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陸水產健康養殖發展現狀與建議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內陸水產養殖在近些年發展較快,產量增加、規模擴大,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績。作為我國水產養殖重要的組成部分,內陸水產健康養殖越來越受到關注。從內陸水產養殖的現狀入手,分析現在內陸水產養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內陸水產;養殖;現狀;建議
我國內陸水產健康養殖的發展,除了可以更好地供給優質水產產品,解決水產品供應難的問題,增加養殖戶的收入,還可為市場水產品不斷供應奠定堅實的基礎,水產品的多樣化也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的選擇,改善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同時,優質安全的水產品,使我國水產品的出口更具競爭力。隨著內陸水產健康養殖的發展,我國形成了內陸良好的水產品養殖體系,不僅為我國水產品養殖結構調整指引了方向,也為世界水產養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讓世界水產養殖理念得到提升,進一步實現綠色水產養殖,健康發展水產養殖業,共同構建良性生態體系,讓環境與水產養殖和諧發展。
1我國內陸水產養殖發展現狀
1.1調整養殖結構,增強產業功能
我國內陸具有適宜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環境,近些年,內陸水產養殖產量不斷增加,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水產養殖發展理念。根據發展要求,我國不斷加深內陸水產養殖發展的研究,并將成果應用于實際養殖中,得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池塘養殖發展過程中,為了節約用水,同時更有效利用水資源,減少排放,對池塘養殖進行了養殖結構調整,規范養殖方式,優化養殖環境,開發多種養殖方法,建立健康生態養殖模式,如生態化養殖、魚菜共生等綜合種養模式,推動了池塘養殖結構的轉型。我國在調整內陸水產養殖結構的同時,內陸水產養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產量增加,養殖面積增大,產業功能也得到發展。最初水產養殖的功能僅限于向市場供給水產品,功能止于食物供給;但現在隨著產業的配套構建了新的發展格局,水產養殖已經不僅限于食物供給,而是成為了集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產業,也構建了從養殖到出售的完整產業鏈,對于內陸水產養殖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2養護水產品養殖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使我國內陸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我國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養護資源。現在對一些區域采取了保護措施,建立保護區,同時應用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業相結合,對水產養殖進行網絡監測,不僅能夠及時了解到水產養殖的實際情況,而且可以根據水產養殖環境的變化,調整措施方案,達到更好的水產養殖資源養護效果。經過不斷的監測完善,我國已建立了相應的示范基地、生態修復示范區,為其他水產養殖區域作出示范。為了更加準確地了解內陸水產養殖情況,實行定量、動態的管理,我國采取了模型分析的方式,分析對象為湖泊,以湖泊內的水產養殖種類為依據進行觀察,通過對湖泊生態系統的研究,發現其動態變化規律,優化管理方案,為水產養殖資源養護、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我國的部分技術已應用至水產養殖生態系統動態研究中,且已有成效。
1.3重視技術研究與加工環節
隨著水產養殖產業結構的調整、功能的增加,我國內陸水產養殖加工也隨之發展,加工方式由單一變為多種多樣,現在加工后的環節也成為重中之重。我國內陸具有較多的水域資源,具有先天的優勢,如湖泊、池塘、水庫等多種可用于水產養殖的資源,多年的發展,使我國在眾多水產養殖加工國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水產養殖加工國。這給我國水產養殖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增強了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競爭力,進出口貿易隨之強盛,發展勢頭較好;但在水產品加工后的運輸階段,需要保持水產品的新鮮,有些水產品是需要保持鮮活的,這就對有關技術提出了挑戰。對于該問題,我國也進行了研究,通過不斷的研究分析,加工技術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技術的發展,為水產品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我國內陸水產養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水產養殖所需的水域資源污染嚴重
我國內陸水產養殖主要所用的水域資源為湖泊、池塘、水庫等,除具有嚴格保護措施的水庫類水域資源,其他如湖泊、池塘類水域資源現在還是存在著污染嚴重的問題。在整個環境體系中,各個產業間是相互滲透的,水作為其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受到了其他產業的影響,如工業影響,工廠向湖泊、河流中排放污水,會對湖泊、河流等水域資源造成污染,隨著水流流動,會對水產養殖造成危害。現在一些地區的水污染較嚴重,給水產養殖帶來了很大難題。不僅湖泊有污染的問題,池塘也具有同樣問題,多數池塘水并不是流動的,因此對于池塘水資源的自凈能力就要格外關注。現在有些養殖者過于注重利益,未注重池塘的整體生態環境發展,投餌過多,超過了池塘的容納能力,餌料與養殖水產的排泄物較多,池塘的自凈能力跟不上,造成魚類在已經污染的水中生存,容易產生病害而死亡。這不僅污染了池塘水資源,也無法獲得經濟收益。
2.2疾病控制方法較少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水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水產養殖中出現的疾病也是越來越多,一旦有疾病出現,很可能使養殖的水產品大面積死亡,從而造成經濟損失。雖然水產品病害帶來的后果很嚴重,但在實際養殖中,部分養殖者存在僥幸心理,不注重水產病害防控,防范與控制力度不足。同時,我國在水產養殖病害方面的藥物并不多,控制方法較少,使用藥物雖然對控制病害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也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
3我國內陸水產健康養殖發展的建議
3.1創新水產養殖技術
水產養殖想要健康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因此,對于我國內陸水產養殖,應注重技術的創新,提高水產養殖技術水準。一是注重良種繁育技術研發。好的水產品品種可以讓養殖過程更輕松,不僅能減少病害的發生,也可以提高水產品的質量,提升競爭力。二是注重病害防控技術創新。針對現在病害防控方法較少且會造成污染的問題,創新開發新的病害防控技術,應用到水產養殖病害防控中,減少養殖者的損失。三是注重健康養殖生態體系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應用信息網絡進行動態監測與管理,加強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促進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3.2建立全面的防控體系
水產養殖需要建立科學系統的防控體系,既要對水產養殖病害進行防控,又要對養殖水資源的生態環境進行檢測,以及時應對。一方面為更好地防控水產養殖病害,要建立病害預警與控制體系,與信息化手段相結合,以病原等病害相關因素為依據,建立病害預警體系,發現病害及時進行分析;以疫苗等抗病毒方法結合新的技術,建立病害控制體系,對病害及時進行治療;在病害治療后,要對不同的病害進行分析,反饋數據,形成研究病害的數據庫,提高病害的預警和防控能力。另一方面水產養殖的水資源整體的生態環境也十分重要,對其應做好監測和保護,對于發現的生態問題要及時實施解決和保護措施,對工廠等第三方造成的污染,也要加強管理,進行約束,因此要建立水資源整體生態環境防控體系,圍繞監測、保護、預防、解決、研發新技術開展,加強水資源整體生態環境的修復。
3.3完善水產養殖機制
目前的水產養殖機制尚不完善,應在水產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完善。第一是完善承包機制。傳統的單一類承包責任制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水產養殖模式,現在應發展多類型的承包責任制。在競爭壓力較大的市場中,要提升養殖企業的競爭力,也要培養養殖企業具有自我學習、自我進步的意識,在水產養殖市場中,我國內陸的水產養殖企業應為市場的主體,在國際水產養殖市場中占有份額。第二是完善用人機制,水產養殖企業在選擇企業人選時,應注重優化用人方式,完善選聘制度,人崗相匹配,技術崗位必須由具有相關技術的人員擔任。企業勞動分配要與薪酬相平衡,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能夠在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是完善生產模式。以圍繞利益為重點,創新經營生產模式,促進產業間的合作,并提高產業生產經營能力,提升專業水平。
4結語
雖然我國內陸水產養殖業發展形勢較好,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仍然有一些問題阻礙了行業發展,因此,要進行科學養殖、科學規劃,進行技術革新,多進行行業間的溝通交流,獲取有益的經驗方法,對于新的養殖技術進行學習,并創新病害防控技術,完善生產經營模式,這樣才能讓內陸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戈賢平,繆凌鴻.我國大宗淡水魚產業發展現狀與體系研究進展[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1,1(3):22-31.
[2]魏寶振.水產健康養殖的內涵及發展現狀[J].中國水產,2012(7):5-7.
[3]吳艷玲.淺談我國水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J],吉林畜牧獸醫,2005(5):1-3.
[4]路世用,林洪.我國水產業發展的戰略取向: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J].中國漁業經濟,2005(5):6-9.
作者:豐慧 單位:單縣水產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