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資薪金所得稅的費用扣除納稅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個人所得稅是國際上通行的稅種之一,在中國的稅收體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國工資薪金費用扣除制度經歷了30多年的改變與調整,但仍存在很多問題。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費用扣除制度成為急切的需求。文章首先介紹工資薪金費用扣除的發展,具體總結其特點,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扣除制度進行比較獲得借鑒。其次指出我國的費用扣除制度存在的問題在于忽略了物價水平的變動、城鄉地區的差異、個人收入水平的差異以及家庭負擔的差異。最后通過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結合我國的國情,提出建立物價聯動制、完善扣除種類以及建立家庭聯合扣除的建議。
[關鍵詞]扣除標準;工資薪金;稅負公平
1中國費用扣除制度的發展歷程
1.1初設立階段(1980-1993)
在1980年因為改革開放的影響,我國開始借鑒外國的稅收體系征收個人所得稅,其中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標準為800元,同時執行5%—45%的六級超額累進稅率。但當時我國的人均收入只有60元,這樣的扣除方式只是為了針對外籍人員。所以到了1986年費用扣除標準降低為40元,執行20%—60%的累進稅率。隨著經濟大發展,這種費用扣除的方式并沒有讓個人所得稅的收繳對我國的稅收收入有所增加。
1.2穩定階段(1994-2005)
面對前階段存在的問題,在1994年費用扣除標準重新提高為800元,執行5%—45%的累進稅率。隨后為了刺激消費,擴大經濟的發展,以及居民水平的提高。2005年費用扣除標準提高為1600元,可是對于年收入所得達到12萬元以上的,必須自己向納稅機關申報納稅。在這個階段費用扣除標準的調整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改觀,讓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收入也成為一項重要的稅收來源,但是又造成了總體稅負不公的現象。
1.3頻繁變動階段(2007至今)
工資薪金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成熟和完善,在2007年12月將費用扣除限額進行了第五次修改定為每月2000元。但是社會各界人士認為這樣的扣除制度與我國經濟發展是不能相互適應的,所以經過不斷地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見和觀點,而后在2011年6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將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標準定為每月3500元,同時適應3%-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即為對每個納稅人一個月超過3500元的收入按照不同的標準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中按照相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出應納稅額。我國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標準經歷了30多年的不斷調整。尤其近年來變更的頻率很高,但也說明這項制度在不斷的完善和修改。但是對于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通貨膨脹、物價水平對居民生活的收入分配和稅負公平仍存在很多弊端,這樣的費用扣除制度并沒有讓工資薪金起到它應有的作用,讓個人所得稅也喪失了調節收入的作用所以對于讓工資薪金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健全顯得更為重要。
2工資薪金費用扣除制度存在的問題
2.1忽略了物價水平的變動
在1980年我國剛剛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便采取的是定額扣除。雖然至今已經進行了多次的變革,也只是單純地提高了費用扣除的標準。現在經濟的飛速發展讓物價水平也在跟著飆升,但是物價水平的漲幅卻遠遠大于工資的漲幅。而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標準是一定的額度,這樣等于和居民生活相關的物價指數分割開來。所以這種費用扣除標準不僅無法實現稅負公平,而且在缺乏彈性。我國居民的價格消費指數呈現不斷波動的現象,但是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標準卻是固定的,這樣就忽略了這些因素造成的影響,間接地加重了納稅人的負擔,所以費用扣除應該在考慮收入的同時也應考慮到物價水平因素造成的影響。
2.2忽略了城鄉、地區差異
2.2.1城鎮居民收入差距過大我國不但人口眾多,地域也很遼闊。中原地區、沿海地區、西部地區等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很大差異,即使在同一地區,城鄉城鎮差異也很大。但是工資薪金的費用扣除標準并沒有因為差異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如此大的差異,我國的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標準卻沒有因為這些差異而不同。2.2.2地區收入差距過大如圖2所示因為地區的不同導致如此大的差異,但是我國的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標準卻沒有因為這些差異而不同。
2.3忽略了費用扣除種類的不完整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消費的種類在不斷變化,生計費用單單只是溫飽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現在的生計除了溫飽還有住房、醫療、贍養父母、教育子女等一系列費用支出。可是我國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標準只是考慮了溫飽,這一系列的因素并沒有考慮。消費結構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單一的費用扣除如果不完善,扣除種類只會間接加重納稅人的稅負,這對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2.4忽略了家庭負擔差異
把每個人作為工資薪金的計稅單位,而且費用扣除也是固定的3500元一個月。計算非常簡單,征收也比較容易。但是這樣的費用扣除標準沒有思量到每個納稅人因為家庭結構和收入結構的差異而面臨不同的生活壓力,所以我國目前采用的單一費用扣除標準,不考慮每個家庭需要贍養的父母和養育的子女的不同,以及每個家庭收入結構不同是不合理的,不能達到真正的稅負公平。
3完善我國工資薪金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建議
3.1建立物價聯動制度
我國的費用扣除標準采取的是定額扣除,雖然至今已經進行了多次的變革,也只是單純地提高了費用扣除的標準。現在經濟的飛速發展讓物價也在不斷上升,定額的費用扣除制度和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物價指數相互分割,而且還缺乏彈性。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一直變動的物價水平、人們的消費水平以及通貨膨脹率來對費用扣除標準作出相應的調整。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可以把費用扣除標準和動態消費指數聯合起來。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們把動態的消費者物價變動量的指數即CPI,和固定的費用扣除標準3500元結合起來建立聯動物價的費用扣除標準。比如在2016年到現在我們的費用扣除標準是每月3500元,那么2017年費用扣除標準就是3500×(1+CPI)。然后也可以進一步結合英國的分類扣除,這樣就可以考慮到不同行業的差異,具體的公式為費用扣除標準=3500×(1+CPI)×相對行業收入指數,這樣就可以讓物價因素以及不同行業收入不同的因素不成為增加納稅人稅負的影響因素,相對地達到稅負公平,減輕納稅人的稅負負擔。
3.2考慮城鄉地區差異
我國不但人口眾多地域也很遼闊。中原地區、沿海地區、西部地區等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很大差異,即使在同一地區,城鄉城鎮差異也很大,所以統一的費用扣除標準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稅收和負擔不協調,也就談不上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了。為了消除城鄉地區差異而產生的影響,可以因為不同地區而產生的浮動CPI也加注到在考慮物價聯動時的公式上,就引入地區均值CPI就是每個不同地區的CPI與總體CPI的比值,那么具體的公式就是費用扣除標準=3500×相對行業收入指數×地區均值CPI。這樣的話就消除了城鄉差異影響的因素了。
3.3完善費用扣除種類
我國工資薪金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采用的是統一的費用扣除標準。每月3500元/月的扣除費用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也就是生計費。但是經濟的發展、環境的污染,人們生活的需要除了生計之外還有醫療、教育、文化交流等等。所以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費用扣除方法。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費用也加到費用扣除的項目中,比如現在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教育相關的費用支出、贍養老人的費用支出、撫養子女的費用支出、醫療方面的相關費用支出和其他方面的相關費用支出。因為經濟發展,居民的消費種類在發生變化,如果還采用單一的費用扣除方式,只會增加人們的稅務負擔,也會造成消費停滯,對經濟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所以要考慮這些基本國情,把這些費用的支出加注到費用扣除項目中。
3.4建立家庭聯合扣除
關于工資薪金所得稅的費用扣除只有兩種,就是以個人為主體和以家庭為主體。我國就是以個人為納稅主體,而且費用扣除也是固定的3500元一個月。計算非常簡單,征收也比較容易。但是這樣的限額標準沒有考慮到每個納稅人因為家庭結構和收入結構的不同而面臨不同的負擔。如果采用以家庭為單位征收,甲、乙兩個家庭的家庭結構層相同而收入結構不同,甲、丙兩個家庭的收入結構相同而家庭結構不同造成的納稅不公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考慮到我國的人口眾多,家庭結構也比較復雜,直接采用美國的家庭聯合扣除是不可行的,但是我國有比較健全和完善的戶籍戶口制度,我們可以把這項制度與工資薪金所得稅的費用扣除結合起來,按照戶籍戶口的情況進行費用扣除,這種方式需要一個公安、稅務、社保等各個部分資源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統。雖然這樣征稅的成本會相對提高,但是能真正意義上達到稅負公平。
[參考文獻]
[1]王禮紅,陳玉榮.職工薪酬會稅差異及納稅調整辨析[J].財會月刊,2016(80).
[2]李敏.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問題深析[J].會計之友,2014(11).
[3]楊斌,宋小寧,潘梅.論個人所得稅的指數化調整[J].稅務研究,2012(08).
[4]何輝.國際稅制改革趨勢對我國的啟示[J].稅務研究,2015(12).
作者:田樂 單位:商丘工學院