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力企業整體稅收籌劃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在經濟危機期間,依靠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拉動經濟增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在2008年危機期間,我國體現出了比發達國家更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WenandWu(2014)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國國有企業在危機期間充當了自動穩定器的功能,并帶動了私營企業的投資,我國實施的是大規模擴張性財政政策,而西方國家是大規模的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現階段,在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的情形下,財政政策目前承擔著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功能,楊汝岱(2015)認為我國國有企業仍然存在著投資效率較低和擠占資源配置的現象,國有企業是造成資源配置效率不斷下降的原因。因此,現階段財政穩增長和調結構更應重視對民營企業的影響,促進民營企業的投資,發揮民營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和穩定就業的作用。財政政策通過三種途徑影響企業的投資,分別為供給效應、需求效應和經濟環境。基于凱恩斯理論,供給效應認為產出是由總需求決定,擴張性財政政策具有乘數效應。在開放的經濟中,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取決于匯率是浮動的還是固定的。國內學者基于宏觀總量的數據研究政府支出對企業投資的影響主要基于向量自回歸的方法,如劉金葉和高鐵梅(2009)、劉溶滄和馬栓友(2001)、王云清和朱啟貴(2012)等,以及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如楊慎可(2013)、汪偉(2009)等。國外學者的研究中,BlanchardandPerotti(2002)基于混合VAR模型討論了財政支出對產出的影響,RoegerandVeld(2010)在具有信用約束的額DSGE框架下討論了財政政策的產出效應。基于微觀角度研究財政政策主要關注政府支出對企業的勞動力需求、產出和生產率水平的影響,但是不同理論的結論不盡相同。新古典和凱恩斯理論認為政府支出通過負的財富效應提高了勞動力供給,勞動力供給的增加降低了工資水平和勞動生產率;RameyandShapiro(1998)認為政府針對一個部門的擴張性財政支出提高了其消費工資但是降低了生產工資。財政支出、政府補助、稅收和產業政策等是我國政府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代永華(2002)認為產業政策彌補了市場缺陷,對產業升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陳瑾玫(2007)和張澤一(2010)等持否定態度。政府補貼也是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方面,從各國經濟轉型的實踐來看,財政補貼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政府補貼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并且從對經濟活動影響的角度來看,政府補貼影響了資源的配置、產業結構的轉變以及收入的分配。經濟學對政府補貼的討論主要集中在:
(1)政府補貼對產出和效率的影響;
(2)對社會就業、發展、公平以及收入分配的影響。從社會福利來看,對出口企業的補貼通常提高了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BranderandSpencer(1985)認為從補貼的成本和收益角度考慮,補貼的對出口企業的收益是大于政府補貼的成本的。本文基于我國1998至2014年民營企業上市公司數據,第二部分分析了政府支出是否影響企業投資,第三部分分析了政府補貼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并進一步考慮了政府補貼和企業利潤率、商業信用的交互效應,最后一部分對全文進行了總結,并考慮了財政促進我國民營企業投資的途經。
二、財政支出對企業投資影響的研究
首先我們分析財政支出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基于FismanandLove(2003)的研究成果,企業最優的投資為約束條件下價值的最大化,其中企業的價值為未來每一期股東紅利的折現,每一期股東的紅利為企業的利潤減去企業的資本調整成本和投資額,企業在當期的資本存量為上一期資本減去折舊、加上新增投資量。在企業具有不變規模生產函數、二階的投資調整成本函數以及資本的調整成本和投資規模同向變動、與現金流反向變動的假設下,從企業投資的歐拉方程得到關于企業投資的計量方程。本文采用2008年至2014年A股民營上市公司年度數據,剔除了財務數據不健全的公司、ST狀態的公司,并且對變量進行了winsor處理,其中民營企業的投資采用現金流量表中的“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支付的現金”來衡量企業的投資支出,Tobin’sQ,的定義為:(股價*流通股數+每股凈資產*非流通股數+負債)/總資產的賬面價值;銷售收入Sale為企業營業收入;企業規模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來衡量;現金流為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本文中商業信用采用企業的商業信用凈額來衡量,即企業的應付賬款減去應收賬款來衡量企業的替代性融資的現象,其中投資、銷售、現金流、利潤和凈商業信用都通過企業的總資產進行標準化消除規模效應。根據模型(1),我們分析財政支出是否促進了民營企業投資,考慮到企業不可觀測的異質性與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我們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模型進行回歸,固定效應模型通過一階差分消除了不可觀測的異質性,避免了回歸結果的偏誤。表2為公共財政支出對民營企業投資影響的估計結果,其中各個變量均進行了標準化,從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到,在混合OLS模型、隨機效應模型以及固定效應模型中,公共財政支出對民營企業投資具有顯著的影響,并且從回歸的結果中可以看到,資產負債率、商業信用和利潤率仍然對民營企業的投資具有顯著的影響。通過HasumanTest檢驗的結果可知,隨機效應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系數具有顯著的不同,因此支持本文通過固定效應模型進行估計。
三、政府補助對企業投資的影響
下面我們分析政府補助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很多學者研究了政府R&D補貼對企業自主創新的作用,本文分析政府對上市公司的補貼是否促進了上市公司的投資以及政府補貼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利潤率以及商業信用的交互效應。我國的國家稅務總局對稅收籌劃的定義如下:“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當存在不少于兩個的納稅方案時,通過運籌和設計,以實現最小的合理納稅[1]。”稅收籌劃簡而言之就是依法合理納稅,并最大程度的降低納稅風險。我國很多大型企業都設有專門的稅收籌劃崗位,通過研究稅法、合理納稅,為公司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隨著市場化經濟體制的不斷加深,稅收籌劃也越來越得到企業的關注。在遵守稅法規定的前提下,納稅人經常有多于一個的納稅方案。不同納稅方案的稅務負擔往往相差較大。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必將成為企業的理財工作重點。根據電力行業的特殊性,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高達72%,電力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將對其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
1稅收籌劃的相關理論概述
稅收籌劃是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對投資、經營、理財等活動進行事先的安排與籌劃,從而盡可能地節約納稅額,為企業降低成本[2]。稅收籌劃有以下幾點特征:(1)超前性,稅收籌劃是一種指導性、預見性很強的管理活動,屬于企業管理計劃的一種;(2)合法性,稅收籌劃是在符合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企業尋求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3)稅收籌劃是一種理財活動,它以企業的涉稅活動作為研究對象,與企業的財務決策、財務預測、財務分析都密不可分[3]。稅收具有固定性、強制性、無償性,是國家職能的體現[4]。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需要有多種納稅支出項目,納稅額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切身利益。稅收籌劃的目標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關系密切。當有多種納稅方案時,需同時考慮企業的整體利益和稅務的輕重。可通過稅收籌劃來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稅收籌劃是財務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是對企業的涉稅活動進行分析研究,事先計劃納稅方案,以實現企業的成本降低。
2電力企業的稅收籌劃概述
2.1電力企業的稅收體系分析
隨著我國“廠網分離、競價上網”的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電力企業的競爭意識逐漸加強。電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機制創新以及管理創新來提高效率、加強管理、降低成本。進行稅收籌劃作為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方法,越來越得到電力企業的重視。電力企業的稅收體系隨著我國稅收體制的改革而進行調整。現今,電力企業逐漸形成了一套現行的電力市場稅收體系。在我國,電力企業的主要納稅種類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房產稅、營業稅、教育附加稅等。電力企業的納稅主體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電力公司與其子公司、電力轉供企業、獨立于國電的發電公司等。國電的各省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屬于納稅主體。增值稅以企業的進項稅抵扣后的銷售收入作為稅基。小規模納稅人的電力企業增值稅稅率為6%,其他電力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7%。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稅均以增值稅為稅基,稅率一般分別為7%和3%。所得稅是以企業的實現利潤為稅基,所得稅的稅率為25%。營業稅以非注營業的業務所得的銷售收入作為稅基,稅率為5%。房產稅的稅基是房產余值,稅率一般是1.2%。在電力企業的稅收結構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是主要納稅項目。具體的稅收結構如表1所示。
2.2電力企業稅收體系的問題
我國電力企業的稅收隨著實行著與其他行業相同的稅率,但電力企業的實際稅負明顯高于其他企業。我國實現的增值稅是生產型增值稅,投資性的支出不能用作進項稅抵扣。電力企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固定資產的比重高達70%,在投資性支出的重復納稅上看,電力企業的增值稅高于工業平均水平40%以上。另外,我國的發電企業中,火電企業處于主體地位,其原材料是煤炭,煤炭企業的增值稅率是13%的低稅率,這使得電力企業的進項稅抵扣率偏低。我國的宏觀政策支持可再生資源的利用,鼓勵水力發電、風力發電,但是在稅負方面,國家的政策并沒有為水力、風力發電的建設提供政策優勢。我國目前的風電、水電的增值稅征稅率大大高于火電。大中型的風電、水電、火電的增值稅率都是17%,但納稅額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卻有很大差距。一般,火電納稅額占銷售收入的10%,而風電高達16.8%,水電約為14%。這是由于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的投資成本遠大于火力發電。除此之外,水電的隱性稅負較大。水電工程從建設到運營都要為防洪、旅游、水產養殖等功能支付成本。風電與水電是有利于環境的清潔能源,一旦實現電價市場化改革,風電與水電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非常不利的地位。
2.3電力企業的稅收籌劃空間
電力企業的涉稅種類眾多,對于涉稅金額較低的稅種,如: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印花稅、車船稅等,進行稅收籌劃的彈性較小。因此,我們將稅收籌劃的重點放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等大數額稅種上。針對電力企業近年來的降薪現狀,該文將薪酬激勵與稅收籌劃相結合,以提高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水平。
(1)充分利用電力企業的稅收優惠。電力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國家為鼓勵電力企業的發展,給出了許多的電力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是電力企業的稅收籌劃的重要籌劃空間。
(2)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稅收籌劃。電力企業的員工降薪將不利于員工激勵,如何通過稅收籌劃來最低限度地降低員工的利益損失,這也是稅收籌劃的重要工作。
(3)并購中的稅收籌劃。自電力體制的改革方案出臺后,上市電力企業的并購、重組事件頻發。如何在合理籌劃并購中的涉稅問題,降低稅收成本將是稅收籌劃的關鍵工作之一。
(4)針對固定資產的籌劃。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占比偏大,而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的增值稅。固定資產從購置、使用到處理的各個階段都涉及稅收問題,對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稅收籌劃直接關系到企業自身的利潤。
3電力企業的涉稅稅種的籌劃方案
3.1電力企業增值稅的籌劃
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占比較大,其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就非常少,要降低電力企業的稅負金額,需對其增值稅進行合理的籌劃。
(1)擴大進項稅額抵扣。電力行業的原材料由煤、油、氣等構成,這些原料的進項稅額抵扣相比于企業行業偏低。為了盡量擴大進項稅額的抵扣,通常可采用如下幾種方法:①購買原材料時,不僅要索要專用增值稅發票,還要取得專用發票上所明確說明的增值稅額;②價格相同時,購買有增值稅發票的貨物;③委托加工貨物或進口貨物時,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④采用兼營的方式,降低不可抵扣的比例。
(2)充分利用國家對電力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的發電企業主要以火力發電為主,對煤炭的依賴性高。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并且燃燒煤炭對環境的污染嚴重。國家在增值稅方面提出許多優惠政策,鼓勵發電企業采用其他的清潔能源。電力企業在進行建廠選址時,可考慮國家有關的增值稅優惠辦法,如《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暫行辦法》等。電力企業可通過合理選擇建廠地址,進而避免部分的稅務成本。
(3)有關運輸費用的稅收籌劃。企業的運輸費進項稅額根據現行的稅收制度可抵扣7%。但如果客戶一票結算,將運輸費用并入價格而開具增值稅發票,則無形中增加稅負。對運輸費用的籌劃方法有:①將運費收入轉化為代墊運費,但該方法要受銷售對象的制約;②通過將自營的運費轉化為外購運費,從而降低增值稅的稅負金額。
3.2電力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籌劃
我國在2007年3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該法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征收方法。統一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關鍵在于稅率。統一后的國內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由于電力企業中的外資企業占比較少,新稅法的實施使得整個行業的實際納稅額有所下降。新企業所得稅的頒布,在稅率、稅基、扣除辦法、優惠政策等方面對電力企業均有較大的影響作用。面對新的企業所得稅辦法,電力企業可繼續加大技術開發費的投入,以提升電力企業的創新水平;引進節能環保的設備來進行技術改造;適當地加大電力企業的品牌維護費用等。針對電力企業的固定資產占比巨大,在取得固定資產時,電力企業的籌資方式的稅收額由高到低的排序如下:企業的自我積累資產、向社會發行的股票、向金融機構的貸款、向非金融機構的貸款或者是同業拆借、向社會發行債券、企業的內部集資。在合理范圍內,電力企業可盡可能選取較低納稅額的籌資方式。
3.3電力企業的個人所得稅籌劃
薪酬激勵是員工激勵的重要手段,隨著電力行業的整體降薪趨勢,可通過將薪酬激勵與稅收籌劃相結合,以達到員工激勵的作用。對電力企業的高管人員和普通員工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非常必要。對于高管人員的年薪收入按照工資薪金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高管人員的董事費收入則按照勞務報酬繳納其個人所得稅。另外,可通過運用股權激勵的辦法來降低高管人員的個稅稅額。對電力企業的高管激勵主要有股票期權、年薪制、提高工資福利等方法。而電力企業的普通職工的工資一般由項目工資、崗位工資、獎金、津貼等構成。對普通員工的激勵包括職位的升遷、工資獎金、職業培訓等方面。為了增強對普通員工的激勵,一方面可以提高工資;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非貨幣性的支付方式來為員工服務,如:交通費、購房支付、培訓支出、購車支出等。通過從工資中扣除這些必要支出,來降低員工的個稅繳納稅負。電力企業可以在費用支出總額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合理增加非貨幣性支出的比例,來降低員工的納稅成本,從而提高個人的實際收入。企業常選擇的非貨幣性支出方式有為員工提供住房、統一為員工提供旅游機會、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等。
4結語
電力企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通過合理地稅收籌劃能夠為企業節約較多的成本,為提升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有重要的可借鑒價值。該文分析電力企業的稅收體系,挖掘電力企業的稅收籌劃空間,通過適當的籌劃方法來降低企業的納稅稅負,并詳細分析了對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的籌劃方案,對電力企業的稅收籌劃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作者:孫婷 單位:江蘇省鎮江市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