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影像拍攝與建筑平面設計的共生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平面設計中,攝影藝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其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化,但也具備著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在本文中,對影像拍攝與平面設計的關聯性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以此來提供參考。
關鍵詞:影像拍攝、平面設計;關聯性;共生
引言
當年膠片攝影可能條件沒有今天軟件處理那么省事,但內容其實一點也少,當年亞當斯就被稱為“暗房大師”,他對于圖片的再處理非常精細,處理手段也不同尋常,這些都是二次創作的過程。而今天我們有了圖像處理軟件,可以省去終日處于不見陽光和藥水味道的環境,在明亮的辦公環境中進行圖片加工處理;至今也還有少數的專業人士還在堅持傳統的膠片拍攝和暗房處理手段。
1什么是藝術攝影
攝影在基礎階段,最常用的:①“構圖”;②色彩,這在大家靜物和風景寫生時,色彩知識也沒有少講;③黑白關系,如果光線基調運用不對,可能就會出現‘立體缺失’的作品。而這些美學基礎知識從開始其實就是判斷你按下快門那一霎那后的圖像效果了,至于硬件設備,一般很快就會掌握的,熟練后,起作用的是作者對于對象內容的選擇和審美判斷,這也決定了你作品的品味和取向。從事設計方向的設計師應掌握這方面的技術,它可以提升本專業的審美修養和專業知識飽和度。
2藝術攝影與平面設計的關系
藝術攝影是作者主觀映射美學元素與平面影像創作過程,一般均盡力創作出‘大美’的作品,很多藝攝風格實際上也在沿用繪畫中的美學元素;運用虛實效果的夸張,主題往往追求手工描繪的細膩風格。黑白線描的濾鏡,完全可以以假亂真鋼筆素描的表現,肌理質感的真實,甚至超越超級寫實主義的細節,有時也成為畫家再次創作的素材。應該說現代攝影的表現能力隨著軟硬件的升級功能確實已經變得很強大了,同時它也具備了批量復制的特點,符合設計到市場的規律,當然由于可以復制的原因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價值的降低,與純粹的藝術作品不能等同,這也由作品的定位所決定。再談談平面設計的訓練,平面設計也需要以上的基礎,美學基礎要素觀念的形成一般是從繪畫開始的,從這幾年的行攝實踐發現,即使沒有受過繪畫訓練的人通過攝影訓練一樣可以掌握構圖色彩等美學基礎,筆者發現這種訓練方式也可以穿插在設計學習中進行,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興趣;過去畫素描單純在一張紙上反復推敲,容易使初學者產生枯燥的情緒,包括色彩和黑白關系的訓練,嘗試用攝影方式與傳統方式交叉訓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項技術是不能取代的,就是造型的訓練,在這點上,素描手繪更直接和具體,因為初學者對于外觀輪廓的把握在“自然風景”中可能是無法掌控的,風光是那樣的自然,即便取舍也會有很多局限存在,那么只有手繪更加直接和簡練,同時連帶進行構圖,色彩與黑白色調的訓練。在局部細節描繪上,傳統手工繪畫方法也有自己的優勢,所以在訓練方法上兩者可以取長補短,在設計作品和產品效果的表達上技術共生。
3影像與圖像處理的特點和關聯
談到圖像處理,從設計專業而言,一般都開設平面圖像處理的課程,因為即使產品設計,也需要從平面的角度認識立體的,脫離平面的立體也是不實用的。那么純粹的平面處理一般都避不開PS軟件,而該軟件對于影像調整有其專用的外掛軟件CameraRaw,這兩個在工作中可以交替使用的;平面設計的圖像處理是對于調入其畫面中的影像圖片進行前期處理,用CameraRaw進行影調處理再轉入主軟件PS進行二次設計處理,尤其對于光線的處理,必須在影像掛件CammraRaw中完成的,這樣完成的圖片質量會更高。作為現代攝影來講,不做后期的作品是自然的,沒有感染力的,不是藝術作品,這已經稱為圈內的共識;攝影后期操作過程與平面設計處理有時很難分清,攝影師如果對于矢量圖,濾鏡,蒙版,圖層等技術融會貫通的話,后期將會如虎添翼。對于設計師來講掌握影像軟件,將會使設計作品具有獨特的生動性。所以說,圖像處理對于平面設計而言那就是設計的一部分,現代的設計已很難分清造型與圖像編輯處理的界限了,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攝影后期圖像處理對于攝影則是再創作的過程,分量甚至占到70%;平面設計大都也建立在圖像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上了,技術已經成為影響攝影和平面設計對于技術的共通點。但兩種軟件技術因目標的不同而不能互相取代,而在各自發展中是可以共享對方的優點的。
4分享各自的優勢快速提升技術水平
從前面提到拍攝與平面設計的關聯,要進一步地去研究與分享各自的特色,發揮好兩者的優勢,最終提升設計師的技術水平。審美的學習與理學的區別就是不可測量,由于現代的生活節奏和信息量的爆炸,使學生們的耐心有了極限,傳統繪畫中均衡對比的訓練都需要在完成對于造型要素的表達后才能體現,有時候作品完成后,還是沒有把握好構圖和色彩,那么下一次還需要從頭進行,這有些浪費時間,即便在平面設計軟件進行構圖訓練時也存在這個問題;雖然修改調整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比較面相對較窄些,無法與好的作品做比對,題材也局限在自己的認知和作品中,這樣休整起來就會延遲時間;對于修養審美的選擇,以前面的文字作為鋪墊,完全可以在攝影實踐中進行初步訓練,走過這一過程,往往在快樂中提升效率,盡管這也不是一秒鐘能解決好的,關鍵在于評價作品中對比。
參考文獻
[1]郭敏.數碼影像在平面廣告設計表現中的整合應用[J].包裝工程,2017(04):198~201.
作者:鐘鼎 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