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來,土地流轉的速度明顯加快、對農產品的需求增長、農民老齡化的現象愈發明顯、經營的規模擴大、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和生態環境的逐年惡化等狀況越來越明顯,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增產。因此農業機械化在解決“誰來種地”和“怎么種地”這些方面是很有發展前景的?;诂F狀,提高農業生產率是探討新常態下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的重點。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新常態
1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分析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不僅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農民對于資源的利用率也呈上升態勢。比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與2003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保有量相比顯示,自2003年以來,中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1億kW,聯合收獲機、插秧機、大中拖以及烘干機的保有量均有較大的增幅,裝備結構不斷優化[1]。
2新常態下的經濟形式
“新常態”這一戰略表明,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轉向中高速增長而非高速增長,經濟形式更趨向于結構合理和分工復雜以及形態高級。經濟結構做了深度調整以后,更趨向于優增量并存,經濟發展的動力也轉向新的增長點,發展的模式由原來的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優化為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
3新常態下阻礙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因素
3.1農產品需求增長與資源約束的矛盾加大
由于中國每年新增人口以及城鎮人口的增加,全國每年增加糧食需求約100億kg。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每年耕地面積減少大約40萬~47萬hm2,再加上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導致需求持續增長,資源卻急劇減少。這一現狀將使農產品供求長期處在緊平衡的狀態。
3.2農業生產日益趨向“高成本、低效益”
近些年,由于糧食生產效益連年下降,為了扶持農業發展,國家陸續了出臺了各項政策。但農業生產成本上漲但效益下降的現象仍未有質的變化,農業生產“高成本”的特征日漸明顯,這些現狀極大的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2]。
3.3農村勞動力短缺,家庭經營規模小
當前,家庭承包經營這一基本經營制度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①土地經營的規模小。目前中國農業人口數量幾乎是世界上最少的,承包農戶大約有兩億多戶,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承包農戶仍然會是中國農業生產以及經營的主體,農業小規模經營的局面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②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的現象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農村的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現象愈發嚴重,導致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農業兼業化的問題更加突出,勞動力缺失的問題更加嚴重。
3.4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
為了確保糧食的產量,生產者使用了大量的農藥和化肥,導致水體和土壤的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業的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此看出,糧食產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取得十一連增的成就。
4新常態下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措施
4.1提升農產品機械服務水平,規范補貼政策
政府將會繼續推進購機補貼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和操作方式的便捷化,做到實施和監管同步進行,同時注重規范和高效。引導農業機械服務組織購買高性能及大功率的作業機械,實現農機裝備向多功能和高性能的復式作業機械轉變,各類農產品機械實現優化配置,提高效益。
4.2大力推廣農機化技術,提高農業發展效率
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以及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爭取實現產業的全覆蓋,這不僅要求促進平原地區的機械化,還要探索山區和丘陵地區機械化發展的方法。
4.3加強農機體系建設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新常態下,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是加強農機合作社的建設力度,不但要注重數量的增長,還要注重質量的提升。加大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力度,注重新型農業機械經營主體的發展。
4.4農業機械信息化的發展
通過建立農業機械化的信息交流平臺,使得農業機服械務組織的溝通更加方便,因此提高了農機作業的利用率。農機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提高,信息化的發展使得農機技術得到了一定提升,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
4.5全面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目前農業機械化不僅存在于平原或山地,有些偏遠地區也開始推廣農業機械化,這對于提升全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各類農作物的機械作業都更加精細,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廣大農民的收入。不僅如此,機械化的類型也更加復雜,無論是在種植業還是養殖業,均有機械化的進一步推進[3]。
4.6推進區域間協調發展
不同區域間農業發展不均衡的狀態通過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得到了改善,這有利于縮小區域差距,各地區之間農業發展變得更加協調,提升了農業機械化的整體水平。通過信息化的平臺和農機服務組織推廣一些先進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的變革和創新能夠更加快速的發展,農業發展狀態逐漸均衡,微觀上利于整體提升我國農機化水平,宏觀上利于農業經濟長效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安平.新常態下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探討[J].北京農業,2015(20):4-9.
[2]張儉.新常態下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思考[J].時代農機,2016,43(7):5.
[3]楊敏麗.新常態下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探討[J].南方農機,2015(2):4-9.
作者:陳肖瑋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