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農職院校農業推廣服務體系創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職院校農業推廣服務體系創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農職院校農業推廣服務體系創建

    一、構建推廣服務體系,完善學校教育體系

    以農職院校為主體,設立農業推廣中心,作為學校開展推廣工作的領導機構,下設推廣基金中心、示范基地建設與管理中心、網絡信息服務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學生科技服務中心、培訓中心等機構,逐漸形成一套完善的推廣服務體系,作為農職院校進行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和核心力量,如圖1所示。推廣服務體系要管理有序、分工明確,保證推廣過程中各環節的有效運行,并形成良性循環,以學校推廣服務工作帶動教學的發展。

    二、創新組織管理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

    農職院校開展農業推廣工作過程中涉及多個機構,包括相關院系、推廣處、科技處、研究所等。這些機構由于責任分散,嚴重缺乏相互間的統籌協調,必須創新管理模式,整合資源,打破多頭管理的局限,提高資源利用率。根據農職院校的現有資源,積極創造新條件,采取多種創新模式進行管理模式改革。模式一:在學校現有的體制框架下,實施校長負責制。校長是推廣工作的最高領導,將推廣責任分配給多位副校長負責,各位副校長分工明確,同時保持相互溝通、交流、協調并形成監督的習慣。模式二:成立農業推廣基金中心。主要負責設立并管理學校用于推廣的發展基金,基金主要來源于學生學雜費的5%,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費的80%(除培訓教師的培訓費外)以及財政撥付的專項推廣費等。基金的管理通過建立推廣專項資金專戶,由計財科代管,各項推廣支出按照年中、年末等不同固定時段向校計財科報送資金使用情況,以便有效匯總和決算。中心負責人要在年底對資金使用狀況進行審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調整專業設置,優化專業結構

    專業設置關系到農業推廣工作的推廣內容,因此要從單一的糧食、作物栽培專業發展成為種養、經營、管理、加工等配套的一體化專業體系;把傳統的家庭經營向園林花卉、無公害蔬菜栽培、特種動物養殖、生物制藥、農村能源、旅游觀光農業等專業方向過渡。進而使專業設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既可以擴大招生量,同時可以使推廣內容更加全面,更能滿足農民的需要。專業設置和調整優化,除了適應性,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學校要對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向、農民需求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更有利于學校開展農業推廣工作。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保障農業推廣工作的質量

    建設一支實踐技能強、教學水平高、德才兼備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是保障農業推廣工作質量的關鍵因素。學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采取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參與當地農業技術工作的全過程,安排青年教師參加農業推廣工作,并將此嚴格納入對青年教師的評價標準之中;學校教師與推廣機構的推廣人員進行適當的人員交流,通過“交換工作”的方式來促進教師推廣技能的形成;建立推廣師資基本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中心,對農業類高校畢業生、志愿從教的非師范專業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使他們從一進校就接受“雙師型”培訓。

    五、制訂相關激勵機制,調動推廣專家積極性

    農職院校的專家教授是農業推廣的重要隊伍,但由于受觀念影響及市場經濟時代的現實沖擊,越來越多的專家不愿主動參與到農業推廣工作中去。為此,應該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制訂相關激勵機制。方案一:制訂物質獎勵政策。經過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辦公室檢查、考核、評比,對出色完成推廣任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顯著的項目組和個人,給予表彰,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獎勵資金從“農業推廣基金中心”經費中支出。方案二:實施成長晉升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推廣人員進修、外出培訓學習、出國等機會,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上給予政策傾斜。對于農業推廣人員來說,最有吸引力的應當為職稱與職務的晉升。高校的職稱與職務評定都有嚴格的專業技術評聘辦法,如果將科研成果、論文、專著、外語水平等硬性指標適當放寬,而將推廣獲得的經濟效益作為晉升的主要指標,適當地破格晉升,這種傾斜政策可以激發眾多專家走出校園,走向田間。

    六、依托推廣項目,建立示范基地

    眾所周知,基地是學校的試驗站,也是農業推廣的重要途徑。縱觀許多農業高校、農職院校能在推廣工作中表現突出,其成功的法寶之一就是因為建立示范基地。如,陜西楊凌職業技術院校的“依托推廣項目,建立示范基地”,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機遇,從縱向和橫向同時入手。縱向上:積極組織申報國家有關部委、陜西省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和楊凌示范區等科研計劃項目;橫向上:積極開展協作,分別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彬縣人民政府、國家佛坪自然保護區及相關涉農企業開展科技合作,爭取參與項目。

    七、嚴格把關科研項目,實行責任追究制

    一個完整的農業科研項目,不僅要研究出實用的科技成果,更要將成果送到農民手中,實現較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借鑒美國的贈地學院,即政府提供土地和經費,學校承擔研究與推廣,如果科研成果用不到農村,產生不了效益,追究相應責任。雖然我國的推廣模式與國外不同,但現在一些農職院校開展農業推廣工作的試驗與探索,已經說明技術的擁有者和推廣者應該是同一批人。對于農職院校的科研推廣項目,也應該學習美國嚴格把關的做法,科研項目的完成需要嚴格審核,科研成果不代表項目完成,而應該跟蹤到農民,把科技知識成果送到農民手中,課題才能算完成。在為項目評獎、專家晉級的時候,需要提供出推廣的面積,農民受益的相關數字等來證明推廣工作是否完成。如果沒有完成推廣工作,建議實行責任追究制,首先對項目首席專家實行責任追究,其次對項目內部也要按責任大小進行追究。

    八、建設“生態校園”,搭建推廣平臺

    “生態校園”是一項創新工程。2005年在原陜西省委副書記范肖梅的倡導下,專家結合農村學校實際,提出實施農村生態校園示范項目。其初衷是讓農村孩子喝上鮮奶增強體質,改善學校的辦學環境和條件。而發展到現在,這一舉措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農業推廣平臺。農職院校可以學習建設“生態校園”,搭建環保、便捷的推廣平臺。學校可以依托豐富的科技資源和成果,結合地區產業發展戰略,選擇幾大主導產業為突破口,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利用學校廢物資源,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推行“果園生草、學校養羊、學生喝奶、改廁治污、處理糞便、生產沼氣、沼液肥田”的生態循環模式[1],建立生態校園。不僅可以改善學校的辦學環境和辦學條件,而且實現了節約資源、學生素質提高、農民參與積極的效果,成為真正有效的農業推廣平臺。還可以一改過去農民對學技術不熱心、對專家下鄉推廣農業技術沒興趣、對參加培訓不積極等被動狀態,從而有力地推進農業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自拍视频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成人午夜小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成人免费小视频| 成人性视频在线|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