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業機械作業事故原因及預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農業機械化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機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同時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作業安全事故頻發,對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了巨大危害。我國農業機械安全性低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農業機械質量安全政策法規不健全、對農業機械質量安全環節投入力度不足等政府導向功能問題,及農業機械質量安全問題、農業機械質量安全體制不合理等問題。介紹我國農業機械作業安全事故現狀,對農業機械作業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探討農業機械作業安全預防策略,保障農業機械作業安全。
關鍵詞:農業機械;作業事故分析;安全預防
引言
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農業機械需求劇增,農業機械肩負超過50%的農業勞動量,對改進農業生產方式具有積極作用。我國適應不同地域的農機產品眾多,隨著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農機產品數量大幅增加,但由于農業機械安全性處于更新發展階段,農機產品操作中存在各種問題,農民購買機械時多貸款,使用中對農民造成人身財產安全事故影響農民增收。農業機械在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國外研究表明,如何保護農民使用農機人身財產安全是重要的課題。
1農機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農業機械安全問題成為農業機械化領域的重要問題,目前我國推進農機現代化中必須重視預防作業安全事故。農業自古是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行業,約有13億人直接參與農業生產,發展中國家比例達60%,聯合國糧農組織調查顯示,亞洲農業人口占全世界的80%,中印兩國占亞洲農業人口的78%[1]。我國農業經濟在國家政策支持保障下迅速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我國農機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農機發展呈現出農機裝備需求量大,綜合利用率,農機服務組織數量逐年遞增,但科技人員及縣級以上服務組織數量不足,農業發展未達到先進水平。我國農業對農機擁有量大,但農民往往選購技術含量低的產品,農機服務體系配套跟不上農機發展速度,導致農機安全事故頻發,對農民人身安全與經濟造成巨大損失[2]。
2農機作業事故原因分析
農機產品市場蓬勃發展取決于農民用戶,農機質量安全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會降低農民購機興趣,為農民提供安全的農機市場是農機企業首要議題,農機質量安全問題關乎農機企業發展,當前農機質量安全問題引發農機事故有多方面原因,可以從農機操作手,農機生產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等主體方面分析[3]。部分農機使用者自身技術不過關,往往進行無證駕駛是農機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許多農民用戶學習農機操作中非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培訓,往往通過相互交流學習,使用農機中由于操作不規范導致造成事故。有的農民用戶對農機駕駛考證觀念淡薄,認為沒必要進行專業培訓,許多事故發生源于不規范無證駕駛中,農機是許多農村人家的交通工具,超載等違反交通法現象嚴重,為農機使用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3農機作業事故處理技術
農機事故發生后處理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管制保護,要開展現場詢問勘察工作。各級農機主管部門成立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農機事故應急管理柱子領導,人財物保障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事故應急管理工作,負責24小時農機事故接報工作,跟蹤了解農機事故相關突發事件,如圖1。農機事故發生后應報告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事故發生地農機主管部門與先期抵達現場救援力量組成,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現場處置農機事故,協調事故處置中的各種關系。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救援主事故處理組與應急保障組。根據事故等級標準,農機事故應急響應分為部省市縣四級,各級主管部門按要求趕赴農機事故現場,組織領導事故應急處置。發生特別重大農機事故由農業部啟動應急響應,省市縣農機主管部門負責人、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負責人等趕赴事故現場。發生較大農機事故,由省轄市農機主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市縣級農機主管部門負責人、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及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等趕赴事故現場。農機事故處理員趕赴現場后保護現場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措施疏通交通,避免引發更大事故。到達農機事故處理員應注意發現圍觀目擊者,搶救傷員與保持現場原狀有沖突,應注意不破壞現場狀態。主要確定合適的現場管制區范圍,使現場救護勘查工作順利進行。事故經常伴隨碰撞等現象,很多時候受傷人員被困在變形車輛中,現場營救是迅速將受傷人員從危險環境中解放,營救方法有撐開式、切割式等。運用液壓鉗將傷員身體上變形車體用液壓鉗撐開救出傷員。繩拉開式是用繩索綁縛在變形車輛兩端,通過急救車拖拉使變形部位分離達到營救目的。
4農機事故車輛檢驗
農機事故發生后車輛車體損壞變形,與車輛變化有內在關系,對事故車輛準確檢驗,找到性能變化與事故過程參數關系,可以提高事故處理速度。為保證農業機械運行安全,國家出臺《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系列國標,是我國農機安全技術管理的基本技術標準,是農機安全監理機構進行事故機械安全性能檢驗重要技術依據,規定農業機械生產者應按安全技術標準對產品檢驗,依法進行認證農業機械應由出入境檢驗機構進行驗證。將事故農業機械檢驗劃分為事故農機屬性檢查,性能檢驗。屬性檢查是處理人員對事故涉及車輛進行整車檢查,檢查車輛屬性與部件損壞情況,用筆錄等方式記錄檢查結果。性能檢查是車輛發生損壞情況,車輛性能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檢查。事故車輛檢查主要是引起事故發生可能性較大的部件性能,如制動系統性能、轉向系統及安防裝置等。給出檢驗結果與事故關系分析結論。進行車輛檢驗時需注意一些重要事項,包括保護原始狀態、防止二次事故等。農機事故發生后,處理人員在勘查現場收集證據同時,檢查肇事車輛基本屬性、整車損壞狀況,事故車輛檢查包括基本屬性與損毀檢查。農機事故現場完成機械基本屬性檢查,有利于后續車輛鑒定等工作開展,車輛基本屬性檢查內容包括車種等。我國注冊登記農機車種分為拖拉機、方向盤走式聯合收割機、懸掛式聯合收割機。為使農機屬性檢查快速完成,制定調查項目表,使事故處理人員有清晰的檢查條目。事故車輛性能檢驗與一般性能檢驗方法相同,事故車輛檢驗引起事故可能性較大的部件性能,如電路系統等。事故車輛檢驗要重點檢查車輛裝載檢驗、安防標志檢驗、行駛軌跡檢驗等。
5農業機械作業安全事故防控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發展,農業機械應用改善了我國農村勞動條件,促進了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但農機操作使用中經常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農機作業安全成為農機推廣,提升農村經濟的重大問題,是保證農村穩定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議題。針對當前農機作業安全事故問題與原因,減少預防農機作業安全可以從提高農機產品質量,加強農機手技術培訓與加大農機產品質量監管等方面入手,保證農機作業安全[4]。農機生產企業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將用戶利益放在企業發展首位,改進舊產品各項性能淘汰落后生產管理方法。以優質的主打產品走向市場,實現企業的盈利發展。農機產品生產研發中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安全性設計是提高農機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材料使用要滿足產品功能需求,滿足使用中安防需要,要求生產企業重視材料采購,把好材料質量關。產品安防設計包括操作人員與其他物品導致農機故障設計。農機工藝研發機構從業人員較少,許多農機生產后使用中達不到預期目的,反映出農機產品工藝不足。應加強農機設計人員培訓,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消費者在當前農機市場下要提高自身素質,多參與農機使用相關培訓,在購買農機時對產品性能進行全面比較,在使用中避免不規范操作造成意外事故。農機選購中避免以價格為唯一考慮因素,許多假冒偽劣產品抓住農民貪圖便宜的消費心理,在中低端產品造假販假,使農民利益受到損害。選擇農機要以實用有效為原則。用戶要加強在法律方面的學習,了解事故發生后維權途徑,購買農機認真閱讀操作說明書,學習正確操作方法。農村消費市場是弱勢群體市場,表現為消費者維權是缺乏,經營意識缺乏,農村消費者往往不知道如何維護自身權益,近年來農機質量投訴是消費投入熱點,農民購買農機應到固定場所,受到財產損害應進行法律維權,用法律武器對不法分子制裁。政府監管部門要發揮對農機產品市場監管,加大對農機銷售市場的監督力度,首先明確法律規定各項內容負責職能部門,加大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宣傳,執法中避免出現地方保護主義,增加執法透明度,使消費者了解農機市場品質信息,避免執法中出現不必要的矛盾。農機市場秩序進行大力整治,規定執法部門的工作職責,保證監管工作連續性,對重點農機產品廠家定期抽查。幫助優質產品發展壯大,采用現場會形式演示農機操作,加大法治教育宣傳力度,讓農民提高選機水平,幫助名牌企業擴大市場,促使農機產品結構得到有力調整,使龍頭企業獲得用戶的信賴,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羅明祥.淺談農業機械作業事故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山西農經,2019(13):122.
[2]許宏飛.農業機械作業事故成因及預防措施[J].河北農業,2016(09):40-42.
[3]楊宗信.農業機械作業過程中避免事故發生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234.
[4]劉貴明,張子瑞.農業機械作業事故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裝備,2015(04):70-72.
作者:張英兵 單位:山東省萊州市驛道鎮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