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閱讀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中職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閱讀文化的現狀以及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提出了該專業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進而提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以及多元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中職校;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閱讀文化
一、中職校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的現狀
中職學生的年齡一般只有十五六歲,正處于青春期,是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覺醒意識不斷增強,感情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有較強的參與精神,世界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開始逐漸形成,學生自身的不斷發展與班級文化建設的不足逐漸形成一對矛盾。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專業學生中考的文化成績相對較低,沒有較好的人文素養,基礎不夠扎實,與重點高中學生相比較為薄弱。整體上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好,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是以職業型、技能型為目標,對于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針對人文素養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夠重視,往往就造成專業理論不夠扎實,文化素養提升不夠,而對于數碼能力和設計技能較為重視,專業技能較為嫻熟。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對于軟件的應用較為重視,在設計思路的培養方面重視不夠,專業實踐技能不夠硬,導致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得不到較快的提升,職業競爭力不夠強。他們無法理解設計師是如何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的,他們的設計思路是什么。在學習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對現有作品的模仿,而設計能力和設計思路無法得到提高和拓寬。學生做出來的作品看不出其表現力,感覺不到其活力。長期下去,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創新能力,作品將缺乏創意,畢業后對于就業崗位的適應能力不夠強,很難融入到客戶的企業背景中去。通過對中職學生閱讀情況以及班級閱讀文化現狀的了解,發現學生對修真玄幻類、武俠言情類閱讀要求和層次不高的作品很感興趣。這種現象的出現時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相對較低,基礎不夠扎實,對于一些高層次的作品中的思想情況理解不透,把握不準其中的個性特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
二、中職校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的意義
學校是由一個一個班級組成的,班級是學生每天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較好的班級氛圍中能夠得到較好的提升。在課程改革的現實情況下,民主、互動、開放貫穿于班級閱讀的整個過程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班級閱讀文化的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將會不斷變革。班級文化的建設既要完成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任務,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參與精神,不斷完善班級文化的建設制度,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平面設計作為設計科系中涵蓋較廣的一門學科,考驗的是一位設計師全方位的設計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又與個人努力程度、視野、經歷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后期專業的能力優秀與否都來自于在人文素養能力上的培養與發展。目前,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在思想上認識不夠到位,比價重視軟件操作的學習,而對于思路意識的學習和培養不夠重視。現在,很多中職學校在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上,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流程。首先講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然后根據案例進行實際操作,最后根據案例進行作品的再設計。這種車輪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重點都體現在軟件的學習和應用上面,這樣的教學和學習存在較大的弊端,教和學都是在研究已經完成的作品,原有作品在學生大腦中會形成深刻的記憶,有利于學生在短期內熟練掌握軟件的操作,但是對于現有作品模仿,重視與完成作品,忽略了作品的構思、內涵和創意。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閱讀,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地方的風土人情、經典人文故事等等,從而充實了學生設計素材,對于專業的學習,設計思路的形成大有幫助。中職生能從閱讀環境中陶冶情操,培養美德,開發智力,從而達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于中職生來說,通過調查,中職生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的能力不高、沒有注重給中職生提供較好的閱讀環境、家長沒有在幫助中職生養成良好的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習慣上給予支持、學校老師也缺少閱讀指導,因而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很不樂觀。中職階段,班級閱讀文化建設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專業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可是學生自己,家長和老師都沒有很重視。因此我們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承擔起一定的責任,也只有大家都重視起來,人人參與,一起努力,中職生班級閱讀文化建設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三、中職校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的方法途徑
1.班級的掌舵人是班主任,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從獨裁者、統治者的角色轉變成引導者、協助者,提高學生閱讀的參與度,使學生共同參與到班級閱讀文化的建設中去,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很多學生不喜歡閱讀、厭煩閱讀,讀書都是被老師、家長逼著的。把閱讀層次較高的書籍放在班級,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在班級中創建舒適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們主動閱讀,學生會覺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學生才能夠靜下心來去體會閱讀的樂趣。
2.班級文化建設不僅會受到任課老師學識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其人格的影響。班級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在于任課老師的個人特性,在于老師的閱讀特性。學生個人才能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的氣質、才能、特長和愛好。
3.建設班級閱讀文化的建設要立足于學校的特點,根據學校歷史、傳統文化、學風和校風來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班級閱讀文化。應該把學校的特點融入到學生的心靈中去,融入到班級文化的建設中去,要讓學生以學校為榮。班級是學校的形成元素,通過班級的形式來實現對學生的管理。因此,加強班級閱讀文化建設是搞好學校建設的基礎。
4.組織閱讀文化活動。閱讀文化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增強社會責任感強有力的手段。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有利于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閱讀文化活動。如:校內可以利用傳統文化進校園等豐富多彩的閱讀文化活動,增強學生愛國情懷,感嘆我國傳統文化魅力,激發中職生社會的責任感,為中職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四、以書育人,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1.設計平臺,展示閱讀收獲校園廣播站可以開展美文閱讀欄目,讓學生現場閱讀,或者播放一些經典故事,耳聞目睹古往今來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欣賞中不斷提高自己。學校可以組織詩歌朗誦活動、好書推薦活動、讀書沙龍活動、模擬書店、辦手抄報、班級辦刊等等。在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提高自己的閱讀成效。
2.開展評比活動,豐富閱讀生活要使學生帶著興趣去閱讀,讀出效果,讀出成果,老師、班級和學校應該把評價納入到閱讀中來。班級、學校、系部都可以舉辦“閱讀之星”評比活動,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不限制參閱的名額,只要達到要求的,都可以成為閱讀之星,以鼓勵學生閱讀為主。
3.舉行讀書比賽,書香溢滿校園每個學期中間,學校都可以組織讀書競賽活動,書簽和手抄報制作展覽,書簽的背面可以是自己喜愛的一本書的簡介,書簽正面可以摘錄自己喜歡的一句話。還可以開展主題故事講解比賽,通過各種比賽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成效。
五、結束語
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名著的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有很大的幫助,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像《紅樓夢》這樣的名著,還被稱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它既是感性美與理性美高度統一的文學典范,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博大精深,遠不是目前職業教材中若干篇選文可以相比。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世界和認識世界,創建良好的班級閱讀文化,帶動班級全部學生都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這樣的班級,書香自來,還會散發到整個校園。
參考文獻:
[1]韓毅.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9(02):115-116.
[2]范玉潔.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評論,2019(01):185-189.
作者:張倩 單位:宿遷中等專業學校 宿遷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