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禽巴氏桿菌病害防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流行病學
禽巴氏桿菌病主要是以秋冬季節為多發期,其傳染源為病禽以及帶菌的禽類,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膚損傷處感染,該病主要感染雞鴨鵝,其次是火雞。通常引發該病爆發的主要原因為天氣的突變、長時間的運輸、營養不良、潮濕等因素。
1.2臨床癥狀
食欲、精神不振、煩躁不安、劇烈的腹瀉、呼吸困難、排泄物中帶有血絲或者是血液、雞冠發紫、倒在地上掙扎、翅膀撲打幾下即可死亡。
1.3剖檢變化
肝臟腫大、質地脆弱,在肝臟的表面具有針尖大小的壞死點;消化道的黏膜以及腹腔內的漿膜都有大量的出血點,在心包內充滿了淡黃色的積液等。
2禽巴氏桿菌病的治療措施
2.1抗生素治療
使用5~10萬iu/kg的青霉素,3~5萬iu/kg的鏈霉素,2次/d。在喂養的飼料中加入0.1~0.3%的土霉素,連用4~6d;不過要切記:鴨對鏈霉素比較敏感,因此要防止出現中毒或者是過敏性的休克,所以要控制其用藥的量。
2.2磺胺類的藥物治療
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這三種磺胺類的藥物,分別要按照5:1的比例配加抗菌增效劑:甲氧芐氨嘧啶按照50mg/kg和30mg/kg進行配伍,可拌料或者是灌服,1次/d,連用2~4d,待觀察2~3d之后,再根據病情的發展酌情的增減喂藥的時間、次數。2.3注射抗巴氏桿菌血清該藥療效甚佳,但是價格昂貴。其用法:在每一只病禽的皮下注射抗巴氏桿菌血清5~6min之后,再配合其抗生素進行治療,其效果更好。
3防治措施
3.1加強對養殖禽類的管理與飼養
為了保證家禽的體質健康,不呢個杜絕感染源,加強對養殖的管理與飼養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整個養殖生產的過程中,養殖戶需要根據禽類的生理特點、習性,做好對禽類日常生活的管理和飼養。喂食優質、新鮮、高效的全價飼料,同時還要在飼料中添加適當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以便于為家禽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提升家禽的抵抗力,從而滿足家禽生長的需要。每天的喂養要定時定點定量,還要給予干凈、充足的飲水。如若要更換飼料,必須要堅持逐漸改變,不能突然之間完全性的改變,這樣會使家禽的腸胃遭受損傷。同時還要保持家禽禽舍的通風以及適宜的飼養密度。尤其是在寒冷的通天,要注重防寒保暖的措施;在炎熱的夏天,要注重降溫防暑。本病通常的多發季節是夏末初秋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尤其要做好早期的投藥預防以及提前的給予疫苗接種。要注意,蛋禽在產蛋高峰期的時候,需要及時的給予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有效的降低該病的發生。
3.2養殖戶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
養禽戶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盡量不采用外地引進的種禽、種蛋、幼禽、成年禽,以便于防止傳染源的襲入。如若不能完全的做到自繁自養,必須要引進外地的種禽之類的,那么必須要在確定了沒有疫情的養禽場進行購買,同時還要詳細的了解當地的近幾年的疫情狀況以及該養殖場的飼養情況并且還要進行嚴格的獸醫檢查,經過檢疫合格之后才能引進,當運輸到當地之后,首先需要隔離飼養2周以上,在隔離期間需要做好全面的消毒,使其給你個引進的種禽、幼禽等在消毒的環境中管理與飼養,同時還逐漸改變飲食、生活習性,以便于盡快的適應當地的習性,在確保了種禽、幼禽等是健康的狀態下,才能將其與本養禽場的健康家禽合養。
3.3病死禽的處理方法
病死禽也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之一,因此要根據國家環保要求以及動物防疫要求進行徹底的處理,通常采取的方法為深埋銷毀,能有效的防止環境的污染以及疫病的傳播。針對被病死禽污染過的圈舍、設備、食槽及其周圍的環境等均要進行徹底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