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平面設計新概念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技術發展迅速。在數據算法的推動下,人工智能對平面設計的思維、創新理念上形成沖擊,產生新的設計方法和概念。本文通過闡述人工智能和平面設計的發展狀況,分析研究人工智能對平面設計的具體影響。得出人工智能與平面設計合作,可拓寬設計發展維度,轉變設計構圖、創意、方法和思維。
[關鍵詞]人工智能;平面設計;新概念
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是集計算機科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等一門綜合性很高的學科,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不斷突破,以數據驅動為邏輯基礎,以人工智能為技術依托,為平面設計思維發展提供解決方案。同樣,平面設計也是一門交叉性學科,設計對象為人造物,強調“創新的解決問題”。將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平面設計中,不僅能開發更高效的設計流程并引導設計師,設計行業,設計教育的轉變,還能為大眾創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發展。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指計算機系統具備的,可以履行原本只有依靠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復雜任務的能力。它是集計算機從“Sman”向“Inttegent”的轉變,它可以像人一樣的思考并合理的行動[1]。它誕生于信息技術革命以后的信息時代,通過對智能解析,從而探尋智能的本質,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過程中,人們始終試圖生產一種智能機器,能夠像人一樣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做出回應。最終,通過科學研究,使得智能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能達到預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計算機實驗智能的原理,制造類似人腦的計算等[2]。1.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1956年,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會議中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之后,其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一是1956年-1975年,學者西蒙、紐厄爾。主要觀點:人腦與計算機可看作用信息處理器、其智能主要來表現為對抽象化問題的解決。主要成果:西蒙的邏輯機程序成功且精彩的證明《數學原理》中多個定理。二是1976年-1988年,學者麥卡洛克皮茨;成果:人工神經網絡、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三是20世紀90年代末行為主義學者羅德尼•布魯克斯。主要觀點:把感知行為能力作為體現智能的范式。成果:設計第一個火星機器人,機器人技術得到大力發展。四是21世紀—至今各學派相互融合,學者DeepMind團隊等。成果:2004年第一屆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在莫哈韋沙漠舉行;這個時期出現混合智能系統。研究表明:人工智能作為綜合學科,受計算機科學、腦科學、心理學等領域發展影響。自從1997年第一條互聯網廣告以來,網頁廣告發展迅速,2018年僅中國網頁數量達2816億,網站523萬個,互聯網廣告規模海量化。2.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機器學習是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模擬或實現人類學習活動的方法。可分為決策學習、知識學習、強化學習、競爭學習和概率學習等。深度學習技術是結合了多層人工神經網絡和卷積計算的一種學習算法[3]。專家系統是專業領域的知識處理和問題求解的系統。它探討運用專門知識求解專門問題。專家系統由知識和推理機組成,通過知識標識、獲取、存儲等操作完成知識庫的建立,再利用推理機進行機器推理或模糊推理等操作,進而得到基于知識的推理結果。目前的專家系統正與其他學科融合,出現了基于框架、案例、神經網絡及Web等多種專家系統模型。成為人類進行智能管理與決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4]。人機交互是人工智能的另一技術熱點,主要實現機器的智能化,確保機器和人類交互的順暢。人機交互實現需應用機器人學習模式識別等技術。機器人學習主要研究如何使機械模擬人的行為,而模式識別是指讓計算機系統模擬人類通過感官獲取的對外界的各種感知能力。目前的人機交互形成包括通過實物、觸控屏幕、虛擬現實進行多種交互方式多通道交互等。其技術實現不僅依靠硬件提升,還涉及語音識別技術,眼動跟蹤技術以及3D交互技術等[5]。
二、平面設計的定義概念
平面設計(graphicdesign)的定義泛指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以“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結合符號、圖案和文字。借此作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pageiayout)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創作(設計)時的過程,達到最后完成作品。組合是平面設計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當產品使用預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種元素融合。
三、人工智能技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人工智能作為政冶、經濟、技術和人文條件,對數據、算法、智能和設計產生影響,并對其轉變和調整。1.轉變設計方法與思維麥肯錫提出,任何一種工作都存在被機器取代的“危機”。人工智使機器的能力增強,降低設計成本。機器能力的增長,給人腦制造形成了更大的成長空間,促進人腦的進化。人工智能技術可導致平面設計方法和思維的轉變。隨人工智能的發展,設計呈現不再完全依賴手繪草圖,開始合理運用三類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一是輔助表現類。即設計師運用PS、CAD等軟件輔助表達想法,即提高效率又增強表現。機器是執行者設計主體為設計師。二是輔助決策類。由知識推理或遺傳算法的概念生成和方案評價專家系統等。它能幫助設計師擺脫經驗限制和固有影響,生成模型或配色方案。在此設計師開始與人工智能合作。三是自主設計類。設計師與人工智能逐漸轉化為競爭關系,使設計師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思維能力來尋求創新方案。人工智能使機器的能力不斷增強,不僅容易獲取設計能力和日益降低的設計成本,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能力去提供更大量更多樣化更“精準”的設計了。2.拓寬設計新領域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5G等等高科技手段,在設計行業層面,人工智能拓展,設計師的視野維度[6]。一方面人機平面設計的興起,為從業者提供了一條前景美好的互聯網就業渠道。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受人們青睞的中高端設計進入市場。而傳統實體產品遇到困境,顧客追求不再是限于造型,而是整個服務過程中的體驗。因此,設計中的思維品質,服務時的創新能力是發展的秘決。在這場疫情中,設計的新穎,線上服務,拉開了設計者之間的差距。只有當數據、網絡、算法高度賦能生產過程,宏觀層面的“精準”和“千人千面”的訴求才能最終完成[7]。3.人工智能與設計打造新生活當前人工智能引領設計是設計者的強烈愿望,人工智能與設計的創新思維持續創造著新的生活方式。企業、單位、公司中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學校中的包裹收件系統,家中的智能互聯家居,智慧城市的智能管理,傳遞著智慧智能時代的便利。面對瘟疫,我們應該啟動防疫設計,在人工智能引領下,探討防疫的目標、方法、理念、提出有效的設計理念。因為設計只有開始而無結束,如果病毒變異,那么防疫也將一直變異下去,即使病毒不變了,設計還要變下去。最終以生物計算機等方式統一起來,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必然和其它科學一樣,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8]。
四、結論
目前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前沿科學被極度的關注,它不僅能提供智能化,而且還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人工智能給平面設計帶來積極影響,它協助設計者更高效表達創意,為其提供便利性與高效性。平面設計的本質是創新構想,而人工智能的本質是技術實現。在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發展的當下,設計師需要調整和完善自我創意思維水平,同時設計教育也要與時共進,從培養“設計的實施者”轉為培養“設計的創造者”來適應社會的需要。未來,平面設計師、平面設計教育將與人工智能共同進化,使社會有更美、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森.人工智能對人類思維方式的影響及哲學反思[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02):134-138.
[2]劉毅.人工智能的歷史與未來[J].科技管理研究2004(6):121-124.
[3]黃進,等.混合現實中的人機交互綜述[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6,28(06):869-880.
[4]管亞鵬.復雜人機交互場景下的指勢用戶對象識別[J].電子學報,2014,42(11):2135-2141.
[5]賈京燕.人工智能對互設計的影響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20):27-31.
[6]賈京燕.大數據時代的大交互設計[J].包裝工程,2015,36(8):1-5.
[7]人工智能怎樣影響設計與設計師[J].工業設計,2017(11):150-155.
[8]郭海鞍,李靖談城市建設之防疫設計[J].建筑技藝,2020(03):13-17.
作者:魏一鳴 單位:新南威爾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