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中國平面設計發展的現狀
目前,中國平面設計具備有特有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的平面設計中擁有自己的獨特設計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平面設計起步較晚,盡管中國平面設計的獨特性使其發展迅猛,但在此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一直秉承著一條重要原則———東西兼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傳承中國文化精華的同時吸取外國文化的優勢。中國的傳統色彩對于發展特色中國和特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將中國傳統色彩運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則是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充分展現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仔細觀察和剖析當今中國平面設計,會發現運用中國傳統色彩的案例并不多,同時缺乏對傳統色彩的解讀和貫通。簡單地說,當代中國的平面設計只是追求創新化和世界化,忽略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運用和傳承,因而缺少了中國特色文化的蘊意[1]。因此,在中國平面設計的創作過程中需要對中國傳統美術色彩進行深入研究,體會其中蘊意,再融合中國傳統美術色彩之精華與外國文化之優勢,使中國的平面設計既保留中國特色文化,又富有創新化和世界化,提高中國平面設計水平。
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體系
(一)儒家的色彩體系———五色體系
中國人對傳統美術色彩的觀點包括在悠久歷史形成過程中不斷演化的文化精神、意識形態與哲學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明確記載了青、赤、黃、白和黑五色,并傳達了五色的概念、色彩的比對關系以及色彩和空間觀、時間觀之間的聯系。在西周時期,中國古代五色體系正式形成,相比西方色彩體系成立早了一千多年。在中國古代,顏色都是在五色體系中衍生而來,同時將復雜的色彩符號化、秩序化以及圖式化。中國古代傳統的五色體系與西方國家的三色體系相比更加注重哲學的觀念,儒家思想認為,正色是權威和尊嚴的象征,間色則是卑微的象征,色彩成為當時社會地位的一種符號,例如古代君王的衣冠都以正黃色為主視覺色,衣襟與腰封則以正黑為主,彰顯了為君者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
(二)佛家的色彩體系———三色體系
在中國佛教美術色彩體系中,以唐朝的佛教壁畫為例,當時運用較廣的僅有朱砂和青綠兩色,主要是將冷暖色調進行對比,促使畫面陰陽相調。而在中唐時期,還增加了土黃、土紅與赭石三種色彩,外加金、白和黑三種色彩的調和,使畫面更加絢麗輝煌,并更為溫和。至此之后,中國傳統美術領域便開始追求有關“和”的特色,中國傳統色彩也對佛教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道家的色彩體系———無色體系
中國道家文化倡導“無為”,簡單來說就是黑白兩色的世界觀念,主要體現于“有無相生”和“知白守黑”等方面[2]。道家認為世間的變化與發展都是由有和無進行不斷的交替演變出來的,如果運用色彩將其進行表現,那便是仁愛的體現。
三、中國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的象征以及應用
自然界中所有事物的生理屬性和物理屬性都是由色彩所體現的,其心理屬性也可通過色彩所窺見。色彩對觀賞者而言,不僅帶來了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引起觀賞者的心靈感受,至此色彩便被人們賦予了精神情感和象征意義。無論是中國古代藝術設計還是現代平面設計,色彩的運用都是經過聯想被賦予某些特定的象征寓意的,創作者在運用色彩象征意義的時候還需對民族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的差異進行深入考量,其平面設計作品才能夠被人們所接受。
(一)色彩逐漸成為身份地位、性格和品質等方面的象征
1.在中國的古代,人們的思想受到五行觀的影響,導致色彩的運用具有嚴格的程式和規范,隋唐之后,黃色便是帝王之家的專用色彩,平民百姓不能使用,所以黃色象征著國土和中央的政治權利,寓意著尊貴,代表著其威嚴和權勢。如今,作為傳統帝王之色的黃色依然運用于許多平面設計作品當中,如房地產金鉆第一城的平面廣告設計中就以具有古代帝皇象征意義的黃色與黑色作為主視覺色,彰顯了其樓盤的奢華與大氣,也從另一方面給予購房者一種心理暗示,即入住此地便享有帝王般的待遇,更能彰顯自己尊貴的身份和地位。
2.古代民間的戲曲面具也對色彩進行了充分的運用,遵守了約定俗成的原則,如紅色代表忠義、黑色代表剛直等。除此之外,中國傳統美術色彩還將綠色定義為男性,紅色界定為女性。至此,如唇膏、高跟鞋、化妝品之類的女性用品在現代平面設計作品中常以具有女性形象象征意義的紅色作為重要的視覺表現色彩,標志著產品的性別屬性。
(二)色彩由于受到了不同哲學思想的影響,具備不同的象征寓意
在道家的思想文化中,黑白兩色在五方色之中是兩個極端顏色,黑色象征著“有”,白色象征著“無”,世間萬物的顏色皆由黑白兩色來體現。道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其關于黑白色彩的觀念也對中國傳統美術形成了較大影響,因此黑白兩色不僅在古代藝術作品中得以廣泛使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傳承與應用。中國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以其完美融合了東方傳統文化的精髓與西方現代設計理念的水墨作品著稱于世,在其“問道作品展”中,黑白兩色的使用隨處可見,肆意流暢的筆墨勾勒出實在的黑色線條,圖案四周大面積留白沿用了水墨畫中的“空白”手法,給作品更添深遠的意境。這件“無中生有”“有卻是無”的平面設計作品中雖無法道盡其意義,卻能感受到創作者致敬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的心意,給人留下深思。盡管如此,在儒家的思想文化認為黑色和白色會給人一種莊嚴和悲涼的心理感受,寓意不詳,而白色在中國佛家的思想文化中卻是吉祥與純潔的象征。中國古代色彩的象征寓意博大精深,現代平面設計者只有深入了解傳統美術色彩的象征寓意,才能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將傳統美術色彩向現代化邁進。
四、中國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以及應用
色彩在傳統美術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主要表現在設計作品的裝飾效果上,不但能體現出設計者對創作精神的追求,哲學思想對其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審美觀。色彩通過關系的適宜和形式化將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在美術創作的作品中體現出來,在歷史時間的遷移下,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特點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色彩比較豐富、統一對比
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中,色彩搭配時既具對比性,又備有和諧性。使用對暈與退暈的手法,轉換傳統美術作品的色彩。經過退暈,使色彩更加艷麗柔和,受佛教繪畫的影響,傳統美術作品運用白色、黑色、銀色或是金色作為間隔色降低對比度,調和色彩和諧度,使整個畫面更加華貴多彩。這樣的色彩搭配方式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也被廣泛的應用。由于現代色彩更為豐富,在平面設計作品中攝入過多顏色的情況下,如果相鄰色彩的色系相近則會互相融入,讓觀賞者找不到視覺重點。因此,現代作品中也會使用高對比度和高純度的色彩作為間隔色勾勒圖案,以突顯主題。如圖四,畫面色彩使用較多,創作者在各種色塊之間跳躍地加入了黑色和白色色塊,使畫面立體感更為強烈;此外,用白色粗體突出作品主題“NEVERHIDE”,立場更加鮮明;最后,在眼鏡的外邊框用黑白兩色線作為間隔,勾勒出海報上真正的主角。
(二)色彩比較鮮明,具有較高的純度
由于傳統五色觀念對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形成與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早在商周時期,中國便開始流行傳統的純色,而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色彩逐漸變得豐富,但仍未脫離傳統純色的基礎,傳統美術色彩所具備的裝飾性主要體現在較鮮艷明亮的高純度色彩,且互為補色。所以,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應該運用傳統美術色彩,將其裝飾性靈活體現,讓現代的平面設計既包含傳統文化的寓意,又包含其裝飾性。
五、中國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的程式化以及應用
中國設計平面中應用傳統美術色彩已逐步向程式化邁進,色彩所體現的程式化既包括象征寓意上的程式化,又包括色彩搭配關系的程式化。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在作品創作中的運用能盡可能體現作品的寓意,但作品之間的色彩關系不是設計人員隨意搭配出來的,而是通過配色經驗來完成的。
(一)色彩純色之間進行搭配
中國民間傳統認為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慶”,所以“中國紅”的概念也為世界所廣泛所知。早在漢代,傳統藝術工匠們就已經開始流行紅黑搭配,這樣的配色方式,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也符合莊嚴隆重的時代環境。運用至現代平面設計中來,紅黑兩色的搭配依舊符合當代審美,且為配色的經典,例如雀巢咖啡的廣告成功就是有賴于黑色的咖啡搭配紅色的雀巢杯,在長此以往的平面視覺設計當中,紅色和黑色的結合依然是不變的主視覺。
(二)色彩補色之間進行搭配
在中國古代,紅色和綠色進行搭配,象征著“吉祥”的寓意。所以在民間的色彩文化中,便出現了紅綠搭配的習慣。從現代色彩學的角度來看,高互補度的純色更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和吸引力。如圖七中的水果,高互補度的紅色和青色、黃色和紫色,以鮮亮的色彩對比瞬時抓住了人的眼球,傳統美術色彩學的理論依舊適用于現代平面設計。六、結語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藝術文化的進步,也對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想將中國的平面設計發展得更好,設計人員必須堅持融合中華特色文化,尤其是繼承傳統美術色彩藝術的同時吸收外國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文化,保留傳統美術作品的色彩觀念、色彩象征意義及色彩搭配等經典理念,使得平面設計更具中國特色藝術,在設計作品的表達呈現方式上更符合現代化要求,趨向國際化,更為當代人所接受。
作者: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