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對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而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對于農業生產的要求也從注重產量轉變為注重社會效益。生態農業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農業生產模式,在我國現階段還處于試行階段,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就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對策
生態農業(Eco-agriculture)是根據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結合傳統農業的優勢和經驗形成的現代化農業模式,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上的統一。但是這一體系在我國并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就這一問題作出了針對性的總結。
1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缺陷
1.1推廣形式單一化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生態農業推廣仍然采用非常傳統的形式,即示范、試驗等。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無法將關鍵的農業技術運用于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換言之,就是這些推廣形式僅僅注重的是推廣的過程,而沒有注意到生態環境的保護,沒有協調好產量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使得資源出現大幅度浪費,自然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1.2推廣機構限制
當前農業推廣工作主要通過政府機構的領導,并進行統一管理。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技術的研發并沒有與推廣工作形成有效結合,或是無視了對農產品安全問題和自然資源問題的重視,尤其是一些象征性的農業技術推廣站,僅僅只是起到了出售種子、化肥的作用,并沒有真正起到技術推廣的作用[1]。
1.3缺乏專業人才
生態農業不僅要求人員有著過硬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出色的農業實踐水平。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業推廣人員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同時缺乏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對于很多新技術、新成果無法形成必要的掌握和了解,使得生態農業發展速度受到了極大限制。而這些都是不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
1.4缺乏資金支持
相對而言,生態農業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要比經濟效益更加突出,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資金不足等問題,因而也說明生態農業是一項長期工作。而很多發達國家在農業推廣上的資金投入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但這恰恰就是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緩慢的一項關鍵問題,就是資金扶持遠遠低于農業推廣的實際資金需求,給生態農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2]。
2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改進措施
2.1完善技術推廣管理創新體系
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基礎是農業的科技水平發展,也是經濟效益和農業現代化形成的基礎。所以要建立各類科研機構創新體系,加強合作農業技術的管理,實現最新的技術能與農民相結合,解決傳統模式下技術和推廣工作脫節的問題。另外,要完善農業科技體系,讓農業成果具有開放性和穩定性,促進技術推廣工作的穩定發展。
2.2加大資金扶持
政府部門需要出臺一些政策和補助措施,促進生態農業的穩定發展。尤其是對于技術性突出的生態農業推廣工作,政府部門需要加大相關的技術投入,并積極促進發展和技術推廣工作,建立有效的投資管理機制。
2.3加大人員培養力度
前文提到過,現階段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不到位的原因有一部分在于人員的缺失,所以要著力提升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可以定期開展推廣人員和農民的培訓體系,并定期對人員進行考核,提升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而對于農民來說,掌握正確的農業生產方式是至關重要的[3]。因而也要加強對于技術方面的不斷培訓。還可以在管理時采取一定程度的激勵機制,以提升人員的整體積極性,并完善獎勵制度,對取得重要成果的人員和機構給予獎勵。
2.4建立技術推廣機構
我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農業分布非常廣泛,而由于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因素,使得地區之間的農業生產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是至關重要的,是解決地區農業差異的有效措施,而建立推廣機構需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需要讓農民了解到生態農業的特點和規律,并學會如何合理利用,引導他們采取正確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另外要建立專門的網絡平臺,將國家的優惠農業政策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夠第一時間,促進生態農業的建設腳步[4]。
3生態農業發展的意義
3.1提升綜合生產能力
生態農業的重點在于生態系統的整體管理,以農業為出發點,對農業生產進行全面規劃,并在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讓農業的各個環節之間形成有序配合,從而提升綜合生產能力。
3.2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生態農業的最大意義在于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農業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從而提升農產品的安全性能。在未來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的前提下,發展生態農業可以讓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時進行,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4結語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我國的不斷深入,生態農業發展將成為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作為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并注重模式和制度上的改進,推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穩定發展。而各部門也需要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履行好自身的職責,互相扶持,在共同配合下實現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華志剛,王德剛,唐萬林.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對策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98.
[2]凌釗.防城港市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6,1(17):230-233.
[3]王新,葛雁南.我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2,3(35):112.
[4]鄒劍.沼氣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障礙與對策[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21):45-47.
作者:黃海燕 單位:阜陽市潁東區冉廟鄉農業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