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機農藝融合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農業農藝發展相融合農業機械化發展,目前對我國的農業農機、農業發展規劃等的現行制度方面,對現今農機農藝相融合所存在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對相應地問題解決改進措施。
1農機農藝兩者相融合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作為現代農業的不可少標志與基礎為農業機械化,目前農業生產與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為農機農藝融合,現代農業的建設與農機化發展內在質量得到提高。
2實施農機農藝融合中的建議
2.1做好長期規劃
作為一個不是短時間階段內的農機農藝融合,而應為長期性對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貫穿作用,也所以要作為發展長期進行規劃。
2.2農機農藝融合的社會化體系建立要更加完善
農機農藝相融合的管理者與推動者為農機化管理部門與政府農業管理部門。現如今不少問題存在于我國農機農藝融合方面,由農機部門和農業部門由科研到管理行業共同實施分工農機農藝,使農機農藝融合的社會化體系建立要更加完善。
2.3打破陳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
2.3.1兩種不一樣農機農藝融合的觀點
對農藝的要求農機應進行適應,為農藝服務。農機的服務對象為農藝,農藝實現載體為農機,也即為對機械的設計制造要按農民種地方式進行。對改革農藝要根據機械化的特點進行,改變原先的種地模式,使機械得以充分應用。認為落后的農藝即為對機械生產的農業技術不能進行適應。
2.3.2農機發展角度看農業生產模式
目前我國農機隨農藝發展,農藝隨我國農業發展。我國農業為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糧食生產轉變為多種作物的生產變化,家庭承包形式的集體經營轉變為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
2.3.3農機和農藝的關系
農藝與農機兩者是辯證統一關系,只有進行適當方式結合其種植技術與農業機械才能發揮作用,農業增效增產效果才可實現。
3農機農藝融合對加快進程的相關具體措施
3.1農機農藝融合建立頂層設計
工作多創新,觀念要轉變,農機農藝融合相關的理論研究要加快,使農機農藝發展方向得以確立,相互協調農機農藝發展機制便可建立。
3.2農機農藝相融合的平臺多推進
農機農藝融合不但是體制、管理與機制,同時也是技術問題。農機要相融合于農藝,要實際情況具體分析。農機農藝融合的要于決策層建立領導機構,不一樣行業相關領導對農機農藝融合的工作進行研究。
3.3農機農藝融合的技術體系要建立健全
作為高含量技術的農機農藝融合的工作,其系統工程較為復雜:市場的推薦和實施項目期間,其技術體系支撐尤為重要,所以農機農藝融合的技術體系要建立健全。農機農藝融合體系標準化:農業生產期間所集成配套生產技術由多項或者單項組合而成的農機農藝融合,要按農藝技術設計制造農機;農機農藝融合種植農作物也要便于農業機械作業;農機農藝融合研究推廣體系:農機農藝融合的重要技術環節為研究推廣體系,農機農藝融合由農機科研推廣部門與農業科研推廣部門組成,構建技術上相關的農藝改進等方面規范操作程序;農機農藝融合生產應用體系:發展農機需樹立理念為農藝需受農機服務,從研究農業生產信息入手,于農藝技術方面,制造產品、研發等要適應該方面。在發展農藝方面,要加強創新與研究農作物,優質高產開發這對新農藝與新品種有利于實現機械化,有利于促進農機農藝融合。
3.4建立農機農藝融合機制
3.4.1以項目為抓手,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機制的建立
推廣農業新技術工作的重要支點為農業農機項目工作,將農機農藝融合加入到農業農機項目的技術要求中,機制為多部聯合工作要多推進,工作平臺才可構建。
3.4.2開展農機農藝融合的重要手段為農民培訓要多加大
農機農藝相融合是不能缺乏科技培訓。缺少培訓農業農藝技術,就不能施展農機其作用,缺少農機培訓的可靠,就沒法實現先進的農業技術。平時生產期間,生產活動需用農業機械,而生產經營需用農業技術
3.4.3農機生產企業與農業生產的發展少不了農機農藝融合的推動
需采用農藝技術要先進、標準化進行生產糧食,同時結合農機化技術,生產力才得以轉化,因為有的機械化手段不能實現農藝措施。
4結語
不斷發展進步的社會,需大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我國農業發展需將農機農藝融合加進長期發展的規劃當中,相關的法律政策需加以改進完善。技術標準平臺與社會化服務平臺要加以建立,使農機農藝融合相關工作真正得以切實開展。
參考文獻
[1]鄧仁強.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探討與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3).
[2]朱茂林.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8).
作者:董愛軍 單位:德州市陵城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