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下農業物流供應鏈管理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產品流通環節多、價格上行困難等問題一直是制約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篇章中提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戰略目標,并提出“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的具體路徑??梢?,基于農村經濟升級和美麗鄉村建設協同發展的遠景目標下,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變革農產品供應鏈,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節本的農業物流供應鏈管理方式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推動鄉村振興落地的現實意義。
推動農商互聯、產銷對接,走好變革農業物流供應鏈的第一步。農商精準對接從源頭變革了農業物流供應鏈,大大降低了農產品采摘后的商品化難度,改變了千家萬戶的小農戶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被動發展局面,有利于充分發揮產銷密切銜接對農產品產地倉和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牽引作用。同時,農戶拿到流通企業的農產品訂單也意味著農產品會在產地完成預冷、清洗、分選、包裝等一系列標準的商品化處理,補齊了農產品供應鏈源頭供給的短板,提高了產地端的效率和效能。第六屆全國農商互聯暨鄉村振興產銷對接大會于10月23日在江蘇舉辦,有來自全國20余個地方的商務主管部門和上千家專業采購商參加,走進農產品原產地,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全面、深入對接,2016—2020年5屆農商互聯大會共達成意向成交額約35.6億元。
借助城鄉高效配送網絡縮短農產品供應鏈,疊加電商等平臺實現物流網絡全覆蓋。農戶是農產品的源頭供給者但卻不是農業供應鏈核心利潤的分享者,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流通成本高一直是農業發展的痛點,大幅降低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使城鄉高效配送網絡前端下沉是優化整個農業物流供應鏈的關鍵。近年來,各地紛紛在加強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推動城鄉高效配送網絡前端下沉,連接農產品產地倉。10月9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河北省充分發揮商務職能作用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就提升城鄉配送集約化、網絡化、標準化做了詳細介紹。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培育城鄉高效配送重點企業120多家,建成460多個鄉鎮級物流配送節點,發展統采統配,消滅中間流通環節,利用產地倉+快遞物流配送網絡模式推動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的建設。在此基礎上,河北省還積極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深挖電商平臺、直播平臺、農產品批發平臺疊加效應,大幅度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參與主體共同納入到農業物流供應鏈體系中,使整個物流配送網絡實現了良性、可持續發展。
擁抱新技術,重構農產品流通模式。借助大數據監測分析、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農產品可以實現從源頭開始的產供銷全鏈數字化,大數據、物聯網推動智能調動與配送及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區塊鏈保證數據安全,兼顧了最艱難的“最前一公里”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說新技術確保了整個物流供應鏈的暢通,實現了產出穩定。物流創新的主線是冷鏈物流建設,重點在于溫度控制、濕度控制、適宜的保鮮環境和流通成本的降低。近年來,多地建成大批冷庫,并探索可復制推廣的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模式,極大提升了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能力,推動了整個供應鏈的升級。廣東省韶關市主動作用、勇于創新,高效推進廣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截至今年9月底,韶關市不僅彌補了自身冷鏈服務業的短板,建立起冷鏈流通服務發展標準化體系,實現了與商務部冷鏈流通公共管理平臺的對接,而且細化到冷鏈物流生產、倉儲、運輸、交易、消費各個環節的管理調度,整個物流供應鏈做到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4物流,自古有之;供應鏈,亦自古有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各要素優化配置且符合現代管理理念的農業物流、供應鏈是暢通鄉村振興的“大動脈”?;诖?,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平臺的橋梁作用,用新技術支撐農業物流供應鏈的全面優化升級,無疑是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出路。
作者:王琳 單位:天津濱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