。與此同時,由于網站和大型數據庫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布局和長期的目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建設資金,而且在特定的,深層次的,復雜的數據使用上也不方便,由此給內容共享和互操作性的實現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無法充分挖掘學術交流的內容價值。
2.3期刊數字化的技術支持薄弱,行業標準落后
當前,從數字通信技術和行業標準的角度來看,行業標準落后,信息技術水平低下,數字出版的技術體系和設備體系仍然需要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當前,還沒有一種科學合理的信息分類編碼體系可以覆蓋新聞出版的所有行業,也沒有符合行業規范的標準化新聞出版體系。由于尚未形成出版物的信息格式交換標準,信息交換和共享能力差,數據庫建設格式不統一,無法連接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2.4傳統管理體制面臨困難,標準化與合法化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為出版形式,通常將紙質期刊稱為“傳統期刊”,將新興的閱讀終端期刊(例如計算機和網絡)稱為“數字期刊”。在我國現行管理體制下,傳統期刊和數字期刊在內部機制上存在差異。傳統期刊有官方編號,機構或企業的主管組織者和法人,目前對其也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數字期刊是網絡或通信信息產品,其生產者和出版者可以是期刊。期刊社或任何企業尚未形成非常清晰和特殊的數字期刊管理系統和方法。標準化與法治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3結論與展望
由數字技術支持并由計算機網絡支持的數字出版是對傳統出版形式和風格的全面改變。數字信息化已成為學術期刊的發展趨勢[5-6]。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的紙質學術期刊不會消失,但其僅為形式變化的一部分,傳統的學術期刊正在與數字化期刊相融合,并且傳統的內容優勢期刊結合了數字期刊的技術和網絡優勢,從而實現了跨媒體發展。不可否認,在當前計算機技術得以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中國學術期刊業而言,緊跟世界出版業的發展趨勢,關注數字出版,優化和重組現有出版資源[7-10],建立出版模式,是加快學術期刊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具有符合時代潮流的中國特色。
參考文獻
[1]孫俊青.高校學報數字化學術平臺建設評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01):105-108.
[2]張晨鈺,韓紀富.高校學報數字化平臺建設的探討——以《軍事交通學院學報》為例[J].天津科技,2011,38(06):97-98.
[3]周小華.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問題探討[J].理論學刊,2009(04):108-111.
[4]馮虹,周小華.中國高校學報如何面對數字化傳播新趨勢[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01):94-97.
[5]王希熙.科技期刊數字化現狀及發展探討[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31(03):103-104.
[6]牛懷崗.數字化背景下學術期刊的轉變與問題[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27(02):110-113.
[7]賀德方.中外數字出版現狀比較給我國出版業的啟示[J].中國編輯研究,2007(02):278-284.
[8]鄭丹.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探究[J].今傳媒,2011,19(07):119-120.
[9]劉志武.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平臺發展的分析與建議[J].編輯之友,2011(06):66-68.
[10]廖小剛.產業鏈視角下我國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創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作者:伍賽特 單位: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